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3236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49920.X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圆智 , 王松 , 李端超 , 冯宝 , 汪伟 , 卞宇翔 , 王璨 , 吕超 , 陈伟 , 严宇航 , 毛荀 , 曹光耀 , 马金辉 , 杨文涛 , 章莉 , 沈新村 , 欧阳亨威 , 袁伟博 , 王丽君 , 于海军 , 庞晴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预共享与纠缠态分发的量子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认证双方分别预共享和存储一组包含n个密钥的密钥序列;第三方制备n个三粒子纠缠态,并将纠缠态中两个不同的粒子分别形成粒子序列,发送给认证上方,剩余粒子存储在本地;认证双方分别对密钥序列进行模2处理,得到二进制比特密钥序列;认证双方以二进制比特密钥序列为移位基准,对接收的粒子序列进行相位移动,生成相移粒子序列,并发送给第三方;第三方对认证双方发送的相移粒子序列以及本地存储的粒子序列进行集体测量,若测量结果都为正数,则判定第一用户端和第二用户端身份认证通过,否则判定身份认证失败。
-
公开(公告)号:CN11715556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97333.3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圆智 , 王吉文 , 李端超 , 王松 , 马金辉 , 卞宇翔 , 陈伟 , 王璨 , 赵龙 , 袁伟博 , 冯宝 , 章莉 , 龚亮亮 , 沈新村 , 吕超 , 杨文涛 , 王丽君 , 孙圣武 , 于海军 , 郭子昕 , 欧阳亨威 , 陈璐 , 徐玉杰 , 冯闯 , 葛红舞 , 丁金多
IPC: H04L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库同步的量子密钥同步方法,对量子密钥管理机中两两基于数据库建立数据关联表,数据关联表包括量子密钥信息表和量子密钥存储表;当量子密钥由量子密钥分发装置传输至量子密钥管理机后,将量子密钥插入量子密钥存储表,将量子密钥信息插入量子密钥信息表;当量子密钥信息插入量子密钥信息表后,量子密钥管理机查询量子密钥信息表,将相同量子密钥信息合并,并进行更新;两两量子密钥管理机之间的量子密钥信息表进行主主同步。采用数据库主主技术的量子密钥同步方法,保证量子密钥存储的一致性,量子缓存在数据库中进行同步,避免了设备掉电造成的缓存量子密钥浪费,同时主主数据库启动后自动进行未同步数据的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192107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49449.4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圆智 , 王松 , 陈伟 , 冯宝 , 汪伟 , 卞宇翔 , 马金辉 , 吕超 , 欧阳亨威 , 严宇航 , 王璨 , 曹光耀 , 徐斌 , 沈新村 , 章莉 , 杨文涛 , 袁伟博 , 王丽君 , 陈璐 , 于海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身份鉴权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1)当用户端发送注册请求时,服务器为用户端分配一个密钥序列K;(2)用户端根据密钥序列K生成身份鉴权序列QA;(3)用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建立链接,用户端将身份鉴权序列QA发送至服务器;(4)服务器根据用户端对应的密钥序列K对接收到的身份鉴权序列QA进行测量,当测量结果中量子态错误率大于预设阈值时,判定用户端鉴权成功。本发明对量子态资源需求少,通信设备要求较低,可用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7641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61739.2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圆智 , 王松 , 汪伟 , 冯宝 , 陈伟 , 卞宇翔 , 欧阳亨威 , 吕超 , 王璨 , 严宇航 , 丁津津 , 曹光耀 , 马金辉 , 杨文涛 , 章莉 , 沈新村 , 袁伟博 , 王丽君 , 于海军 , 王为臻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纹特征的量子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声纹特征的采集与处理,量子纠缠态的制备,声纹特征的量子态编码,量子密钥的分发与协商,基于声纹特征的量子身份认证以及认证结果的反馈与记录;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量子编码系统,分发与协商系统以及身份认证系统。本发明不仅提高了身份认证的准确性,还大大增强了其抗攻击能力;本发明的实现依赖于先进的量子通信和量子存储技术,通过构建高效的量子通信网络,实现了声纹特征的量子态传输和存储,进一步提升了身份认证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8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53104.8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自同步电压源的虚拟功率预同步控制系统,属于新能源并网逆变器孤岛/并网平滑切换控制领域,大电网三相电压与并网逆变器主电路输出端口的三相电压输入到虚拟功率预同步控制电路计算生成虚拟电流,基于虚拟电流和并网逆变器主电路输出端口的三相电压计算得到虚拟功率,进而得到频率补偿值,频率补偿值补偿到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电路,并网逆变器主电路输出端口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和频率补偿值输入到