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9060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342592.1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鞍山睿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颖 , 李灿 , 姜辉 , 张书林 , 李扬 , 周鸿喜 , 刘洋 , 王乔木 , 高菲璠 , 陈拽霞 , 李黎 , 陈灿 , 郭小溪 , 董永康 , 汤晓惠 , 夏猛 , 姜桃飞 , 赵永利 , 宁云潇 , 程淼 , 李震岳
IPC: H04B10/07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缆T接点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具体包括:获取第一光缆线路的接续点位置和第二光缆线路的接续点位置,所述接续点位置包括普通熔接点位置和T接点熔接点位置;根据所述第一光缆线路的接续点位置确定多个第一纤芯长度,并根据第二光缆线路的接续点位置确定多个第二纤芯长度;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纤芯长度和所述多个第二纤芯长度的差异确定所述T接点熔接点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准确的获取到光缆线路中T接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896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734931.X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41/142 , H04L41/149 , H04L41/16 , H04L41/06 , H04L4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设备的状态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运行状态指标;根据所述运行状态指标,获取运行状态数据;根据所述运行状态数据,计算所述运行状态指标的第一综合权重;根据所述运行状态指标的第一综合权重,计算所述通信设备的健康度数值,以得到所述通信设备的状态评估结果。通过上述方法考虑了通信设备指标正常但正在向不健康方向发展时的情况,能更加有效计算出更科学准确的第一综合权重,同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可大大提高模型的适用性,对评价通信设备健康度有重要指导意义。
-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607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1342592.1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鞍山睿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颖 , 李灿 , 姜辉 , 张书林 , 李扬 , 周鸿喜 , 刘洋 , 王乔木 , 高菲璠 , 陈拽霞 , 李黎 , 陈灿 , 郭小溪 , 董永康 , 汤晓惠 , 夏猛 , 姜桃飞 , 赵永利 , 宁云潇 , 程淼 , 李震岳
IPC: H04B10/07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缆T接点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具体包括:获取第一光缆线路的接续点位置和第二光缆线路的接续点位置,所述接续点位置包括普通熔接点位置和T接点熔接点位置;根据所述第一光缆线路的接续点位置确定多个第一纤芯长度,并根据第二光缆线路的接续点位置确定多个第二纤芯长度;根据所述多个第一纤芯长度和所述多个第二纤芯长度的差异确定所述T接点熔接点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准确的获取到光缆线路中T接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22168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41198.6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空中基站组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无人机空中基站组网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终端的地理分布信息并初始化无人机空中基站群位置,无人机空中基站群由多个无人机空中基站组成;建立无人机空中基站的能效模型;使用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DBSCAN方法对用户终端进行分簇,得到用户簇属性以及多个无人机空中基站的基站数量;建立用户终端与多个无人机空中基站的第一对应关系;使用优化线性递减策略的粒子群方法,根据能效模型、用户簇属性、基站数量和第一对应关系计算多个无人机空中基站的待部署坐标。实现在考虑无人机空中基站的能耗问题和无人机空中基站间干扰的情况下,计算无人机空中基站的最佳能效比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9324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65423.8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N3/048 , G06N3/0499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Q50/5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增强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告警数据对应的性能数据序列;所述性能数据序列包括告警数据产生时的性能数据和告警数据产生之前的多个性能数据;确定所述性能数据的总体变化程度评估值和突变程度评估值;基于所述总体变化程度评估值和所述突变程度评估值,确定所述告警数据对应的故障类型;选择与所述故障类型对应的数据增强模型,对所述性能数据进行数据增强。通过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增强数据特征分布与原始数据特征分布不一致的问题,通过本申请得到的增强数据更有利于故障预测模型的训练,可以提高故障预测模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87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33719.2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41/0668 , H04L41/0893 , H04L41/50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动态切片的保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工作资源池和保护资源池构建完成后,根据业需求计算并建立工作切片和共享保护切片,其中,一张共享保护切片对应两张工作切片,实现多维资源隔离与分配,进而实现网络业务的高质量传输与处理。周期性的监测工作切片和共享保护切片,在工作切片服务质量无法满足业务需求时,进行切片重构。如果可以满足业务需求,在工作切片发生故障时,则将发生故障的保护切片中的业务切换到预留的共享保护切片上继续工作,解决了面向多维资源的工作切片发生故障时,网络阻塞率升高、业务无法正常运行、多维资源利用率低、缺少按需调度等问题,并合理的保障切片的生存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26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1476994.0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30/27 , G06K9/62 , G06F16/3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信息系统故障预测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信息系统的信息数据;对所述信息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经过所述预处理的所述信息数据构建故障预测知识图谱;从所述故障预测知识图谱中提取全部节点和边;将全部所述节点和所述边输入至经过预训练的故障预测模型中,通过所述故障预测模型输出所述信息数据对应的故障预测结果。本申请基于故障预测结果实现了故障的提前预测,从而有效降低信信息系统的故障发生频次,进而解决因故障所导致的信息系统效率降低、资源消耗过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0614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77786.1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nventor: 王瑶 , 李然 , 何云瑞 , 谷小爽 , 乐欣怡 , 胡玮 , 黄鑫恺 , 张书林 , 周鸿喜 , 李扬 , 陆思羽 , 闫祎颖 , 党义杰 , 高雅弟 , 李彬 , 张攀 , 李志宏 , 杨猛 , 孙建刚 , 邵月 , 段嘉琦 , 田丽
IPC: G06F11/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系统运行监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该系统包括多个节点,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请求到达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节点,生成与第一请求关联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以及,采集至少一个第一节点的运行指标值;在第一请求处理完成后,根据与第一请求关联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系统的第一调用链路;以及,根据至少一个第一节点的运行指标值,确定系统的监测结果。该方法通过生成第一请求在系统中的调用链路,能够针对第一请求进行调用链路维度的运行监测,提升运行监测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1760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44212.6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PGW光缆在通信中继站内的续接方法及系统,包括:将第一线路侧N芯光缆平均分为两个第一线路光缆单元,第二线路侧N芯光缆平均分为两个第二线路光缆单元;第一线路侧N芯光缆和第二线路侧N芯光缆与2N芯T接光缆进行熔接;所述2N芯T接光缆平均分为四组,分别与上述的四个光缆单元进行熔接;熔接后的光缆分为两组,每一组中包含一个第一线路光缆单元的熔接光缆和一个第二线路光缆单元的熔接光缆;两组光缆分别与N芯的导引光缆进行续接后,分别连接至通信机房。本发明采用交叉续接的方式,能够有效避免因导引光缆意外中断而导致的网元脱管及业务中断情况;提高光缆通信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