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82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84035.X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配电网韧性提升方法及系统,以灾前准备阶段电储能的荷电状态和热储能的储热状态之和最大为优化目标,对热功率平衡模型及其约束条件、气流量平衡模型及其约束条件以及电功率平衡模型及其约束条件迭代求解,获得各类电源在灾前不同时刻的输出功率的预测值;以灾后防御阶段配电网内各节点对应负荷的功率之和最大为优化目标,对热功率平衡模型及其约束条件、气流量平衡模型及其约束条件以及电功率平衡模型及其约束条件迭代求解,获得各类电源在灾后不同时刻的输出功率的预测值、电储能荷电状态在灾后不同时刻的预测值以及热储能储热状态在灾后不同时刻的预测值;进行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以提升配电网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99731.0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14 , H02J3/46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新能源消纳与碳减排效果评估方法及系统,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以新能源消纳量最大为目标函数,涵盖供需平衡、负荷转移和设备出力限制等约束的柔性负荷需求响应策略优化模型;根据柔性负荷需求响应策略优化模型判断可中断负荷补偿成本是否小于机组备用成本,若不满足,则重新按固定增量增加拉开比,若满足要求则判断目标函数是否最小,若判断目标函数并非最小,则直接按固定增量增加可中断负荷容量;输出最优目标函数值和对应的分时电价方案机组出力和可中断负荷计划方案。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用户负荷的峰谷差距,提高新能源的消纳量,实现新能源场站与可调节负荷用户的良性互动和电力资源合理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31516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536469.7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站融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协调控制系统,四站融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包括四个子站,四个子站分别为变电站、新能源站、储能站和数据中心站;预测新能源站的发电功率和预测融合站的负荷功率‑设定融合站中各子站的数学模型及根据预测值设定运行约束条件‑建立协调控制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协调控制模型求解以四站融合系统日运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针对融合站中存在新能源站弃光现象,引入弃光惩罚成本来降低弃光量实现新能源充分消纳,建立融合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约束;在保证多站融合系统经济运行的同时充分保障各个子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31516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36469.7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站融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协调控制系统,四站融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包括四个子站,四个子站分别为变电站、新能源站、储能站和数据中心站;预测新能源站的发电功率和预测融合站的负荷功率‑设定融合站中各子站的数学模型及根据预测值设定运行约束条件‑建立协调控制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协调控制模型求解以四站融合系统日运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针对融合站中存在新能源站弃光现象,引入弃光惩罚成本来降低弃光量实现新能源充分消纳,建立融合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约束;在保证多站融合系统经济运行的同时充分保障各个子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61960.6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侧柔性调控的碳减排运行优化系统及方法,建立了用户侧柔性资源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用户侧柔性资源的通信拓扑;设计基于分布式优化的调控算法来对柔性资源进行调控。本发明旨在提升综合能效,通过优化需求侧的柔性资源的用电来达到减少碳排放目的。具体做法是将小区用户侧柔性资源纳入到电力系统调控中,为电力系统提供辅助服务,增强电力系统的调控能力,在保证用户实际用电需求的前提下,利用分布式优化的调控算法来减少柔性资源的电力资源消耗从而降低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634220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93737.9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83 , G06Q40/04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7/18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点碳市场的碳交易价格组合预测方法与系统、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收集试点碳市场的历史碳价数据和影响因素;量化评估历史碳价数据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确定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单一碳价预测模型;基于单一碳价预测模型,建立碳价组合预测模型;对比分析单一碳价预测模型和碳价组合预测模型,确定试点碳市场的最佳碳价预测模型。本发明所提方法创新性地引入动态时间归整算法和最优加权法,有效解决碳价预测过程中关键影响因素选取不合理和碳价波动变化规律识别不准确导致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碳价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显著提高碳价预测的准确性,完成试点碳市场碳价的准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7787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114380.X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4F11/46 , F24F11/64 , F24F11/84 , F24F11/85 , F24F11/88 , F24D3/02 , F24D3/10 , F24D19/10
Abstract: 基于管网蓄能的全电能源站与电网互动调控系统与方法,调控系统包括第一旁路和第二旁路;第一旁路设置在全电能源站内,包括: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一电动调节阀;第二旁路设置在距离冷水机组最远的换热站内,包括:压力传感器、第二电动调节阀、流速传感器;当全电能源站未与电网互动时,第二电动调节阀关闭;当全电能源站与电网互动时,第二电动调节阀开启,并根据流速传感器所测流速与预设流速目标值的关系调节第二电动调节阀的开启程度;当全电能源站与电网互动时,根据压力传感器所测供水压力与预设压力目标值的关系,调节第一旁路中水泵的运行频率和运行台数。提高能源站与电网互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17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20179.5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Inventor: 窦真兰 , 张春雁 , 陈洪银 , 周喜超 , 朱亮亮 , 李德智 , 李建锋 , 王松岑 , 庞敬帅 , 张弛 , 李中豪 , 孙辰 , 陈思源 , 郏琨琪 , 姜宽 , 李子康 , 王格 , 唐轶 , 袁尚青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碳排放成本的区域能源智能体经济调度优化系统,属于经济调度优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考虑碳排放成本的区域能源智能体经济调度优化方式的问题。该系统包括:集中控制器,以及,分别设置于区域能源智能体中的每一设备处的数据采集器和调度分配器;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相应设备在每一个优化周期内的运行数据;集中控制器利用求解器对代入运行数据的运行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相应优化周期的经济调度优化结果;还用于将经济调度优化结果中分属于各个设备的调度优化信息发送给相应的调度分配器;调度分配器将接收到的调度优化信息发送给相应设备,并控制相应设备基于所述调度优化信息进行执行下一个优化周期的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1766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20183.1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Inventor: 窦真兰 , 张春雁 , 周喜超 , 王松岑 , 李建锋 , 朱亮亮 , 李德智 , 陈洪银 , 刘铠诚 , 张弛 , 李中豪 , 孙辰 , 陈思源 , 郏琨琪 , 姜宽 , 李子康 , 王格 , 唐轶 , 袁尚青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碳排放成本的分布式能源智能体经济调度优化方法,属于经济调度优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考虑碳排放成本的分布式能源智能体经济调度优化方法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考虑碳排放成本的分布式能源智能体最小经济运行成本为目标,构建分布式能源智能体的运行优化模型;每获取一个优化周期内的分布式能源智能体的运行数据,将相应运行数据代入所述运行优化模型;利用求解器对代入运行数据的运行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当前优化周期的经济调度优化结果。该方法通过构建得到虑碳排放成本的分布式能源智能体的运行优化模型,实现系统的最优出力,达到分布式能源智能体的最优经济运行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538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66923.8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氢、储氢、加氢方法,包括S1,电解水制氢生成氧气、氢气,余热存储在储热装置里;S2,产生的氧气进入储氧罐,余热储至储热装置;S3,产生的氢气进入第一固体储氢材料内,余热储至储热装置;S4,当第一固体储氢材料储满,氢气进入第二固体储氢材料内,余热传至第一固体储氢材料,使第一固体储氢材料向加氢站加氢;S5,当第二固体储氢材料储,氢气再次进入第一固体储氢材料,余热传递给第二固体储氢材料,使第二固体储氢材料向加氢站加氢;S6,重复步骤S4和S5,当反应停止时,储热装置传递热量供给第一固体储氢材料及第二固体储氢材料,使其释放剩余氢气进入加氢站。本发明实现了高能效的储氢加氢作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