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57015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57489.5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表面硅氧化聚酰亚胺-co-硅氧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酰亚胺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硅氧化聚酰亚胺-co-硅氧烷薄膜。首先,在传统两步制备方法基础上,采用升温加压的方法制备聚酰亚胺-co-硅氧烷;然后,采用原子氧设备通过控制条件在表面形成了一层类玻璃态的功能层。所述表面硅氧化聚酰亚胺-co-硅氧烷薄膜由玻璃层、过渡层和基底层三部分组成。玻璃层为由硅氧结构组成;过渡层由硅氧结构和聚酰亚胺-co-硅氧烷组成;基底层由聚酰亚胺-co-硅氧烷组成。本发明的表面硅氧化聚酰亚胺-co-硅氧烷薄膜抗原子氧性能优异,且具备自愈合能力。这层类玻璃态的功能层很好地解决了冷焊现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7757015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710957489.5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表面硅氧化聚酰亚胺‑co‑硅氧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酰亚胺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硅氧化聚酰亚胺‑co‑硅氧烷薄膜。首先,在传统两步制备方法基础上,采用升温加压的方法制备聚酰亚胺‑co‑硅氧烷;然后,采用原子氧设备通过控制条件在表面形成了一层类玻璃态的功能层。所述表面硅氧化聚酰亚胺‑co‑硅氧烷薄膜由玻璃层、过渡层和基底层三部分组成。玻璃层为由硅氧结构组成;过渡层由硅氧结构和聚酰亚胺‑co‑硅氧烷组成;基底层由聚酰亚胺‑co‑硅氧烷组成。本发明的表面硅氧化聚酰亚胺‑co‑硅氧烷薄膜抗原子氧性能优异,且具备自愈合能力。这层类玻璃态的功能层很好地解决了冷焊现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5906813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389716.4
申请日:2016-06-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G81/00 , C08G73/10 , C08G77/455 , C08J5/18 , C08L8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81/00 , C08G73/1028 , C08G73/1042 , C08G73/1067 , C08G73/1071 , C08G77/455 , C08J5/18 , C08J2387/00
Abstract: 一种规整嵌段聚酰亚胺硅氧烷单层膜的制备方法域,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包括规整嵌段共聚物前聚体的制备和规整嵌段聚酰亚胺硅氧烷单层膜的制备两个步骤。是用二酐分别与氨丙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二胺进行反应,以四氢呋喃和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为混合溶剂。在聚合时使二酐分别与两种二胺反应,分别得到二胺封端和二酐封端的产物,再混合两种产物,最终得到链结构规整的聚酰胺酸。本发明制备的单层膜具有更好的规整性从而避免了硅氧烷基团大量团聚,使得薄膜的抗原子氧性能比传统方法制备的薄膜有更好的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04387286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47508.0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7C229/20 , C07C227/04
Abstract: 一种三氟丙氨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是在0~30℃条件下将三氟丙酮酸甲酯溶于有机溶剂,然后向其中加入碱、盐酸羟胺和对甲苯磺酸,加热至回流后减压蒸馏出溶剂,将粗产物倒入冰水混合物中,析出大量固体后过滤干燥;产物加入到高压釜中加入有机溶剂溶解,然后加入催化剂,加氢还原后过滤,滤液在常压下蒸馏出溶剂得到粗产物再减压蒸馏,得到最终产物三氟丙氨酸甲酯。本发明技术路线的选择合理、简便,容易操作,在技术上为这一类型三氟丙氨酸甲酯的中间体的合成提供了成功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原料便宜且易得,反应温度低,时间短,避免了使用氟化试剂等条件苛刻的试剂。最终得到产品的收率为93~97%,纯度>99.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