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22831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610344964.7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空两栖航行器的仿生变形机翼及其入水控制方法,其包括初级机翼、次级机翼、初级可控伸缩机构、次级可控伸缩机构、可控旋转机构、折叠蒙皮、机身及其内的控制和驱动系统,初级机翼前缘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可控旋转机构,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次级机翼,初级可控伸缩机构一端固定在初级机翼内另一端通过销钉安装在可控旋转机构表面滑道内,次级可控伸缩机构一端固定在初级机翼内另一端通过销钉安装在次级机翼端面滑道内,折叠蒙皮分别将初级机翼翼面和次级机翼翼面以及初级机翼翼面和机身缝合。本发明能够同时满足跨介质航行器常规的空中飞行及快速俯冲入水要求,并在保证航行器入水过程稳定、减少入水阻力及冲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023515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0455803.X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噪声轴流风机复合仿生翼型叶片属流体机械叶片设计及流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复合仿生翼型叶片设计所用的翼型为NACA 6405翼型的修改翼型,由多个仿生单元在空间连接而成,该叶片具有周期性内凹前缘、尖齿结构尾缘和脊状结构表面特征,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均为多段曲面构成的空间曲面,两条脊线所在截面的中间部位为一个仿生单元,脊线中间部位的宽度和厚度均比该仿生单元两脊线位置小。本发明对层流边界层或湍流边界层的时空演化过程均可有效的控制,对雷诺数有较低的敏感性,可使轴流风机在全工况下均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和声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585936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611202962.0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的仿生推进装置,其包括航行器主体、航行器内的控制及驱动系统和仿生推进装置,两个仿生推进装置为一组,每组仿生推进装置以航行器主体中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布置,仿生推进装置通过固定轴安装于航行器主体底部。本发明可实现水下航行器前进、后退、转弯、悬停运动,结构简单,噪音小,产生的推力大,回程行程能量损失少,较其它鱼类的推进方式控制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702351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455803.X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388 , F04D29/384 , F04D29/666
Abstract: 一种低噪声轴流风机复合仿生翼型叶片属流体机械叶片设计及流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复合仿生翼型叶片设计所用的翼型为NACA 6405翼型的修改翼型,由多个仿生单元在空间连接而成,该叶片具有周期性内凹前缘、尖齿结构尾缘和脊状结构表面特征,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均为多段曲面构成的空间曲面,两条脊线所在截面的中间部位为一个仿生单元,脊线中间部位的宽度和厚度均比该仿生单元两脊线位置小。本发明对层流边界层或湍流边界层的时空演化过程均可有效的控制,对雷诺数有较低的敏感性,可使轴流风机在全工况下均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和声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932171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298021.X
申请日:2017-04-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介质航行器入水及出水测试系统,其包括实验水箱、配重块、支撑架、可控伸缩机构、直线电机平台及、倾角测量仪、直线电机平台承载架、出入水组件、出入水模型、数据采集系统、高速动态摄像系统以及计算机设备,出入水组件包括自由入水组件、强迫入水组件、自由出水组件和强迫出水组件。本发明可以实现跨介质航行器模型在不同角度和初始速度下的入水和出水试验,可以对跨介质航行器模型的入水和出水初始速度及角度进行精确调控,满足初始速度从0m/s~20m/s的入水和出水及角度从接近0°~90°的入水和出水试验,能够实现跨介质航行器模型自由入水、自由出水、强迫入水、强迫出水等不同入水及出水方式的模拟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6585936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02962.0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1/36 , B63G2008/002 , B63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的仿生推进装置,其包括航行器主体、航行器内的控制及驱动系统和仿生推进装置,两个仿生推进装置为一组,每组仿生推进装置以航行器主体中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布置,仿生推进装置通过固定轴安装于航行器主体底部。本发明可实现水下航行器前进、后退、转弯、悬停运动,结构简单,噪音小,产生的推力大,回程行程能量损失少,较其它鱼类的推进方式控制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693217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710298021.X
申请日:2017-04-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介质航行器入水及出水测试系统,其包括实验水箱、配重块、支撑架、可控伸缩机构、直线电机平台及、倾角测量仪、直线电机平台承载架、出入水组件、出入水模型、数据采集系统、高速动态摄像系统以及计算机设备,出入水组件包括自由入水组件、强迫入水组件、自由出水组件和强迫出水组件。本发明可以实现跨介质航行器模型在不同角度和初始速度下的入水和出水试验,可以对跨介质航行器模型的入水和出水初始速度及角度进行精确调控,满足初始速度从0m/s~20m/s的入水和出水及角度从接近0°~90°的入水和出水试验,能够实现跨介质航行器模型自由入水、自由出水、强迫入水、强迫出水等不同入水及出水方式的模拟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5922831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44964.7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F5/02 , B64C1/12 , B64C1/30 , B64C3/385 , B64C3/40 , B64C3/56 , B64C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空两栖航行器的仿生变形机翼及其入水控制方法,其包括初级机翼、次级机翼、初级可控伸缩机构、次级可控伸缩机构、可控旋转机构、折叠蒙皮、机身及其内的控制和驱动系统,初级机翼前缘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可控旋转机构,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次级机翼,初级可控伸缩机构一端固定在初级机翼内另一端通过销钉安装在可控旋转机构表面滑道内,次级可控伸缩机构一端固定在初级机翼内另一端通过销钉安装在次级机翼端面滑道内,折叠蒙皮分别将初级机翼翼面和次级机翼翼面以及初级机翼翼面和机身缝合。本发明能够同时满足跨介质航行器常规的空中飞行及快速俯冲入水要求,并在保证航行器入水过程稳定、减少入水阻力及冲击力。
-
公开(公告)号:CN206710064U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20468225.9
申请日:2017-04-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介质航行器入水及出水测试系统,其包括实验水箱、配重块、支撑架、可控伸缩机构、直线电机平台及、倾角测量仪、直线电机平台承载架、出入水组件、出入水模型、数据采集系统、高速动态摄像系统以及计算机设备,出入水组件包括自由入水组件、强迫入水组件、自由出水组件和强迫出水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跨介质航行器模型在不同角度和初始速度下的入水和出水试验,可以对跨介质航行器模型的入水和出水初始速度及角度进行精确调控,满足初始速度从0m/s~20m/s的入水和出水及角度从接近0°~90°的入水和出水试验,能够实现跨介质航行器模型自由入水、自由出水、强迫入水、强迫出水等不同入水及出水方式的模拟试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