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零件注塑成型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6651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36096.2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注塑成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力零件注塑成型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面位于一侧固定有支撑杆,底板的顶面位于另一侧固定有固定块,支撑杆的上端与输送管固定,固定块的上端与收纳管固定,输送管与收纳管固定连接,输送管的外壁固定有加热结构,收纳管上固定有给料斗,给料斗与收纳管之间固定有L杆,输送管和收纳管的内部固定有传输结构,输送管背离收纳管的一端固定有成型模具。本发明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预先将零件的原料放置在给料斗的内部,此时零件的原料能够通过给料斗对管体的内部传递,当电机带动螺杆转动时,能够实现螺杆配合研磨齿对零件的原料研磨,能够便于后续零件的原料融化,可以提高零件的合格率。

    一种电力设备的火情监控和报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4599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560713.X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设备的火情监控和报警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红外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红外线传感器均连接到本地控制器,本地控制器还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远程控制中心通信;该系统还包括液氮储存瓶,液氮储存瓶连接有出气总管,出气总管的末端连接有若干出气支管,出气总管上设置有总控电磁阀,每根出气支管上设置一个支控电磁阀,总控电磁阀和支控电磁阀均连接到所述的本地控制器;每根出气支管联通至一台电力设备柜体内。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火灾发生后的火情进行急救的措施;最终引发大面积火灾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及时对火情发生的电力设备柜体进行灭火处理的目的。

    一种电缆穿线器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992435U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20784008.1

    申请日:2015-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缆穿线器,金属导线穿线管通过左支架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左侧,电缆绝缘管穿线管通过右支架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右侧,所述的金属导线穿线管的左端设置金属导线缠绕盒,金属导线穿线管的右端设置穿线嘴,金属导线盘安装在金属导线缠绕盒内,所述的顺线轮安装在金属导线穿线管内的左侧,送线马达通过固定架安装在金属导线穿线管上,马达轴安装在送线马达内,送线夹紧轴安装在马达轴的正下方,马达轴和送线夹紧轴上安装送线轮,所述的电缆绝缘管穿线管内安装绝缘管固定轮,所述的穿线嘴上缠绕加热电阻丝。本实用新型其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一种电力抢修架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967084U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20783800.5

    申请日:2015-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力抢修架,抢修架底板的左侧设置左支撑板,抢修架底板的右侧设置右支撑板,所述的左调节螺旋杆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左支撑板上,右调节螺旋杆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右支撑板上,所述的左移动块和右移动块通过滑动滚子安装在抢修架底板上,所述的左移动块上通过活动铰链安装左一级升降支撑杆,右移动块上通过活动铰链安装右一级升降支撑杆,右一级升降支撑杆和左一级升降支撑杆的中央通过活动铰链安装,所述的左二级升降支撑杆通过活动铰链安装在左一级升降支撑杆上,右二级升降支撑杆通过活动铰链安装在右一级升降支撑杆上,所述的右二级升降支撑杆和左二级升降支撑杆的顶端通过活动铰链安装在抢修作业台上。本实用新型其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一种能源供需优化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280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10628.9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源供需优化评估方法及系统,基于预设工况下的能源供需数据以能源供需平衡限制、能源设备功率限制为约束,计算出以能源设备运维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目标函数;通过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概率运算,确定目标供应偏差集合;利用熵权法计算目标供应偏差集合中供应偏差以及与供应偏差对应运维成本的权重系数,确定数值最小的为目标权重系数;基于目标权重系数对运维成本和供应偏差进行评估,输出最优评估运行策略;最优评估运行策略根据运维成本和供应偏差的综合加权指标最小确定,由此制定的运行策略与设备的实际运行实现关联互动,在兼顾消耗资源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实现对能源的多元化利用、灵活调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