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道艇航行流场的自适应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986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143421.8

    申请日:2025-02-1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舰艇航行流场计算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槽道艇航行流场的自适应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流体模型和槽道艇模型并设置计算域;设置初始流场分布、槽道艇航速及初始网格划分方案;基于初始网格划分方案对流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捕捉槽道艇航行过程中的气液界面形态并追踪液滴及气泡;基于液滴和气泡的追踪结果分割出液滴飞溅区与气液交互区;对液滴飞溅区和气液交互区进行自适应网格划分,得到修正网格划分方案;基于修正网格划分方案对所述槽道艇航行流场的时间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在优化计算效率的同时保证计算精度,且显著提升了计算的稳定性,为气液两相流的精确建模及槽道艇结构优化提供了有效支持。

    基于虚拟流体与弹性体耦合作用的旋流器结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2335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51707.0

    申请日:2025-02-1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流场仿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虚拟流体与弹性体耦合作用的旋流器结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旋流器的形状参数,建立底流管的弹性体模型并设置其材质参数;计算常规流体模型在旋流器中的稳态流场;在预设的时间域的各个计算时刻依次计算虚拟流体模型在旋流器中的瞬时流场,基于虚拟流体模型与弹性体模型的耦合作用计算底流管的弹性形变并更新底流管的形状参数;根据预设的时间域内底流管的弹性形变情况及其中虚拟流体模型的流场情况对旋流器的底流管进行结构优化或修改底流管的弹性体模型的形状参数和材质参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高效且精确地模拟弹性底流管与矿浆的耦合作用,为旋流器结构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基于虚拟流体与弹性体耦合作用的旋流器结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233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51707.0

    申请日:2025-02-1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流场仿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虚拟流体与弹性体耦合作用的旋流器结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旋流器的形状参数,建立底流管的弹性体模型并设置其材质参数;计算常规流体模型在旋流器中的稳态流场;在预设的时间域的各个计算时刻依次计算虚拟流体模型在旋流器中的瞬时流场,基于虚拟流体模型与弹性体模型的耦合作用计算底流管的弹性形变并更新底流管的形状参数;根据预设的时间域内底流管的弹性形变情况及其中虚拟流体模型的流场情况对旋流器的底流管进行结构优化或修改底流管的弹性体模型的形状参数和材质参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高效且精确地模拟弹性底流管与矿浆的耦合作用,为旋流器结构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一种内孤立波作用力测量装置、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345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40747.1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内孤立波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内孤立波作用力测量装置、系统及方法,用于测量布设于实验水池内的水下目标所受的内孤立波作用力,其包括第一测量部、第二测量部、用于使第一测量部和第二测量部刚性连接的作用力传递部以及用于定位各测量部的支撑部;所述第一测量部包括沿Z轴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上连杆、第一测力计和第一下连杆;所述第二测量部包括沿θ角度方向依次连接第二上连杆、第二测力计和第二下连杆;所述θ角度被设置为使得第二测力计所受的转矩M2′小于第二测力计的转矩极限。本申请提供的测量装置及系统,能够对水下目标所受的内孤立波作用力进行精确测量,并且成本低、操作简便。

    可变形态的船载风力助推装置及其调整方法与组合

    公开(公告)号:CN118651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41072.2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可变形态的船载风力助推装置及其调整方法与组合,所述风力助推装置包括第一底板至少两个翼型叶片,主轴以及发电机,主轴垂直于第一底板,其下端与发电机转轴固定连接,其上端位于第一底板上方;叶片转轴平行于主轴;第一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动引导机构,各个翼型叶片可以通过绕其叶片转轴转动和/或在其叶片转轴的带动下沿第一滑动引导机构滑动以形成风力助推形态;主轴以及各个翼型叶片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互相配合的连接机构,各个翼型叶片可以通过连接机构与主轴固定连接以形成升力型垂直轴发电形态。本申请提供的可变形态的船载风力助推装置能够在风力助推形态与发电形态之间灵活切换。

    变相位波浪获能装置、阵列式波浪能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2800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75391.0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变相位波浪获能装置、阵列式波浪能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变相位波浪获能装置,包括支撑结构、浮子单元、第一传动单元及相位调节单元;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设置于岸基或海洋平台;所述浮子单元漂浮于海面;所述第一传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上并与所述浮子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浮子单元的起伏运动转换为往复的圆周运动;所述相位调节单元通过改变所述浮子单元相对于所述支撑结构的位置以调节所述浮子单元的起伏运动的相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相位变换单元有效地降低相位不匹配造成的发电机转速震荡现象,从而实现发电功率及发电质量的同步提升。

    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技术的自适应变阻尼波浪能发电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88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28880.3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技术的自适应变阻尼波浪能发电装置及方法,属于波浪能发电装置领域。本发明包括波浪吸收装置、液压传动装置、摩擦纳米发电机、固定装置、阻尼自适应调节装置;波浪吸收装置的振荡浮子随着波浪上下运动;液压传动装置通过液压管路和蓄能器,将液压信号传递给液压马达,把波浪吸收装置和固定装置的相对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通过液压马达的旋转轴带动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主轴进行旋转摩擦发电;阻尼自适应调节装置包括多种传感器、决策模块装置和控制模块装置。本发明引入摩擦纳米发电技术,设计了自适应变阻尼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弱化了多种波浪状态下的干扰因素,增加了波浪发电工作区间和低频波浪状态下的发电效率。

    内孤立波作用力测量装置、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6390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207332.7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内孤立波作用力测量装置、系统及方法,所述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布设于实验水池内的水下目标所受的内孤立波作用力,包括支撑结构和测量单元,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测量单元,测量单元包括第一测量部,第二测量部及作用力传递部;第一测量部用于测量水下目标的质心受到的内孤立波对其施加的竖直作用力,以及用于传递水下目标的质心受到的内孤立波对其施加的水平作用力,其中,水平作用力的正向为内孤立波的传播方向;作用力传递部与第一测量部虚接,并与第二测量部固定连接,用于将水平作用力放大地传递至第二测量部;第二测量部用于测量放大后的水平作用力。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对实现内孤立波的竖直作用力和水平作用力进行精确测量。

    深度可调的内孤立波作用力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592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214711.9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深度可调的内孤立波作用力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所述测量系统包括实验水池、造波机构、消波机构、水下目标及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部、第二测量部、作用力传递部及支撑结构;第一测量部包括上连杆、第一测力计、第一下连杆和第二下连杆,第二下连杆的下端与水下目标固定连接于其质心处且第二下连杆的下端至上连杆的上端的距离可调;第二测量部包括前连杆、第二测力计及后连杆;作用力传递部包括连接部及虚接部,其中,虚接部具有沿竖直方向贯通的虚接通道,上连杆、第一下连杆、第二下连杆中的一个穿过虚接通道并与虚接部虚接。本申请提供的测量装置,能够对水下目标在不同深度所受的内孤立波作用力进行精确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