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3253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882941.1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缝缺陷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NG储罐的焊缝的DR检测缺陷分析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根据LNG储罐的上表面的每个实际焊缝缺陷长度和对应的影响数据,构建第一缝缺陷长度预测模型;根据LNG储罐的侧面的每个实际焊缝缺陷长度和对应的影响数据,构建第二缝缺陷长度预测模型;获取待缺陷分析LNG储罐的上表面的影响数据和侧面的影响数据进行焊缝缺陷长度的预测,能够有效对DR检测中LNG储罐9Ni钢焊缝的缺陷长度进行计算和预测,以进一步降低LNG储罐泄漏的风险,提高LNG储罐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95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24747.X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楔块曲率调整装置、方法、管道无损检测探头和检测方法,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楔块曲率调整装置包括激光测距模块和控制器;激光测距模块用于:发射两束激光,得到每束激光与待测管道的交汇点分别与测量原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计算待测管道的曲率半径,并根据待测管道的曲率半径,对楔块的曲率进行调整,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楔块曲率调整装置能够对管道曲率进行实时计算,并通过实时计算得到的管道曲率对楔块的曲率进行自适应调整,使楔块与管道紧密贴合,从而提升楔块与管道的耦合程度,提高超声相控阵检测准确度和灵敏度,且能提高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6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144090.1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补口粘接超声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超声检测器获取补口粘接处的待测超声图像;将待测超声图像存储至预先配置的数据库中;按照检测需求从数据库中获取历史超声图像,对历史超声图像和待测超声图像进行相似度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基于计算结果从历史超声图像中选出目标历史图像,并基于目标历史图像和待测超声图像得到检测报告。本申请采用模块化思路,将超声图像检测、数据库管理、用户交互等功能进行分开处理,提升了检测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减少人为误差,并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57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235238.6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防腐材料及防腐结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管道所处的服役环境,所述服役环境包括土壤环境、地下水状况、微生物腐蚀风险环境;根据所述服役环境,确定所述待处理管道对应的目标防腐材料和目标防腐方式,以基于所述目标防腐材料和所述目标防腐方式对所述待处理管道进行管道补口。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基于待处理管道所处的服役环境确定对应的目标防腐材料和目标防腐方式,这样在基于所述目标防腐材料和所述目标防腐方式对所述待处理管道进行管道补口时,防腐修护后的管道补口更适应所处的服役环境,进而提高防腐性能,提升埋地管道的腐蚀防护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1046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44102.0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
IPC: G01N29/04 , G01N29/26 , G01N29/265 , G01N29/22 , G01N19/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应用于补口检测的超声波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补口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并基于预设的第一启发式搜索算法,计算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对应的超声检测器的移动路径;基于所述移动路径,获取所述超声检测器采集的所述补口对应的第一超声图像;基于训练好的识别模型,获取所述第一超声图像对应的补口识别信息,所述补口识别信息为判定异常信息或判定正常信息。本申请使得超声检测器能够按照最优的移动路径进行移动,并提升了超声图像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提高了补口的修复工作的标准化程度和补口返修质量,实现了补口的高效复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