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生物还原作用实现完全反硝化并同时消减二氧化碳对反硝化抑制作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60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67266.0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微生物还原作用实现完全反硝化并消减二氧化碳对反硝化抑制作用的方法,公开了一种实现完全反硝化同时能够消减二氧化碳(CO2)对反硝化的抑制作用的方法。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定比例的氢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输入到密闭的反应器中,将伍氏醋酸杆菌Acetobacterium woodii接种到反硝化微生物P.denitrificans的反硝化体系中,在碳源不充足的情况下以实现完全反硝化以及同时消减CO2对反硝化的抑制的效果。其中,P.denitrificans和Acetobacterium woodii的接种比为1:5~1:15,反硝化体系的碳氮比为1~3;反硝化体系的pH为7.0~8.5;反硝化培养的温度为28~37℃。本发明中Acetobacterium woodii利用CO2和氢气分别作为碳源和电子供体来产生乙酸,产生的乙酸可以作为反硝化的碳源,以实现完全反硝化,同时可减少CO2的抑制作用,提高硝酸盐去除效果。此方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

    一种大悬臂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85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100530.7

    申请日:2024-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悬臂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用于控制桥梁的大悬臂下挠,该大悬臂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包括钢板结构和填充的混凝土结构;所述钢板结构包括:与所述桥梁的主梁相连的底钢板;横向并排设置在所述底钢板上的若干加劲肋,相邻两个加劲肋之间形成混凝土的浇筑空间;设置在所述加劲肋腹板的若干通孔,浇筑混凝土穿过所述通孔形成混凝土榫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通过设置横向型钢加劲肋与底钢板相连接的方式,以提高底钢板刚度,有效控制悬臂段下挠等优点。

    一种用于无缺陷样本条件下的混凝土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3254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72362.6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刘超 吴纪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缺陷样本条件下的混凝土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基于VQ‑VAE‑2网络的图像重建模型,并利用正常混凝土表面数据集进行训练,实现正常的混凝土表面图像的重建;将待检测的图像进行几何变换后输入图像重建模型,计算几何变换后的待检测图像与输出图像的图块级重建误差特征图;根据图块级重建误差特征图计算图像的重建误差指标以判断是否为混凝土缺陷图像,并对判断为混凝土缺陷的图像形成缺陷的热力图表示,实现缺陷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无需依赖于大量缺陷图像、检测准确率高等优点。

    一种氨氮废水脱氮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274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16411.3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脱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氮废水脱氮处理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方法采用的是能适应低碳比氨氮废水的高效脱氮微生物,在不补充外加碳源的情况下对较宽氨氮浓度范围的废水均能实现高效生物脱氮。另外,本发明采用的脱氮微生物促进剂纳米铁投加量少、成本低、环境友好无污染。而且本发明采用实际低碳氮比氨氮废水梯度液位上升来进行挂膜冲击,提高挂膜稳定性以及耐曝气和水流剪切力的能力。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处理时间短,处理后水中总氮含量低,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推广。

    一种碳环/氮化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7240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0035791.4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环/氮化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该材料由碳环、氮化碳、二氧化钛复合而成;所述碳环被固定在氮化碳的平面结构内,所述二氧化钛沉积在氮化碳表面,大概率地同时接触碳环和氮化碳从而实现充分的碳环、氮化碳、二氧化钛的三元异质结接触。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三聚氰胺粉末和盐酸四环素加入到盛有超纯水的坩埚中,搅拌,超声;烘干,煅烧,得到固定有所述碳环的氮化碳复合物;(2)将步骤(1)合成的复合物与二氧化钛颗粒混合并研磨,煅烧,得到碳环/氮化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所述的碳环/氮化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在降解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周期短、环境友好,可以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一种索网结构的优化找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851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28886.5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刘超 詹海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索网结构的优化找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初始索网结构,并获得初始索网结构中各杆单元的初始长度、初始轴力以及外载荷;2)以索网结构各杆单元长度总和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包含索网结构各节点的总体平衡迭代方程式;3)考虑施加边界条件,根据输入参数和求解目标的不同,采用迭代或直接求解的方式对总体平衡迭代方程式进行求解获得最终的优化索网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满足设计总长要求、灵活设计边界条件、适用性强、无关网格划分方式等优点。

    一种增设钢管和水平分布钢筋的节段梁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29421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1384541.3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设钢管和水平分布钢筋的节段梁施工方法,其中,包括:预制若干梁节段,并在每一梁节段的两端均预留若干足够锚固长度的孔道,在孔道内安装钢管;将若干梁节段运至施工场地,进行节段拼装;在一梁节段的一端的若干钢管内注第一胶;将若干水平分布钢筋的一端分别插入一梁节段的一端的若干钢管内,并擦除被水平分布钢筋挤出的第一胶;在接缝截面处涂抹第二胶;在另一梁节段的一端的钢管内注第一胶,并将若干水平分布钢筋的另一端分别插入另一梁节段的一端的钢管内;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节段拼装完成。本发明能够制造一种带有水平分布钢筋的节段梁,其增设的水平分布钢筋能够增加节段梁接缝处的抗弯承载能力以及抗剪承载能力。

    一种格构式盖梁及其施工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5358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640906.2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格构式盖梁及其施工方法,设置在主梁支座与墩柱(4)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盖梁(1)和第二盖梁(2),所述第一盖梁(1)和第二盖梁(2)之间通过横梁(3)相连接,所述第一盖梁(1)和第二盖梁(2)均为分节段拼接或全长盖梁,所述第一盖梁(1)和第二盖梁(2)上设置有竖向的用于穿过竖向插入钢筋(6)的孔道(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运输过程中可采用分节段式,能够降低运输难度;盖梁分片设置,降低吊装难度;盖梁与墩柱采用钢榫头临时固定,无需附加临时支撑以及复杂的连接工艺;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