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转移式悬浮背包

    公开(公告)号:CN11224447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24649.6

    申请日:2020-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转移式悬浮背包,包括:前背包机构、后背包机构,前背包机构设置在人体的前侧,后背包机构设置有人体的后侧。前背包机构、后背包机构均包括肩部减压模块、髋部负重模块、悬浮背包模块和传感控制系统,传感控制系统与髋部负重模块电连接。传感控制系统用于感知悬浮背包模块和人体的垂直方向加速度进而控制负载转移比例,传感控制系统则启动髋部负重模块,髋部负重模块驱动后带动悬浮背包模块上下移动,在降低悬浮背包模块承载动载荷的基础上将一定的肩部压力分配给髋部来减少肩部所承受的静载荷;前背包机构、后背包机构沿人体的冠状面对称放置,用于平衡背包产生的倾覆力矩,有利于减少关节和肌肉的损伤,降低人体负重行走的代谢消耗。

    一种高导热聚合物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7897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020299.7

    申请日:2021-0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热聚合物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高分子树脂、导热填料和加工助剂共混造粒后得到高导热树脂母料;将高导热树脂母料与模板剂共混并加工成型后除去模板剂,得到导热增强的多孔骨架;加入有机相变材料,通过真空浸渍法得到高导热聚合物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其中,通过调节导热填料和模板剂含量可以制得不同热导率和不同孔结构的多孔载体,从而得到不同热导率和储热密度的聚合物定型复合相变材料。本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相变材料不仅具有高强度、高热导率、高储热密度等特性,还可根据需要实现模塑成型,可广泛应用于太阳热能存储、工业余热回收等领域。

    无序列依赖性惰性双链DNA生成单链DNA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6569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44843.2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DNA逻辑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序列依赖性惰性双链DNA生成单链DNA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惰性双链DNA作为底物,加入链置换反应试剂和指数扩增反应试剂,形成混合反应溶液,在75‑85℃下反应10‑50min;所述混合反应溶液包括底物、TtAgo蛋白、gDNA、模板、Vent聚合酶、Mn2+、dNTP和缓冲液。本发明通过链置换和等温指数扩增反应体系的协同作用,对于任意的惰性dsDNA底物,可实现高效转化为易反应的ssDNA,且保证了即使在低浓度dsDNA的情况下,也可以产生足够的ssDNA输出用于后续应用,克服了序列的限制,大大拓展了惰性dsDNA的应用范围和领域。

    一种高导热聚合物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7897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20299.7

    申请日:2021-0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热聚合物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高分子树脂、导热填料和加工助剂共混造粒后得到高导热树脂母料;将高导热树脂母料与模板剂共混并加工成型后除去模板剂,得到导热增强的多孔骨架;加入有机相变材料,通过真空浸渍法得到高导热聚合物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其中,通过调节导热填料和模板剂含量可以制得不同热导率和不同孔结构的多孔载体,从而得到不同热导率和储热密度的聚合物定型复合相变材料。本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相变材料不仅具有高强度、高热导率、高储热密度等特性,还可根据需要实现模塑成型,可广泛应用于太阳热能存储、工业余热回收等领域。

    一种可调式数据采集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30594U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20299437.X

    申请日:2015-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数据采集装置,包括开关电源模块、电压调理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市电,将交流市电转换为第一直流电压输出;所述电压调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对所述第一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并输出第二直流电压和第三直流电压;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其电源端连接至所述电压调理模块的输出端,数据采集端用于连接外部的传感器,输出端用于连接外部的计算机。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模块集成,设立标准接口,方便非专业人士快速搭建采集系统,安装简便,便于不同测试地点的移植。同时具有高度集成、低成本和体积小巧的特点;适应于大多类型的传感器和不同的试验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