形成多栅极器件的栅极堆叠件的方法及晶体管

    公开(公告)号:CN1189832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91155.X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一种用于形成多栅极器件的栅极堆叠件的示例性方法包括在沟道层上形成栅极电介质以及在栅极电介质上形成栅电极。形成栅电极包括在栅极电介质上形成功函数层和在功函数层上形成盖帽。形成盖帽包括在功函数层上形成金属氮化物层和在金属氮化物层上形成含硅层。形成栅电极包括在不破坏真空的情况下在盖帽的含硅层上形成无氟钨层。在含硅层上形成无氟钨层包括使含钨前体(例如WCl5)和含氢前体(例如H2)共流。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晶体管。

    晶体管与其形成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75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513520.6

    申请日:2024-04-26

    Inventor: 李致葳 蔡昕翰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晶体管与其形成方法。形成多栅极装置所用的例示性方法包括形成栅极介电层,形成功函数层于栅极介电层上;形成盖于功函数层上,以及形成栅极层于盖上。形成盖的步骤包括形成第一盖层的第一部分于功函数层上;在进行氧控制处理之后,形成第一盖层的第二部分于第一盖层的第一部分上;以及形成第二盖层于第一盖层上。氧控制处理由破真空、臭氧化的去离子水、氧自由基、含氧退火环境、或上述的组合,以暴露第一盖层的第一部分至氧。第一盖层可为金属氮化物层,而第二盖层可为硅层。

    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和形成晶体管的栅极堆叠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535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69027.3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示例性栅极堆叠件包括栅极电介质(例如,界面层上方的高k介电层)和栅电极(例如,高k介电层上方的功函层、功函层上方的盖和盖上方的块状填充层)。栅极堆叠件包裹和/或围绕设置在第二半导体层上方的第一半导体层。栅极电介质和功函层(而不是盖和/或块状填充层)填充第一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层之间的间隔。栅极堆叠件的外部部分中的氧与栅极堆叠件的内部部分中的氧的比率可以是约1至约1.25。栅极堆叠件的内部部分处的功函层的厚度可以小于栅极堆叠件的外部部分处的功函层的厚度。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涉及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和形成晶体管的栅极堆叠件的方法。

    半导体结构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057430U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21398011.0

    申请日:2023-06-02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一N型场效晶体管,包括:一第一纳米结构堆叠,其中该第一纳米结构堆叠的多个纳米结构交互叠置;一第一栅极介电结构,其在一截面图中周向地环绕该第一纳米结构堆叠中的每个纳米结构;及一N型功函数(WF)金属层,其在该截面图中周向地环绕该第一栅极介电结构;及一P型场效晶体管,包括:一第二纳米结构堆叠,其中该第二纳米结构堆叠的多个纳米结构交互叠置;一第二栅极介电结构,其在该截面图中周向地环绕该第二纳米结构堆叠中的每个纳米结构;一P型功函数金属层,其在该截面图中周向地环绕该第二栅极介电结构;及在该截面图中,多个部分的该N型功函数金属层被设置在该P型功函数金属层的一上表面及多个侧表面之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