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78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06376.1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G06T7/00 , G06T7/13 , G06T7/136 , G06T7/41 , G06T7/60 , G06T7/90 , G06V10/46 , G06V10/54 , G06V10/56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视觉图像的柑橘黄龙病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待检测柑橘叶片的视觉图像与生物物理图像,分别经针对性的预处理及特征提取后组合成综合特征向量,再输入训练好的柑橘黄龙病检测模型,最后得到检测结果。该方法能够充分融合多源图像信息,克服仅依赖视觉图像在检测果实未成熟时期柑橘叶片黄龙病时早期病变特征不明显的局限,精准捕捉因黄龙病引发的叶片从外观到生理代谢及细胞结构变化的多维度特征,从而显著提高柑橘黄龙病检测的准确性与早期诊断能力,有效助力柑橘种植产业及时防控病害,减少经济损失并保障果实品质与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48061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0326014.8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分离马铃薯金线虫孢囊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旋转分离组件、筛分组件、接收组件和加热组件;旋转分离组件输出端连通至筛分组件内,筛分组件的输出端连通至接收组件内,接收组件安装在加热组件上。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分离马铃薯金线虫孢囊的装置,旋转分离组件将土壤颗粒与孢囊分离,筛分组件保留孢囊在筛子上,接收组件接收分离后的土壤悬浮液并利用加热组件加热灭活,相对于传统分离孢囊需要转换多次,本发明形成一个完全可控制的分离一条线操作系统,不会因为装置转换而导致线虫及其孢囊泄露而污染环境;节水,节约人工,分离出的孢囊整齐完整;所有过滤废水,直接被接收组件收集灭活线虫,方便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14395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35125.0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品种抗白斑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涉及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包括S1、采集分离:S2、培养处理:S3、喷雾接种。本发明首先对发病典型玉米白斑病病叶进行采集,再对采集后的病叶经过常规组织分离纯化病原菌,并对纯化后病原菌通过鉴定为菠萝泛菌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作业,在进行就鉴定后通过液体培养得到菌液,在玉米的抽雄期,对叶片进行微伤处理,用细菌菌液对玉米叶片进行喷雾接种,接种后通过保湿框1进行保湿处理,在经过保湿处理后,使接种后三天时间保持相对湿度在90%以上,并在第十天左右发病,以细菌菌液对玉米植株进行喷雾接种,发病均匀、效果显著、可操作性强、提高了玉米白斑病人工接种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6727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734170.5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N47/38 , A01N47/18 , A01N43/80 , A01N43/653 , A01N43/36 , A01N37/46 , A01N43/90 , A01N53/06 , A01N43/16 , A01N43/38 , A01N43/12 , A01N45/00 , A01N43/22 , A01P21/0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蒜拌种剂,所述拌种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咪鲜胺或戊唑多菌灵8-14份,中生菌素0.7-1.5份,恶霉灵3-9份,咯菌精甲霜10-20份,阿维菌素5-8份或联苯菊酯10-30份,阿泰灵8-33份或碧护1-3份或者为阿泰灵和碧护的混合物。其能够杀灭大蒜蒜种上的主要病虫害,从源头上对大蒜病虫害治理,同时能促进生根,根壮苗齐,减少后期病虫害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687927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101149.2
申请日:2017-02-23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B7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机械化处理的防治根肿病的农地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前作作物秸秆机械化收获后留存于田间的秸秆粉碎至粒径为1.0~3.5cm,均匀铺设于农地之中,深度为0~15cm,施用量为100~200kg/亩。本发明可以实现对秸秆的高效利用,可利用机械化处理的方式获得良好的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本发明可以实现对蚯蚓粪的高效利用,可获得80%以上的防治效果;同时,本发明仅需加入微量的抗菌剂便可以获得90%以上的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413812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15266.X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M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装置领域,涉及害虫引诱装置,公开了一种风力自适应害虫防控装置,包括下柱管和上柱管,上柱管与下柱管同轴转动配合;上柱管顶部通过支架安装有引诱板,所述引诱板的引诱面迎风设置。本发明风力自适应害虫防控装置,通过下柱管、上柱管和引诱板的空间设置,根据害虫的飞行特性设置引诱板,可以使引诱板与风向垂直,使引诱板的引诱面利用率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63773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095911.3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C12Q1/6869 , C12Q1/6895 , C12Q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产孢真菌快速鉴定植物病原菌种类的方法,涉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样本收集与处理:从发病植物上采集新鲜病害症状典型且带有产孢病原物的样本,然后从采集的样本中选取带有产孢病原物样本进行杀菌;S2.病原菌孢子收集:使用步骤S1中产孢病原物样本制备孢子悬浮液;S3.PCR反应:采用真菌孢子悬浮液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片段大小;S4.测序分析确定病原菌种类:将步骤S3中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得到的DNA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对比,从而确定导致植物真菌病害的病原菌种类。
-
公开(公告)号:CN11168488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72672.5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中江县泽丰小型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耕播种施肥封闭除草一体机,包括拖挂在农用机动车上的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播种机构、施肥机构、旋耕机构、地轮机构和用作喷施土壤处理药液的施药机构,施药机构主要由盛装土壤处理药液的药液成品桶、抽送药液成品桶内药液的电动泵、喷施药液的喷嘴排布管组成,施药机构的喷施动作与播种机构/施肥机构的动作相关联。本发明有效地集旋耕、播种、施肥、封闭除草功能于一体,能够将旋耕、播种、施肥、封闭除草等步骤一步完成,无需后续另行喷施土壤处理药液,有利于降低播种农作的劳动强度、并控制播种农作的成本,经济实用;而且,本发明喷施于农田中的土壤处理药液能够形成土表处理与混土处理相结合之效果,除草效果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67074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68230.3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广汉市油菜专家大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油菜根肿病的土壤调理方法,属于生物病菌防治领域,利用调节土壤pH值和提高土壤酸度,通过改变和恶化根肿菌的最适发病环境条件来防治根肿病;将生石灰与腐殖酸和硼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装入麻袋,再将麻袋放置在田块的入水口处,采用灌溉水流水冲施和灌溉水缓慢流出方式来简化和优化石灰等物质的施用;本发明简单、便捷、环保,省工省时,不仅简化了使用方式、还避免了撒施固体物质带来的粉尘和环境污染,也达到了有效减轻和防治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危害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03259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80003668.2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C05G3/60 , C05G3/80 , A01G13/00 , A01G7/06 , A01N43/38 , A01N37/10 , A01N61/00 , A01N59/14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长促进剂及其在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中的应用,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吲哚丁酸0.3-0.5份、萘乙酸0.3-0.5份、腐殖酸15-20份、硼10-20份、植物营养剂30-50份;本发明的恢复根部吸收功能的生长促进剂,采用合适的组分和比例,相互协同,采用简单的叶面喷施方式,一方面可以重新建立根肿病患病植株根系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功能、恢复濒临死亡的患病植株的正常生长,使患病植株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产量增加60%以上;另一方面,该促进剂的使用方便快捷,攻克了根肿病患病难活的技术瓶颈,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80%以上,同时也降低了使用化学农药带来的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