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射流表面流体摩擦阻力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991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027017.6

    申请日:2014-01-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仿生射流表面流体摩擦阻力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旋转圆盘测试模型、多孔射流器、传力杆、测力元件、步进电机、伺服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弹性膜片联轴器、螺旋桨、密闭水箱、空心水轴、轴承、支架、泵、溢流阀、球阀、流量计、水箱;其中伺服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与步进电机相连,步进电机与螺旋桨接,螺旋桨带动密闭水箱中的液体旋转,为主流速度提供动力;传力杆与空心水轴相连,旋转圆盘测试模型安装在空心水轴的末端;所述的步进电机、泵和密闭水箱都固定在支架上。本发明采用步进电机带动螺旋桨旋转为密闭水箱中的主流旋转提供动力,测试原理简单直观,测试结果可靠。

    一种内旋立式仿生减阻测试实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3776761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13066.4

    申请日:2014-01-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旋立式仿生减阻测试实验平台,包括水池、扭矩信号耦合器、装置底座、装置框架、旋筒,水池里充有液体,装置框架安装在水池里,装置框架为非封闭结构,装置底座固定在装置框架上,装置框架上固定有配水密封腔和装置腔体,配水密封腔位于装置腔体里,调频电机固定在装置腔体上,扭矩信号耦合器通过信号耦合器底座安装在装置腔体内壁上,调频电机通过弹性柱销联轴器连接扭矩信号耦合器,配水密封腔里安装配水空心轴,配水空心轴上端通过梅花型联轴器连接扭矩信号耦合器,配水空心轴下端连接旋筒,旋筒设置在装置框架里,水泵通过第一水管连通水池,水泵通过第二水管连通配水密封腔。本发明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仿生射流表面流体摩擦阻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9919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27017.6

    申请日:2014-01-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仿生射流表面流体摩擦阻力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旋转圆盘测试模型、多孔射流器、传力杆、测力元件、步进电机、伺服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弹性膜片联轴器、螺旋桨、密闭水箱、空心水轴、轴承、支架、泵、溢流阀、球阀、流量计、水箱;其中伺服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与步进电机相连,步进电机与螺旋桨接,螺旋桨带动密闭水箱中的液体旋转,为主流速度提供动力;传力杆与空心水轴相连,旋转圆盘测试模型安装在空心水轴的末端;所述的步进电机、泵和密闭水箱都固定在支架上。本发明采用步进电机带动螺旋桨旋转为密闭水箱中的主流旋转提供动力,测试原理简单直观,测试结果可靠。

    一种适用于测试射流及非光滑表面摩擦阻力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7550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56299.4

    申请日:2013-11-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测试射流及非光滑表面摩擦阻力的实验装置,包括测试模块、驱动模块、供水模块等,当运动流体与内筒壁产生粘性摩擦阻力时,此阻力将转化为扭矩传递至配水空心轴。利用悬臂杆与配水空心轴相配合,从而将摩擦阻力按照一定比例放大后转化推力输出,利用与悬臂杆端部相配合的感应杆传递至测力计底座上部的数显推拉力计,经由计算机记录并进行数据处理。本发明体积小、造价低、噪声弱、日常维护方便、不受实验环境条件限制、实验模型容易加工;实验装置能够实现对射流表面及非光滑表面减阻效果的测试,亦能进行常规流体力学实验。

    一种适应于射流表面及非光滑表面的阻力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98087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87874.5

    申请日:2012-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适应于射流表面及非光滑表面的阻力测试装置。包括模型、射流部分和驱动部分;所述模型为空心、底部有开槽的壳体;所述射流部分包括水箱、潜水泵、实验样件和整流板,水箱固定在模型底部且水箱的开口与模型底部的开槽相对应,潜水泵置于水箱内部,潜水泵的进水口与外界相通,整流板3设置于水箱内部并位于潜水泵的出水口之后,实验样件安装于模型底部的开槽处;所述驱动部分包括安装在模型内的电机和由所述电机驱动的螺旋桨。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验条件易控制。能够实现对二维平面运动的射流表面及非光滑表面的摩擦阻力进行测试。

