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78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92647.7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科卫星应用德清研究院 ,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一种支座结构,针对目前在微波暗室内测量输电导线不同雷达波段下的理想回波信号时,缺少为输电导线提供动态条件的支撑装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输电导线支座、微波暗室测量装置,包括支架、升降组件、底座和多个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安装于支架和底座之间。升降组件安装在底座上,升降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支架。升降组件的输出端通过微振动控制器控制输出,用于驱动支架反复升降。支架上设置有导线固定结构,用于对导线限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5163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66805.2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思航 , 解鸿斌 , 杨知 , 朱宽军 , 魏敏 , 窦晓军 , 李军辉 , 周立宪 , 周飞飞 , 刘畅 , 徐郑 , 刘彬 , 赵彬 , 童贤德 , 李孟轩 , 梁志成 , 汉京善
IPC: G06V20/10 , G06V20/13 , G06V10/25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图像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的输电通道树障遥感检测方法,首先获取极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之后影像镶嵌和滑动窗口裁剪等预处理,同时构建样本库,随机选取5%的图像块进行人工标注用于训练,标注的类别包括三类:树障区域、电力设施、其他背景,构建并训练电力设施检测网络和树障检测网络,输电通道内树障检测,将检测出的电力线路等设施结果和树障区域进行叠加拼接回原影像大小得到整体树障检测结果。该方法分别通过两个单任务网络进行提取,再将结果进行叠加分析,避免了利用一个网络实现多分类任务时交错区域的干扰,以及类别不平衡对精度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6878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80406.3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加伦 , 王剑 , 肖沈阳 , 张璞 , 吕新荃 , 朱尤祥 , 李军辉 , 姬昆鹏 , 李丹煜 , 李鹏 , 赵彬 , 张辰毓 , 张宏杰 , 展雪萍 , 张国强 , 马潇 , 张立春 , 范文琪
IPC: G01B2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架空输电线路运维领域,公开基于OPGW光缆监测数据的导线覆冰标准冰厚确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光缆覆冰后的光纤应变数据,根据应变‑应力关系得到OPGW光缆标准冰厚;采集OPGW光缆及导线的工作参数,分别计算离地高度修正系数、导线直径修正系数、载流量修正系数和扭转刚度修正系数;结合OPGW光缆标准冰厚和离地高度修正系数、导线直径修正系数、载流量修正系数、以及扭转刚度修正系数,得到导线覆冰标准冰厚。通过引入多因素修正系数,提高了导线覆冰标准冰厚的计算准确性;同时,增强了方法的适应性和应用范围;为输电线路的运维检修提供了准确依据;促进了技术创新和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3298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53137.4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运维检修领域,公开了输电线路用无人机移动式车载巡检平台及巡检车辆,所述巡检平台包括电箱、存储机构和停机平台,存储机构和停机平台连接,存储机构用于存储多架无人机,停机平台能够在存储机构高度方向上移动,用于放飞或向存储机构输送无人机;电箱用于给存储机构和停机平台供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用无人机移动式车载巡检平台,以及包含该平台的巡检车辆,旨在通过集成化的设计提高无人机的应用效率和巡检车辆的利用率,从而扩大作业范围并降低巡检成本。平台能够存储多架无人机,并通过停机平台和存储机构的配合,实现无人机的快速放飞和回收,提高了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114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44215.X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鸟误撞挡叶及其安装方法。该防鸟误撞挡叶包括夹具和挡叶,夹具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紧固件和多组防松脱组件,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转动连接以构成可开合的夹持部,紧固件穿设于第一夹臂上,紧固件与第二夹臂拆卸连接,多组防松脱组件抵设于第一夹臂与紧固件之间,防松脱组件用于为紧固件提供紧固力;挡叶与第一夹臂连接,挡叶用于警示飞鸟和/或连接各类外部装置。