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03677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710482200.9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367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电子系统多退化进程研究方法,本发明涉及电子系统多退化进程研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实际研究中通常考虑系统中所有退化量分析其退化,导致计算量大,研究复杂,以及为了优化分析过程需要考虑多退化系统的主要退化量而忽略次要退化量,导致可靠性及寿命预测结果置信度低的问题。过程为:一、得到电路的传递函数;绘制出电路全部元件退化时的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得到电路全部元件退化时的电路增益、上下限截止频率和中心频率电路特征信息;二、进行灵敏度分析,按照灵敏度排序情况划分关键元件组合;三、选取关键元件组合,进行电路性能退化分析。本发明用于电路退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95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33405.7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温双压的供热二级管网泄漏故障诊断方法,属于智慧供热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根据实际供热二级管网参数构建供热二级管网水力、热力仿真模型;将水力仿真模型与热力仿真模型耦合,构建得到实际供热系统仿真模型;根据所述供热系统仿真模型,构建供热管网发生不同故障工况时管网的水力、热力数据集;根据所述数据集训练基于双压数据的BP神经网络泄露故障诊断模型和训练基于双温时序数据的LSTM神经网络泄露故障诊断模型;调用训练好的泄漏故障诊断模型,对供热二级管网泄漏进行故障诊断。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的定位泄露发生管段,及时进行检修,保障了供热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0367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482200.9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电子系统多退化进程研究方法,本发明涉及电子系统多退化进程研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实际研究中通常考虑系统中所有退化量分析其退化,导致计算量大,研究复杂,以及为了优化分析过程需要考虑多退化系统的主要退化量而忽略次要退化量,导致可靠性及寿命预测结果置信度低的问题。过程为:一、得到电路的传递函数;绘制出电路全部元件退化时的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得到电路全部元件退化时的电路增益、上下限截止频率和中心频率电路特征信息;二、进行灵敏度分析,按照灵敏度排序情况划分关键元件组合;三、选取关键元件组合,进行电路性能退化分析。本发明用于电路退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409902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729652.1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圆墩柱的拼装可动式抗爆装置及其施工和更换方法,抗爆装置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第三防护层和第四防护层,第三防护层和第四防护层均为筒状结构,第四防护层贴覆在受保护圆墩柱的外表面,在受保护圆墩柱的底部设有底层环形钢板,第四防护层放置于底层环形钢板上,第三防护层贴覆在第四防护层的外表面,第二防护层和第一防护层均为节段式结构,且相邻两节段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最下端的节段与底层环形钢板之间也设置一轴承,所有的轴承均套设在第三防护层的外表面。本发明减小爆炸、冲击作用下桥梁、建筑结构墩柱侧向损伤及变形,避免因墩柱破坏造成建筑、桥梁结构的坍塌。
-
公开(公告)号:CN11040990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29652.1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圆墩柱的拼装可动式抗爆装置及其施工和更换方法,抗爆装置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第三防护层和第四防护层,第三防护层和第四防护层均为筒状结构,第四防护层贴覆在受保护圆墩柱的外表面,在受保护圆墩柱的底部设有底层环形钢板,第四防护层放置于底层环形钢板上,第三防护层贴覆在第四防护层的外表面,第二防护层和第一防护层均为节段式结构,且相邻两节段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最下端的节段与底层环形钢板之间也设置一轴承,所有的轴承均套设在第三防护层的外表面。本发明减小爆炸、冲击作用下桥梁、建筑结构墩柱侧向损伤及变形,避免因墩柱破坏造成建筑、桥梁结构的坍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