    一种适应于烟囱的余热回收节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23759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394852.9

    申请日:2013-09-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6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于烟囱的余热回收节能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上导通环和下导通环,上导通环和下导通环之间安装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与上导通环、下导通环均连通,上导通环和下导通环分别通过连接片固定在烟囱内壁上,上导通环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发明将烟气热量回收,回收的热量根据需要可用作锅炉补水和生活用水,其使用自动清洁装置对吸附在热交换管表面的灰尘和凝结在热交换管表面的酸性冷凝水及时清理,提高了热交换管的热传递效率,不但实现了对烟气中余热的高效回收,还避免了酸性冷凝水对热交换管和锅炉的腐蚀,提高锅炉和余热回收装置的热交换管的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IPMC电致动材料简化结构多自由度机械抓手

    公开(公告)号:CN103963066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74672.4

    申请日:2014-04-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IPMC电致动材料简化结构多自由度机械抓手,当施加电激励信号,电信号经由组合电极传递给旋转盘上表面的六条IPMC肌肉条,协同配合弯曲驱动,作用力通过驱动支撑传递至驱动支架,经由驱动支架传递至旋转盘上,产生绕旋转盘表层驱动单向转矩,使得旋转盘绕着轴实现旋转运动,实现旋转盘的转动输出;在电激励信号下,驱动抓取部件处的IPMC肌肉条经由组合电极电流供应,带动驱动支架的关节运动,两个关节间可以独立控制,且三个抓手间实现协调、配合,完成整个抓取过程。本发明设计符合节能环保的绿色设计理念;各个驱动关节独立控制,提高了机械抓手抓取的灵活性。

    评估多孔仿生射流表面减阻效果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43542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27019.5

    申请日:2014-01-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评估多孔仿生射流表面减阻效果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水箱、离心泵、可拆卸矩形测试管道、多孔射流器、高精度差压计、电磁流量计、调速阀、溢流阀和必要的回路连结件组成。多孔射流器内部装有整流板,可以提供稳定的射流,在射流入口两端各开设一个测压孔,将该两点的压力引入高精度差压计,以测取该两点间的差压。通过对比射流前后压差的大小来评估多孔仿生射流表面的减阻效果。本发明试验装置能够实现对多孔仿生射流表面及表面涂层结构减阻效果的测试,亦能进行常规流体力学试验;供水部分通过协调离心泵、阀、流量计等元器件,可以精确的控制试验模型的射流速度和主流速度,模拟多种射流环境。

    适应于锅炉烟囱的余热回收节能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烟囱

    公开(公告)号:CN103438472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94815.8

    申请日:2013-09-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6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适应于锅炉烟囱的余热回收节能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烟囱,适应于锅炉烟囱的余热回收节能装置包括上导通环、下导通环,上导通环和下导通环之间安装热交换管,上导通环和下导通环均为中空结构,且均与热交换管相连通,上导通环通过上连接板固定在烟囱内部的上方位置,下导通环通过下连接板固定在烟囱内部的下方位置,上导通环上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包含适应于锅炉烟囱的余热回收节能装置的烟囱,其烟囱内壁的截面为圆形,上导通环处的烟囱内壁直径大于其它部位的烟囱内壁直径,导轨的上端部位于上导通环处。本发明可以提高热交换时的温差,提升了热交换管内水的升温速度。

    一种适应于射流表面及非光滑表面的阻力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98087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487874.5

    申请日:2012-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适应于射流表面及非光滑表面的阻力测试装置。包括模型、射流部分和驱动部分;所述模型为空心、底部有开槽的壳体;所述射流部分包括水箱、潜水泵、实验样件和整流板,水箱固定在模型底部且水箱的开口与模型底部的开槽相对应,潜水泵置于水箱内部,潜水泵的进水口与外界相通,整流板3设置于水箱内部并位于潜水泵的出水口之后,实验样件安装于模型底部的开槽处;所述驱动部分包括安装在模型内的电机和由所述电机驱动的螺旋桨。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验条件易控制。能够实现对二维平面运动的射流表面及非光滑表面的摩擦阻力进行测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