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08330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610052466.5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内蒙古蒙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燃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抽汽点与抽汽量变化的供热机组滑压曲线DCS系统及应用方法,具体涉及火力发电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中滑压运行模块未考虑抽汽点及抽汽量变化的滑压曲线设计造成供热机组未在最佳工况下工作,导致热损耗偏差较大的问题,而提出了基于抽汽点与抽汽量变化的供热机组滑压曲线DCS系统及应用方法。本发明滑压曲线DCS系统包括:用于输入负荷值的输入模块;用于获得滑压运行曲线的运算模块;用于输入DCS数据,判断抽汽点位置,修正滑压和限幅主蒸汽压力的叠加模块;用于输出最优主蒸汽压力的输出模块。本发明通过滑压曲线DCS系统获得修正的最优主蒸汽压力。本发明适用于供热机组。
-
公开(公告)号:CN10565283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22188.0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内蒙古蒙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遒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 G05B19/41865 , G05B2219/32252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空冷机组三维滑压曲线二维设计的DCS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具体涉及火力发电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DCS系统中滑压运行模块未考虑背压变化的滑压曲线设计造成空冷机组未在最佳工况下工作,导致热损耗偏差较大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基于空冷机组三维滑压曲线二维设计的DCS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本发明基于空冷机组三维滑压曲线二维设计的DCS系统包括:用于输入负荷值的输入模块;用于滑压运行曲线的运算模块;用于输入背压,修正滑压和限幅主蒸汽压力的叠加模块;用于输出最优主蒸汽压力的输出模块。本发明系统的应用方法是基于空冷机组三维滑压曲线二维设计的DCS系统获得最优主蒸汽压力。本发明适用于火力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05608330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52466.5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内蒙古蒙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燃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抽汽点与抽汽量变化的供热机组滑压曲线DCS系统及应用方法,具体涉及火力发电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中滑压运行模块未考虑抽汽点及抽汽量变化的滑压曲线设计造成供热机组未在最佳工况下工作,导致热损耗偏差较大的问题,而提出了基于抽汽点与抽汽量变化的供热机组滑压曲线DCS系统及应用方法。本发明滑压曲线DCS系统包括:用于输入负荷值的输入模块;用于获得滑压运行曲线的运算模块;用于输入DCS数据,判断抽汽点位置,修正滑压和限幅主蒸汽压力的叠加模块;用于输出最优主蒸汽压力的输出模块。本发明通过滑压曲线DCS系统获得修正的最优主蒸汽压力。本发明适用于供热机组。
-
公开(公告)号:CN102787488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268226.0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1/64 , D06M11/55 , D06M13/268 , D06M11/74 , C01B31/04 , C08K9/04 , C08K9/02 , C08K7/06 , C08J5/06 , D06M101/40
Abstract: 氧化石墨烯接枝表面改性碳纤维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碳纤维的改性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解决现有碳纤维表面活性低,表面张力下降,与树脂基体浸润性变差,导致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降低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如下:一、石墨氧化;二、氧化石墨母液剥离;三、氧化石墨烯功能化;四、碳纤维的表面功能化;五、碳纤维表面氧化石墨烯处理。本发明通过氧化石墨烯在碳纤维表面的均匀覆盖,可以大大提高碳纤维表面的粗糙度,从而通过锚定作用提高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经过氧化石墨烯接枝改性后制备得到的表面接枝氧化石墨烯的碳纤维/碳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较未处理可提高25%。
-
公开(公告)号:CN1900141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010280.X
申请日:2006-07-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G65/48
Abstract: 微波辐射原位制备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的方法,涉及一种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辐射制备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的方法,聚合过程中无需氮气保护,无需抽真空,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可缩短反应时间、降低能耗。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a、将丙交酯与聚乙二醇按一定比例置于锥形瓶中融熔;b、然后加入催化剂,机械搅拌;c、将锥形瓶置于微波场中聚合。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微波辐射下制备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的时间不超过15min,是传统方法的反应时间1/30或更少。本发明显著缩短反应时间,降低能耗,生产成本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10423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165303.3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H04B7/185 , H04L12/24 , H04L12/7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18521 , H04B7/18519 , H04B7/18584 , H04L41/0823 , H04L41/083 , H04L41/142 , H04L41/145 , H04L45/121
Abstract: 卫星DTN网络中,节点间链路状态是随着时间相对变化的。但当前对Bundle尺寸优化的研究中总是将链路状态参数当作常量看待,这将使优化的Bundle尺寸不能适应与链路的动态性,从而导致数据传输性能下降。尤其当目标文件较大或者在多跳传输过程中,固定的Bundle尺寸优化效果更加不好。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Markov决策的卫星网络DTN链路Bundle尺寸优化算法,给出了一个基于马尔可夫决策的优化模型,以实现两跳动态星间链路的Bundle端到端传送的最优尺寸优化问题。利用MATLAB仿真平台,可以证明本发明提出的优化算法可以有效的减少数据交付时延,增加吞吐量,从而提高传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39545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01063.6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排队模型的空间DTN网络链路可用带宽估计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在空间DTN网络链路上发送探测包收集时延信息,分析bundle的传输过程和交付时延,并应用排队论知识对bundle的到达离开过程建立M/D/1排队模型,推导出bundle的逗留时间和网络流量的关系式,对空间DTN网络中链路可用带宽进行估计。最后,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出的算法能够较准确的估计出空间DTN网络中链路的可用带宽,为QoS服务提供数据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484883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29849.0
申请日:2015-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9/00 , F16M11/043 , F16M11/32
Abstract: 一种多轴支撑气浮平台水平测量装置,本发明属于超精密仪器设备平台的技术领域。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多轴支撑气浮平台大范围水平测量系统的线阵CCD标定问题。它的圆形平台由三条可伸缩支撑腿支撑,每个可伸缩支撑腿下端连接一个气浮筒,每个气浮筒都通过一个气浮球轴承连接一个气足,三个气足设置在水平混凝土基座上;电机设置在圆形平台上表面的圆心上,电机的转动输出轴上连接有基准光源;伺服音圈电机用来驱动相应的可伸缩支撑腿的伸缩,直线光栅用于采集伺服音圈电机驱动可伸缩支撑腿所产生的位移量;多个线阵CCD沿水平混凝土基座的四周方向均放置。本发明能够在任何状况下,由调平系统调节使工作平台保持为水平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9412950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811193571.6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H04L12/733 , H04L12/751 , H04L12/721 , H04L12/9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地混合网络中基于on‑path缓存的数据分发方法,在设定好卫星网络场景后,根据卫星拓扑控制策略将动态的卫星网络划分为一系列等长离散的时间片并建立一个跨时隙的连接关系图,据此来改进数据分发路由算法;根据卫星网络的特点,利用提出的节点选择算法选取一部分节点作为缓存节点,从而降低数据分发的传输时延和数据的存储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1218852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52950.X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负载预测的卫星物联网传输控制方法,卫星在接收到地面终端的数据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负载预测,得到预测的负载信息,随后将预测的预测信息广播到地面,当地面终端处于活跃状态时,根据预测的负载信息,在发送数据包前进行传输控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负载预测的卫星物联网传输控制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系统吞吐量最优的前提下,对需要接入卫星的终端数量进行控制,把负载保持在吞吐量最高的状态并且避免终端频繁地重传,以减少终端的传输开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