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75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476506.5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
IPC: B64U10/70 , B64U30/24 , B64U20/70 , B64U20/80 , B64U40/10 , B64U50/19 , B63G8/00 , B63G8/08 , B63G8/18 , B63G8/3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旋翼和摆线推进器的碟形两栖跨域航行器,包括:航行器主体,包括呈受力均匀的流线碟形结构的保护外壳,其中部开设有柱状开孔,保护外壳的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用以进行方位观测的探测装置,下方沿周向设有至少4个方向舵;旋翼系统包括设于柱状开孔内通过连接杆与航行器主体固定连接的旋翼电机以及通过旋翼电机驱动旋转且旋转方向相反的两副旋翼,两副旋翼中的每副旋翼的叶片均与水平面呈设定夹角设置;摆线推进器系统包括分别与至少4个方向舵中的每个方向舵连接且一一对应设置的摆线推进器,每个摆线推进器均包括旋转盘,沿旋转盘边沿周向等间距布置的至少四个直翼状桨叶,及控制直翼状桨叶的姿态的叶片驱动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53801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362536.3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两相流尾迹试验测试模拟装置和方法,包括拖曳系统、供气系统、试验池和水下航行器模型,通过在水下航行器模型尾部设置微孔结构,配合输气软管控制输气压力和流量,能够模拟出与航行器实际尾流相似的气泡尾迹,为气泡尾迹特征预报与抑制提供基础支撑。通过拖曳系统带动水下航行器模型运动,通过多种非接触光学测试方法对尾流场从水下航行器模型尾部到远场进行二维或三维监测,获取全面的尾流传播及演化特征。本发明通过拖曳系统调节航行器在试验池中的深度,模拟水下航行器在不同深度的工况,拖曳系统可自定义选择航行速度,综合考虑水下航行器的多机动工况与分层参数特征,模拟不同工况下的航行器两相流尾迹。
-
公开(公告)号:CN117554025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362617.3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航行器气泡尾流模拟装置,所述水下航行器气泡尾流模拟装置包括气流量调节计和稳压阀、容器、水下航行器模型,气流量调节计一端与气源连接;稳压阀一端与所述气流量调节计连接;容器具有上敞口,所述容器内部盛放试验流体;水下航行器模型通过牵引装置于所述容器的所述试验流体内,所述稳压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置于所述水下航行器模型上,以喷射气流实现模拟。通过对稳压阀不同压力的控制,再通过水下航行器模型后可以观测气流喷射时的状态,有助于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采集水下航行设备气泡尾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4625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910514608.9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体力学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速式入水砰击实验装置。本发明结构紧凑,能在室内有限空间内模拟低、中、高等不同速度下物体入水砰击作用,具有节约实验空间、稳定控速、易于捕捉实验现象的优点。本发明利用伺服电机高转速、强扭矩特点,通过调节伺服电机,控制高精度推板系统;利用入水桶和推水桶的半径比例,实现入水桶处流体速度可控。本发明克服了室内空间有限的缺点,转变物体由高空落水砰击的实验思想,通过对入水桶处流体速度控制模拟物体在不同速度下入水砰击作用,从而实现有限空间内,监测物体超大载荷作用下入水砰击实验数据与现象。本发明布置便捷,大大提高了实验研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16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40330.3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航行体可控参数发射实验装置。本发明可控制单发、多发水下航行体不同横向距离、纵向距离、发射角等参数,结合高速摄影技术与传感器系统,可实现不同工况下对双发或多发航行体出水过程中空泡流发展形态特性的研究,可便捷地研究航行体发射过程中表面形成的空化、超空泡产生、发展、融合及溃灭过程,并测量航行体表面所受溃灭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1171733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572128.0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降载装置,包括与空化器,降载可碎件和可伸缩连接管;空化器为圆锥体结构;可伸缩连接管包括圆柱和圆管,圆管与航行体头部固定连接,圆柱与圆管滑动连接,初始状态下,圆柱和圆管固定保持最大长度,且空化器和航行体头部之间、圆柱和圆管外围包覆有降载可碎件;圆管上端的内壁设置有弹性部件,圆柱下端与空化器锥形体平面固定连接,圆柱上端设置有与弹性部件配套的凹槽。本发明头型所受载荷更低,圆台可碎件受力更均匀,破碎吸能更彻底,与陀螺式空化器连接用于水下航行,避免了降载头帽中外罩碎片影响航行体。
-
-
公开(公告)号:CN11171733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72128.0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降载装置,包括与空化器,降载可碎件和可伸缩连接管;空化器为圆锥体结构;可伸缩连接管包括圆柱和圆管,圆管与航行体头部固定连接,圆柱与圆管滑动连接,初始状态下,圆柱和圆管固定保持最大长度,且空化器和航行体头部之间、圆柱和圆管外围包覆有降载可碎件;圆管上端的内壁设置有弹性部件,圆柱下端与空化器锥形体平面固定连接,圆柱上端设置有与弹性部件配套的凹槽。本发明头型所受载荷更低,圆台可碎件受力更均匀,破碎吸能更彻底,与陀螺式空化器连接用于水下航行,避免了降载头帽中外罩碎片影响航行体。
-
公开(公告)号:CN10959631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910026934.5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通气式水下航行体试验装置,包括航行体首部、航行体主体外壳和航行体底座;所述航行体主体内部设置有输气装置;所述输气装置包括整气气室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端与整气气室连接,进气管的下端穿过航行体底座与外部气压系统连接;所述整气气室内设置有气室,气室上设置有气孔,航行体主体外壳上设置有通道,所述气孔与通道相配合。本发明人结构紧凑、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可实现结构可简易变换、航行体表面通气,结合高速摄影技术,来探索主动通气空泡多相流流动问题,旨在深入研究其演化机理,为推动主动通气技术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16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640330.3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航行体可控参数发射实验装置。本发明可控制单发、多发水下航行体不同横向距离、纵向距离、发射角等参数,结合高速摄影技术与传感器系统,可实现不同工况下对双发或多发航行体出水过程中空泡流发展形态特性的研究,可便捷地研究航行体发射过程中表面形成的空化、超空泡产生、发展、融合及溃灭过程,并测量航行体表面所受溃灭载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