该防鸟误撞挡叶的安装方法利用该防鸟误撞挡叶,使得安装过程更加简便快捷,减少了安装步骤和所需工具,从而降低了安装的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593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83040.0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25 , G08B17/06 , G08B17/10 , G08B17/12 , G08B31/00 , G08B29/26 , G08B29/18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F18/25 , G06N20/20 , G06N5/01 , G06V10/762 , G06F30/28 , G06F18/2411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火灾感知及检测技术领域,提供双层电缆隧道结构的火灾感知方法及相关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分别采集双层电缆隧道的温度、烟雾和图像数据,并进行双层数据联动;根据采集的温度、烟雾和图像数据分别构建温度分布模型、烟气扩散模型和图像目标检测模型;基于温度分布模型、烟气扩散模型和图像目标检测模型进行温度、烟雾和图像的多模态数据融合,当融合数据满足设定火灾阈值时,判定火灾发生。通过针对双层电缆隧道特点的火灾感知及验证方法,为提高隧道火灾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决策支持,确保了隧道内的人员和设备安全,同时推动了火灾感知技术的标准化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544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73730.3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阻断和终端加固的数据库漏洞防护方法和系统,应用于数据安全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接收终端Agent所在主机的主机信息和数据库信息,并基于主机信息和数据库信息形成数据库资产信息库;将数据库资产信息库与漏洞信息库进行匹配,基于匹配成功的数据库信息确定防护策略;向终端Agent和/或数据库网关发送防护策略;防护策略用于指示终端Agent基于防护策略执行自身所在主机的终端加固操作,和/或数据库网关基于防护策略对实时流入和流出目标数据库的网络流量进行漏洞检测和阻断操作。本发明解决了虚拟补丁防护中无法对终端侧和数据库应用层面进行有效安全防护进而威胁数据库系统安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740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77694.8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0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通道隐患识别技术领域,提供融合光学和雷达遥感的输电通道隐患识别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基于改进UNet的输电通道典型隐患特征提取模型,对光学遥感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光学影像特征向量;构建基于改进TransUNet的输电通道典型隐患特征提取模型,对雷达遥感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雷达影像特征向量;将光学影像特征向量和雷达影像特征向量进行特征融合,得到融合特征;融合特征基于特征重要性排序选择,结合混合损失函数,得到分类概率结果。本发明通过多通道特征图实现从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的图像重构,生成高分辨率特征图,从而保留了更多的细节信息,提高了特征提取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1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32271.7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IPC: H02G7/16
Abstract: 一种架空导线用在线冲击除冰装置、系统及方法,安装于导线间隔棒上,联板、保护壳、冲击部和感知及控制部;保护壳通过联板固定安装于导线间隔棒的环形结构内;冲击部固定安装于保护壳内;冲击部具有活动组件和恢复组件;活动组件基于感知及控制部的信号运动,与保护壳碰撞;活动组件基于恢复单元恢复为可冲击状态。装置固定安装于导线间隔棒上,并通过活动组件碰撞保护壳,从而使冲击通过联板传递至导线间隔棒上,进而间接作用于导线上,实现除冰效果;再通过活动组件和恢复组件的配合使用,实现活动组件的冲击与恢复动作,使装置能够长期挂线运行,实现真正的在线除冰效果;而且装置安装于导线间隔棒的内部,无电晕问题,可有效实现带电除冰。
-
公开(公告)号:CN118708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58167.8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防覆冰锚固力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线路参数确定舞动风险幅值;根据舞动风险幅值以及加速度幅值与舞动风险幅值的关系,确定加速度幅值;根据加速度幅值以及加速度幅值与导线单位长度质量的关系,确定地端固定力峰值;将所述地端固定力峰值作为防覆冰锚固力。本发明通过加速度幅值与舞动风险幅值的关系、加速度幅值与导线单位长度质量的关系确定防覆冰锚固力,简化了计算流程,解决了传统仿真分析方法,需要建模、加载和求解计算,数据量大,分析时间长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