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26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61960.6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侧柔性调控的碳减排运行优化系统及方法,建立了用户侧柔性资源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用户侧柔性资源的通信拓扑;设计基于分布式优化的调控算法来对柔性资源进行调控。本发明旨在提升综合能效,通过优化需求侧的柔性资源的用电来达到减少碳排放目的。具体做法是将小区用户侧柔性资源纳入到电力系统调控中,为电力系统提供辅助服务,增强电力系统的调控能力,在保证用户实际用电需求的前提下,利用分布式优化的调控算法来减少柔性资源的电力资源消耗从而降低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3326467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460327.7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重不确定性的多站融合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存储介质及优化系统,建立多站融合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分析多站融合综合能源系统模型的多重不确定性,包括新能源站的预测误差不确定性和充电站的预测误差不确定性;设定多目标优化模型,根据各子站日运行总成本建立成本优化模型,根据充电站和新能源站运行波动性建立风险优化模型;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建立计及新能源和电动汽车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的多站融合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提高综合能源系统协调优化运行能力,提高了多重不确定性影响融合站系统经济性,同时考虑系统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26467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0460327.7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重不确定性的多站融合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存储介质及优化系统,建立多站融合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分析多站融合综合能源系统模型的多重不确定性,包括新能源站的预测误差不确定性和充电站的预测误差不确定性;设定多目标优化模型,根据各子站日运行总成本建立成本优化模型,根据充电站和新能源站运行波动性建立风险优化模型;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建立计及新能源和电动汽车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的多站融合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提高综合能源系统协调优化运行能力,提高了多重不确定性影响融合站系统经济性,同时考虑系统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82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84035.X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配电网韧性提升方法及系统,以灾前准备阶段电储能的荷电状态和热储能的储热状态之和最大为优化目标,对热功率平衡模型及其约束条件、气流量平衡模型及其约束条件以及电功率平衡模型及其约束条件迭代求解,获得各类电源在灾前不同时刻的输出功率的预测值;以灾后防御阶段配电网内各节点对应负荷的功率之和最大为优化目标,对热功率平衡模型及其约束条件、气流量平衡模型及其约束条件以及电功率平衡模型及其约束条件迭代求解,获得各类电源在灾后不同时刻的输出功率的预测值、电储能荷电状态在灾后不同时刻的预测值以及热储能储热状态在灾后不同时刻的预测值;进行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以提升配电网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1516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536469.7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站融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协调控制系统,四站融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包括四个子站,四个子站分别为变电站、新能源站、储能站和数据中心站;预测新能源站的发电功率和预测融合站的负荷功率‑设定融合站中各子站的数学模型及根据预测值设定运行约束条件‑建立协调控制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协调控制模型求解以四站融合系统日运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针对融合站中存在新能源站弃光现象,引入弃光惩罚成本来降低弃光量实现新能源充分消纳,建立融合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约束;在保证多站融合系统经济运行的同时充分保障各个子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31516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36469.7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站融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协调控制系统,四站融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包括四个子站,四个子站分别为变电站、新能源站、储能站和数据中心站;预测新能源站的发电功率和预测融合站的负荷功率‑设定融合站中各子站的数学模型及根据预测值设定运行约束条件‑建立协调控制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协调控制模型求解以四站融合系统日运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针对融合站中存在新能源站弃光现象,引入弃光惩罚成本来降低弃光量实现新能源充分消纳,建立融合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约束;在保证多站融合系统经济运行的同时充分保障各个子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99731.0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14 , H02J3/46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新能源消纳与碳减排效果评估方法及系统,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以新能源消纳量最大为目标函数,涵盖供需平衡、负荷转移和设备出力限制等约束的柔性负荷需求响应策略优化模型;根据柔性负荷需求响应策略优化模型判断可中断负荷补偿成本是否小于机组备用成本,若不满足,则重新按固定增量增加拉开比,若满足要求则判断目标函数是否最小,若判断目标函数并非最小,则直接按固定增量增加可中断负荷容量;输出最优目标函数值和对应的分时电价方案机组出力和可中断负荷计划方案。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用户负荷的峰谷差距,提高新能源的消纳量,实现新能源场站与可调节负荷用户的良性互动和电力资源合理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8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84840.1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C25B1/04 , C25B15/02 , G06N3/006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制氢效率的电解槽阵列功率分配方法与系统、介质,具体步骤包括:将接收的待消纳电力转换为电解槽阵列待优化功率;以电解槽阵列效率和产氢量最大化为目标,计算电解槽阵列初始运行最优功率,并根据所述电解槽阵列待优化功率、电解槽阵列初始运行最优功率基于设定的分配规则得到分段执行信息;基于所述分段执行信息得到功率分配指令;电解槽阵列中各台电解槽根据功率分配指令调节相应的制氢功率。本发明提供的功率分配方法不仅可以消纳富余可再生能源,还能在不增加系统设备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氢量,并减少电解槽的启停频率,提高电解槽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16765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26398.2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企业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目标企业全生命周期涉及的碳排放设备和碳排放过程,划定核算边界和计量范围;收集并预处理各碳排放设备的碳足迹核算相关数据;匹配各碳排放设备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对经过预处理的碳足迹核算相关数据进行二次处理,得到碳足迹核算完整参数集;基于核算边界、计量范围、碳足迹核算完整参数集、通过碳足迹核算方法,得到目标企业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量;通过灵敏度分析方法,判别碳足迹核算相关数据的变化程度对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量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影响程度提出减碳策,为企业后续节能减碳策略的制定指明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558773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01380.6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16Y10/35 , G16Y40/30 , H04L67/10 , H04L67/12 , H04L67/125 , H04Q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边协同控制的CPSS系统、调控方法和应用,所述系统包括物理层、信息层、社会层;物理层用于采集用户的用电信息及发电物理设备的发电信息,并将信息上传至信息层,并执行调度指令,将执行结果反馈至信息层;信息层用于接受用电信息和发电信息,同时运用云边协同技术对用电信息和发电信息进行处理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决策模拟,生成调度指令和引导指令,并分别送至物理层和用户层,并根据信息层和用户层反馈的执行结果优化模拟决策;社会层包括运营商和用户,运营商用于执行引导指令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调整,并将执行结果反馈至信息层。通过云边协同技术,减轻云端计算压力,能够快速解决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供应关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