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性损伤触发的自适应模型降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45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10698.5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塑性损伤触发的自适应模型降阶方法。所述方法实现了对大型复杂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对于线性子结构采用模态分析的方法,相比传统的有限元方法,极大地降低的计算需求,提高了计算效率;同时,对于非线性子结构,采用基于切线刚度的振动模态和约束模态构建的降阶基来缩减自由度,即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效率,又保证局部非线性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此外,本发明并不受限于以大型复杂结构为分析对象,亦可对其他类型结构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动态响应分析。

    负压环境下的大纵深水下高速摄像同步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453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10657.6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负压环境下的大纵深水下高速摄像同步测试系统,涉及水下高速摄像成像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技术中尚未公开一种能够远程、视野范围充足、可进行三维多角度拍摄的负压环境下大纵深水下高速摄像同步测试系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负压环境下的大纵深水下高速摄像同步测试系统,包括:多角度摄像支架,包括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用于固定并调整摄像机和照明灯的位置,支持多角度拍摄;升降平台,包括上层旋转平台和下层起吊平台,用于调整和固定摄像设备的高度和位置;密封筒,用于保护摄像机在水下和负压环境中的正常运行;深度计和负压计,用于测量水深和密封舱内的负压。适合应用于深水下高速摄像同步测试的工作中。

    一种高速入水航行体的浮潜式水下拦截防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1105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21195.8

    申请日:2024-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行体高速入水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入水航行体的浮潜式水下拦截防护系统,包括:主体,主体为一端开口的框架结构,主体的两侧壁上设有钢丝网;防护层结构,设于主体上;第一充气结构和第二充气结构,第一充气结构设于主体的侧壁,第二充气结构设于主体的底部,第一充气结构和第二充气结构均用于调节主体的水深位置;挡板,设于主体的一端部,且位于开口的下方。该高速入水航行体的浮潜式水下拦截防护系统,通过多层防护结构的设计,在指定位置进行模型拦截,并可保护池壁和平台,不与池壁和平台产生刚性连接关系;可实现在室内水池实验条件下水下拦截各种工况下的高速入水航行体,保护池壁、周边设备及航行体本身。

    一种具有定向排布的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7253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16738.6

    申请日:2024-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定向排布的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纳米纤维和去离子水调配成分散液;2)对步骤1)中的分散液进行均质处理;3)将步骤2)中的分散液、蒸馏水以及酸溶液或盐溶液同时注入微流道系统中得到纳米纤维定向排布的凝胶薄膜;分散液注入微流道系统中的主流道中,蒸馏水以及酸溶液或盐溶液均以垂直于主流道中分散液流动方向的方向注入主流道;4)清洗;5)干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纳米纤维定向排布的薄膜的新方法,为制备具有定向排布的纳米纤维薄膜提供了新的方向,也能够避免现有制备方法带来的问题和不足,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一种可调角度的约束模航行体水下发射试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600745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535662.X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角度的约束模航行体水下发射试验平台,包括减压舱、同步带滑台、伺服电机、桁架结构、变角度板、焊接底座、螺接底座、L型支撑板、铰接结构、尾撑结构。本发明利用减压舱提供减压环境;利用伺服电机及同步带滑台控制航行体的往复运动及其运动参数;利用桁架结构、变角度板、焊接底座、螺接底座、L型支撑板、铰接结构,在实现同步带滑台紧固于减压舱内的同时,实现同步带滑台倾斜角度的变换,满足航行体缩比试验中多角度倾斜出水的需求。本发明可实现减压条件下,不同缩尺比航行体在弹道可控的条件下,以不同角度、航速运动出水。能够在运动参数精准可控的前提下,实现多次可重复性试验,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

    一种变攻角的一自由度拖曳式航行体出水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690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88950.0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行体水下发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攻角的一自由度拖曳式航行体出水实验装置,包括:水箱内设有底座;滑台支架,设于水箱内,且与底座转动连接,滑台支架上设有升降结构;航行体,设于升降结构上,且与升降结构通过变攻角系统连接;驱动机构,设于滑台支架上,驱动机构与升降结构连接;尾空泡发生系统,转动设于底座上;固定支架,设于底座上,固定支架与滑台支架垂直设置;偏航角变角度系统,设于固定支架上,且偏航角变角度系统与滑台支架连接,带动滑台支架相对固定之间转动。该实验装置,可以通过偏航角变角度系统和变攻角系统进行精确的角度调节,可以保证角度调节的精度、以及运动过程的攻角以及偏航角角度稳定。

    一种用于全自动抓取机械手上的三自由度回转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607978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60506.8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全自动抓取机械手上的三自由度回转机构,属于机械手领域。解决传统的三自由度机构大多结构复杂导致故障率高且精度较差的问题。它包括上连接架组件、下连接架组件、第一上连接轴、第一回转驱动、第二回转驱动、第二上连接轴和控制器,第一上连接轴和第二上连接轴对称连接在上连接架组件的左右两侧,上连接架组件通过第一上连接轴和第二上连接轴转动连接在下连接架组件上,第一上连接轴和第二上连接轴的轴线均与驱动下连接架组件的竖直中心线相垂直,全部第一回转驱动和第二回转驱动的输出端均设置编码器,全部第一回转驱动和第二回转驱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它主要用于机械手的控制。

    一种用于辅助平台精准对接的校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45388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76628.6

    申请日:2020-1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平台对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辅助平台精准对接的校正装置。本发明使用圆锥头柱状的校正头前端设计,同时在前端壁的四个方向上各安装了深沟球轴承来减少对接时的阻力,尽量避免传统销钉‑套筒方式的金属面直接接触可能带来的卡死现象,有效提高辅助对接装置的成功率。本发明通过位置校正实现两个平台的准确对接,且保证设备在两平台间进行移动时两个平台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使平台上的设备可以平稳的进行转移及安装固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