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电路进行计算,得到三相正弦内电势参考信号,三相正弦内电势参考信号输入到空间矢量调制SVPWM控制单元中生成并网逆变器主电路中各开关管的触发脉冲信号,实现孤岛与并网之间的平滑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8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53102.9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同步电压源非理想因素的补偿整定方法,属于自同步电压源控制领域,步骤1、测量死区时间、导通和关断延迟时间,补偿;步骤2、补偿控制延迟;步骤3、测试固定管压降,补偿;步骤4、并网测试电感电流,判断死区时间、导通和关断延迟时间、固定管压降补偿是否合理,电感电流等于零则合理,转入步骤5,不等于零则不合理,返回步骤1;步骤5、测试功率器件和输电线路的寄生电阻,补偿;步骤6、并网测试电感电流,判断功率器件和输电线路的寄生电阻补偿是否合理,电感电流等于零则合理,转入步骤7,不等于零则不合理,返回步骤5;步骤7、校正微分控制器参数;步骤8、判断是否校正完成,降低多种非理想因素对并网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7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953103.3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Inventor: 丁津津 , 汤伟 , 徐斌 , 汪伟 , 王璨 , 毛荀 , 彭勃 , 王松 , 孙庆生 , 张翼 , 曾伟华 , 陈庆东 , 肖华锋 , 袁伟博 , 于海军 , 周涛 , 董泽才 , 王冠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功率补偿的PQ与VSG平滑切换控制系统,属于新能源并网逆变器模式切换控制领域,并网逆变器主电路输出端口的三相电压、电流和VSG的功率补偿信号输入到VSG控制单元计算,得到VSG的电流参考信号,并网逆变器主电路输出端口的三相电压、给定的参考功率和PQ的功率补偿信号输入到恒功率PQ控制单元计算,得到PQ的电流参考信号,VSG、PQ的电流参考信号和主电路输出端口的三相电压的d轴电压分量输入到功率补偿单元进行计算,得到双模式切换在VSG中的功率补偿信号和PQ中的功率补偿信号,模式切换开关用于切换运行模式,计算得到三相调制波的dq轴信号,输入到空间矢量调制SVPWM控制单元中得到各开关管的触发脉冲信号,实现VSG与PQ在并网期间的平滑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753922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46815.8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虚拟化仿真的一键顺控测试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站控层模拟平台,用于构建一键顺控逻辑测试库以及生成监控信息表;根据主接线方式从一键顺控逻辑测试库中选择对应的测试模型;基于监控信息表,并利用测试模型模拟厂站端间隔层设备与变电站一键顺控系统之间的交互信息,且将交互信息发送给变电站一键顺控系统;测试平台,用于接收变电站一键顺控系统因响应交互信息而生成的遥控指令,并根据遥控指令对变电站一键顺控系统进行逻辑测试,得到测试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验证操作依赖停电模拟电站内运行工况、一键顺控系统验证效率低,导致一键顺控技术推广受有制约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841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81290.X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7/01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基于混合仿真的极端天气场景下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风险评估领域。所述评估方法包括:获取电网数据和极端天气的场景数据;根据获取到的极端天气的场景数据进行建模;构建极端天气场景下线路的故障模型,以计算线路的故障概率;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和对应的线路的故障概率,计算电力系统的风险指标。该评估方法能够整合多种极端天气因素、刻画初始故障与连锁故障动态演化特性,以支持电网的规划与运行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2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97181.5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13/00 , H02J3/38 , H02J3/01 , H04L67/125 , G01R19/00 , G01R19/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开关测控的分布式光伏系统及方法,包括智能计量与控制模块,用于实时测量各接入户的入网电气参数,实现分布式光伏接入户的离网和并网;交直流测量与分组控制模块,用于单个/分组切除光伏,通过智能开关与光伏逆变器通信直接调整光伏的入网功率;功率方向监控可用于离网/并网切换;内含远程通信与中心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确保指令的实时下发和数据的上传;物联网电能质量测控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电能质量,为配调运行提供参数,并监测光伏接入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本发明通过智能测量、计量与控制模块和通信与分组控制模块,对分布式光伏接入户的有效控制,避免电网电压波动和谐波污染,保障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