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7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22964.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磁驱动的多通道旋转扫描偏振滤波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驱动控制模块、电流驱动模块、多通道旋转扫描偏振滤波装置和角度采集模块,驱动控制模块发出脉冲信号输入电流驱动模块中;电流驱动模块整合驱动控制模块输出的脉冲信号并传入多通道旋转扫描偏振滤波装置中,启动运行所述多通道旋转扫描偏振滤波装置,并输出计数脉冲;通过角度采集模块读取计数脉冲,得到偏振角度信息;通过驱动控制模块判断偏振角度信息是否达到预设的偏振角度,当偏振角度信息达到预设的偏振角度,驱动控制模块发出触发信号触发相机进行拍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对偏振角度信息的精准采集,减小角度控制误差,满足高精度控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9046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740868.5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G06V10/145 , G06V10/30 , G06V10/60 , G06V10/75 , G06V10/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偏振成像偏振通道选择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偏振相机采集目标场景的多通道红外偏振图像集合,并对多通道红外偏振图像集合进行降噪预处理;将经过降噪预处理的多通道红外偏振图像集合分为不同通道数的图像集;求解不同通道数的图像集的斯托克斯矢量图像,根据斯托克斯矢量图像得到不同通道数下的偏振特征参量图像;以通道数最多的偏振特征参量图像作为参考图像,采用图像相似性指标评价其他通道数图像和参考图像的相似性,得到符合目标场景成像需求的最佳偏振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为分时型偏振成像系统中的通道数选择策略提供有效指导,提高偏振成像的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电力巡检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268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40939.1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旋转扫描偏振滤波模组的内置式成像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前置成像透镜组、旋转扫描偏振滤波模组、后置成像透镜组、成像探测器和上位机,旋转扫描偏振滤波模组包括偏振滤波芯片,将目标辐射光束透过前置成像透镜组压缩并汇聚为平行光;平行光进入旋转扫描偏振滤波模组中,通过上位机调制旋转扫描偏振滤波模组至不同方向角度,利用偏振滤波芯片起偏得到不同振动方向的偏振光;通过后置成像透镜组将不同振动方向的偏振光聚焦到成像探测器上进行成像,得到偏振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紧凑型系统设计,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偏振信息获取能力,拓展偏振成像在目标探测识别等领域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4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40865.1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偏振与同步触发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超声电机模组、成像探测器、MCU和上位机,所述超声电机模组包括超声电机和偏振片,所述超声电机采用中空轴结构设计,所述偏振片设置在所述中空轴上,所述MCU包括PWM信号发生器,所述上位机用于发出控制指令,所述MCU用于接收并解析所述上位机发出的控制指令,通过所述PWM信号发生器将解析过的所述控制指令转化为PWM控制脉冲,通过调制所述PWM控制脉冲进而调节所述偏振片的角度,在所述偏振片旋转到预设角度时,通过所述MCU输出同步触发信号,控制所述成像探测器进行图像采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解决偏振成像、偏振测量等领域对偏振片角度精确控制及其与图像采集同步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7217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10977.X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指标组合的数字化表计数据可信度评估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评估数字化表计属性、一定时间窗口内的待评估数字化表计数据以及预先设置的可信度评估体系,可信度评估体系包括适应度指标、准确度指标和完整度指标;基于待评估数字化表计属性判断是否满足当前应用场景需求,若是,则设定适应度指标的值为1,并基于一定时间窗口内的待评估数字化表计数据获取准确度指标和完整度指标的值;综合可信度评估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值获得待评估数字化表计的数据可信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对数字化表计数据可信度的精准化评估,提高评估过程的合理化水平与评估结果的可解释性与客观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721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34587.4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T11/20 ,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鸟类习性的涉鸟故障风险分布图绘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鸟类活动的季节性规律采集区域中不同鸟类的活动资料数据,绘制不同鸟类的活动图;基于所述不同鸟类的活动图绘制涉鸟故障分布图;采集区域中历年涉鸟故障资料数据;基于所述历年涉鸟故障资料数据和涉鸟故障分布图,综合运行经验正确划分风险等级,得到涉鸟故障风险分布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明确不同季节鸟害和鸟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电力公司进行针对性的防鸟害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962229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98328.2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F6密度表数据异常自诊断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待诊断SF6密度表的上传数据,获取与待诊断SF6密度表对应的采集数据时间序列,在每个检测时刻,基于实时的密度时间序列,判断密度测量值的变化是否超过设定的波动阈值,若是,则:判断密度测量值的变化方向;基于气压时间序列判断是否存在漏气,若是,则产生漏气报警信号;计算实时的环境温度时间序列和密度时间序列的相关系数,判断密度值变化与环境温度变化是否存在高度负相关性,若是,则判定密度值的变化是由于密度表安装处环境温度高于或者低于电气设备本体气室温度所导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准确、快速地判断SF6密度值的变化原因。
-
公开(公告)号:CN11499406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431990.9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光谱的绝缘子污秽成分和含量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n个绝缘子的高光谱图像,并检测其成分和相应的含量;构建污秽检测模型;用污秽检测模型检测输电线路绝缘子的成分和含量,将每一种成分对应的等值盐密和所有成分共同作用的等值盐密相结合来表征绝缘子的污秽度,提高评估绝缘子污秽度的准确性。因污闪电压不仅与污秽程度相关,与污秽成分也有着显著关系,本检测方法能够在非接触的情况下,实现输电线路自然积污绝缘子污秽成分与含量的双重检测,解决了现有研究无法准确判定污秽成分对污闪电压影响的问题,根据检测结果,可以针对性的制定绝缘子表面污秽的清扫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91160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50708.5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市气候中心(上海区域气候中心)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8/15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变电站的城市内涝风险暴露度评估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城市地下变电站的基本信息,根据基本信息建立城市地下变电站的城市内涝风险暴露度指标体系;2:根据专家评分对城市内涝风险暴露度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评分和权重分配;3:对城市内涝风险暴露度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的评分进行归一化处理;4:通过城市内涝风险暴露度指标体系计算城市地下变电站的城市内涝风险暴露度指数E;5:采用自然断点法,根据城市内涝风险暴露度指数E确定城市地下变电站的内涝风险暴露度等级。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能够准确评估城市内涝风险暴露度等级方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329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39064.9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力塔杆的鸟巢防筑装置,包括:中相横担防治结构:包括中相横担主体、U型混合曲面子结构,所述中相横担主体用于横向安装在电力塔杆的中心位置,所述U型混合曲面子结构覆盖在所述中相横担主体上;边相横担防治结构:包括边相横担主体、弧形板,所述边相横担主体用于安装在电力塔杆的两侧,所述弧形板纵向安装在边相横担主体的末端附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显著减少鸟类停留、筑巢,提高电力塔杆供电可靠性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