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填料接枝聚芳醚-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90262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0696868.5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热填料接枝聚芳醚‑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导热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水热反应将导热填料进行羟基化,使得羟基化导热填料参与聚芳醚的聚合反应,在羟基化导热填料和聚合物基体间形成共价键,为声子传输提供媒介,能够降低导热填料与聚芳醚聚合物之间的界面热阻,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同时本发明以聚酰亚胺织物作为力学支撑网络,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扩大了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实施例的结果表面,本发明制备的导热填料接枝聚芳醚‑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可达1.53W/mK,拉伸强度可达54MPa,拉伸模量可达2.6GPa,断裂伸长率可达8.1%。

    一种多交联碳纳米管接枝聚酰亚胺导热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9266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29970.9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交联碳纳米管接枝聚酰亚胺导热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增加了聚合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碳纳米管与所述聚酰亚胺之间的相容性,降低了界面热阻,进而提高了聚酰亚胺薄膜的导热性能。根据实施例的记载,利用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多交联碳纳米管接枝聚酰亚胺导热薄膜具有优异的导热系数和力学性能,导热系数为0.36~0.73W/mK,拉伸强度为124~129MPa,拉伸模量为2.41~2.59GPa,断裂伸长率为36.1%~36.6%。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为原位聚合反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3409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29553.4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包括碳纳米管/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和聚酰亚胺;所述碳纳米管/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中碳纳米管均匀富集在所述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中;所述碳纳米管/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和聚酰亚胺的质量比为(6~18):(82~94)。在本发明中,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中的碳纳米管/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为聚酰亚胺薄膜的导热通道,碳纳米管在聚偏氟乙烯中富集形成阈值网络,为声子传输提供媒介,有利于导热系数的提高。根据实施例的记载,本发明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导热系数≥0.25W/mK。

    一种含笼形倍半硅氧烷/聚酰亚胺纳米杂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73542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052561.4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含笼形倍半硅氧烷/聚酰亚胺纳米杂化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酰亚胺制备领域。含笼形倍半硅氧烷/聚酰亚胺纳米杂化膜由苯酐、二酐、二胺和八氨基笼形倍半硅氧烷组成,八氨基笼形倍半硅氧烷与其它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其制备方法是,将苯酐与八氨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反应;加入二胺,待全部溶解后加入二酐,聚合后,热亚胺化得到含笼形倍半硅氧烷/聚酰亚胺纳米杂化膜。本发明提供的含笼形倍半硅氧烷/聚酰亚胺纳米杂化膜采用加入苯酐的办法调节聚合体系平均官能度等于2,避免了基于八氨基含笼形倍半硅氧烷的体型缩聚反应的凝胶化现象;采用八氨基含笼形倍半硅氧烷作为原料,易于制备,产率高,使材料制备成本大大降低。

    一种含酰亚胺侧链笼型倍半硅氧烷/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50748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52550.6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含酰亚胺侧链笼型倍半硅氧烷/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酰亚胺制备领域。所述含酰亚胺侧链笼型倍半硅氧烷/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由分散相和连续相组成,分散相为含酰亚胺侧链笼型倍半硅氧烷,连续相为聚酰亚胺。含酰亚胺侧链笼型倍半硅氧烷/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苯酐与八氨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反应,得到含酰胺酸支链的笼型倍半硅氧烷;将含酰胺酸支链的笼型倍半硅氧烷按比例与聚酰胺酸进行溶液混合,进行热亚胺化,得到含酰亚胺侧链笼型倍半硅氧烷/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含酰亚胺侧链笼型倍半硅氧烷/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原子氧性能,易于制备,产率高,合成成本低。

    一种聚酰胺酸硅氧烷铵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805304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1188103.5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聚酰胺酸硅氧烷铵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酰胺酸硅氧烷铵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聚酰胺酸硅氧烷铵盐的制备方法是,先将二氨丙基聚硅氧烷引入聚酰胺酸主链,得到聚酰胺酸硅氧烷,再采用有机碱中和聚酰胺酸硅氧烷中的羧基,得到聚酰胺酸硅氧烷铵盐;将聚酰胺酸硅氧烷铵盐、纳米粒子和分散剂通过混合浓缩的方法得到耐水解的抗原子氧/防静电聚酰胺酸硅氧烷铵盐纳米复合功能涂料。本发明提供的抗原子氧/防静电复合功能涂料制备方法简单方便,避免了有毒溶剂的使用;导电填料在树脂中分散均匀,通过改变导电填料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导电性的抗静电涂层;存储时间大大延长。

    1,1’-二[4-﹙5-氨基-2-吡啶氧基﹚苯基]环己烷二胺单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48180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655069.2

    申请日:2015-10-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3/73

    Abstract: 一种二胺单体1,1'-二[4-﹙5-氨基-2-吡啶氧基﹚苯基]环己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技术路线的选择合理,简便,易操作,在技术上为这一类型1,1'-二[4-﹙5-氨基-2-吡啶氧基﹚苯基]环己烷的合成提供了成功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温度低,时间短,最终得到产品的收率为80~89%,纯度>98.0%。其熔点为170℃。本发明的1,1'-二[4-﹙5-氨基-2-吡啶氧基﹚苯基]环己烷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二胺单体与一些二酐反应得到一系列含吡啶基团的新型聚酰亚胺,该类聚酰亚胺可以保持聚酰亚胺优异的耐热性能,机械性能,杰出的聚酰亚胺的光学透过性能和溶解性,为制备高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奠定了基础,这类薄膜在液晶,光电子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一种聚酰胺酸硅氧烷铵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805304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711188103.5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聚酰胺酸硅氧烷铵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酰胺酸硅氧烷铵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聚酰胺酸硅氧烷铵盐的制备方法是,先将二氨丙基聚硅氧烷引入聚酰胺酸主链,得到聚酰胺酸硅氧烷,再采用有机碱中和聚酰胺酸硅氧烷中的羧基,得到聚酰胺酸硅氧烷铵盐;将聚酰胺酸硅氧烷铵盐、纳米粒子和分散剂通过混合浓缩的方法得到耐水解的抗原子氧/防静电聚酰胺酸硅氧烷铵盐纳米复合功能涂料。本发明提供的抗原子氧/防静电复合功能涂料制备方法简单方便,避免了有毒溶剂的使用;导电填料在树脂中分散均匀,通过改变导电填料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导电性的抗静电涂层;存储时间大大延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