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354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39228.9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1/0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塔薄弱杆件补强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输电线路的参数信息确定杆件在实际风向下的角度风风向角的发生概率;基于杆件在不同工况下最小荷载和最大荷载确定杆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比;基于杆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比中的最大值和杆件在实际风向下的角度风风向角的发生概率识别薄弱杆件;增大薄弱杆件的截面,直至满足预设收敛条件。本发明采用杆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比中的最大值和杆件在实际风向下的角度风风向角的发生概率识别薄弱杆件,提高了薄弱杆件识别结果的准确性,并且采用增大薄弱杆件截面的技术特征,完成了薄弱杆件的补强操作,提高了补强操作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8682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39224.0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风向影响的铁塔薄弱杆件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杆件在不同工况下最小荷载和最大荷载确定杆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比;基于杆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比中的最大值与应力比阈值确定初始薄弱杆件;基于输电线路的参数信息确定杆件在实际风向下的角度风风向角的发生概率;基于初始薄弱杆件与杆件在实际风向下的角度风风向角的发生概率确定薄弱杆件。本发明确定杆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比进而确定初始薄弱杆件,全面对铁塔在在多种荷载组合工况下的薄弱杆件进行了识别,并且将初始薄弱杆件与杆件在实际风向下的角度风风向角的发生概率结合确定薄弱杆件,充分考虑了薄弱杆件的真实出现概率的影响,提高了薄弱杆件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163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66805.2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思航 , 解鸿斌 , 杨知 , 朱宽军 , 魏敏 , 窦晓军 , 李军辉 , 周立宪 , 周飞飞 , 刘畅 , 徐郑 , 刘彬 , 赵彬 , 童贤德 , 李孟轩 , 梁志成 , 汉京善
IPC: G06V20/10 , G06V20/13 , G06V10/25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图像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的输电通道树障遥感检测方法,首先获取极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之后影像镶嵌和滑动窗口裁剪等预处理,同时构建样本库,随机选取5%的图像块进行人工标注用于训练,标注的类别包括三类:树障区域、电力设施、其他背景,构建并训练电力设施检测网络和树障检测网络,输电通道内树障检测,将检测出的电力线路等设施结果和树障区域进行叠加拼接回原影像大小得到整体树障检测结果。该方法分别通过两个单任务网络进行提取,再将结果进行叠加分析,避免了利用一个网络实现多分类任务时交错区域的干扰,以及类别不平衡对精度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8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83045.3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F17/10 , G06N3/049 , G06N3/048 , G06F119/08 , G06F113/16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网安全预测领域,提供城市地下电缆隧道网络火灾温度预测方法及相关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收集电缆隧道内环境数据,以及电缆的材料数据;基于环境数据和材料数据,建立包含电磁场、热场和流体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电缆在不同条件下的温度响应,获取缆芯温度的样本数据;基于环境数据和材料数据,训练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特征,再通过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处理时间序列数据,构建CNN‑LSTM混合模型;将获取的缆芯温度的样本数据,作为CNN‑LSTM混合模型的输入,得到缆芯温度的预测值。不仅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还增强了模型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鲁棒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社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691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39333.2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宏杰 , 彭波 , 李丹煜 , 刘彬 , 孙启刚 , 李丹丹 , 何春晖 , 陈相家 , 刘振国 , 寇天 , 汉京善 , 张国强 , 李孟轩 , 范文琪 , 李晨 , 刘辉 , 周超 , 刘纲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输电线路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包括:将在线监测数据和结构信息作为预先训练的输电线路风险评估模型的输入,得到预先训练的输电线路风险评估模型输出的输电线路的风险状态对应的发生概率;其中,所述在线监测数据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风速、风向、气温、相对湿度、降水形式、导线覆冰厚度、导地线弧垂,所述结构信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线路名称、电压等级、铁塔塔型编号、杆塔号、导地线施工张力、铁塔中心坐标经纬度。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气象要素进行全面收集,训练应对场景更为丰富、模型功能更为完善的风险评估模型,从而综合开展输电线路的风险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565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39466.4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状态监测领域,公开一种输电线温度‑振动集成监测装置、系统及方法,装置包括壳体、基于光纤光栅的导线温度监测单元和振动监测单元;壳体夹持在输电线上,基于光纤光栅的导线温度监测单元和振动监测单元均设置在壳体内,用于监测输电线的温度和振动频率。本发明使用而光纤光栅传感器,以光纤光栅为敏感元件,具有无源、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且监测信号通过OPGW回传,通信可靠性和安全性较高,对需要长期在野外运行或处于无公网信号地区和野外环境恶劣地区的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尤其适合使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进行状态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911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14080.2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V10/42 , G06V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故障类型判断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边缘侧输电线路特征提取方法及装置,包括:对待识别输电线路图像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待识别输电线路图像作为预先训练的全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得到预先训练的全卷积神经网络输出的待识别输电线路识别图。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很好的解决复杂自然场景对于输电线路提取产生的干扰,很大程度上降低提取的错误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5080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18628.4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晨 , 李丹煜 , 刘彬 , 刘敬华 , 王振国 , 王剑 , 范文琪 , 王少华 , 张宏杰 , 张永 , 张国强 , 姜文东 , 李特 , 李鹏 , 李孟轩 , 金欢 , 白旭 , 张薇 , 展雪萍 , 汉京善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对流天气下输电线路韧性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根据线路所处地理位置对输电线路进行分区;基于线路运行时间、预先构建的杆塔故障概率模型、实时监测数据和预报数据,确定各分区的总故障概率;基于各线路故障历史数据和维护时间确定各分区的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基于所述各分区的总故障概率、所述各分区的平均故障修复时间结合输电线路最高电压等级确定韧性评估指标;基于所述韧性评估指标对强对流天气下输电线路的韧性进行评估。本发明实现了对输电线路在强对流天气下的韧性评估,快速分析出输电线路中的薄弱区域,为是否对线路采取预防措施或快速恢复抢修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59285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54596.0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融合线路本体的输电通道树障卫星三维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输电线路台账数据得到输电通道中杆塔的三维坐标,进而得到导线高度;基于无人机获取与若干杆塔相关的点位影像;基于卫星遥感信息、点位影像以及杆塔的三维坐标构建树木冠层三维模型;基于卫星遥感信息获取输电通道中树木的二维坐标,并基于树木冠层三维模型筛选树木的二维坐标所对应的高度,得到树木高度;基于导线高度、树木高度结合预设的安全距离阈值,对输电通道树障进行监测。本发明基于卫星遥感信息、点位影像以及杆塔的三维坐标构建树木冠层三维模型,使得构建的树木冠层三维模型更精准,进而对树木高度的预测也更精准,且利用卫星遥感信息监测范围大,且不受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63075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75510.3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固原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V10/80 , G06T3/40 , G06Q10/0635 , G06V10/764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卫星遥感的输电线路水土保持风险监测评估方法,包括:基于输电杆塔地址信息,施工地区信息和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得到输电线路的水土保持识别结果;采用文本智能识别方法对环水保规划文本进行识别得到水土保持关键信息;对所述水土保持识别结果和所述水土保持关键信息进行评估得到输电线路水土保持风险及风险概率。本发明对水土保持结果和水土保持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得到水土保持风险监测评估结果,实现了将现场结果和环水保规划结合起来对输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提高了识别输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风险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