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2301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0059945.5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配电网的5G异构网络基站部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依据收集到的配电网业务通信需求原始数据与配电网业务分布状况,构建配电网业务集、配电网终端集和配电网业务承载矩阵;S2、数值化和归一化配电网业务对不同通信指标的原始需求,得到配电网业务对各通信指标的归一化需求值,根据所述归一化需求值计算各配电网业务重要度;S3、计算配电网终端重要度;S4、基于网络部署成本、网络覆盖重叠度和终端加权信噪比,构建优化目标函数;S5、根据所述优化目标函数,利用配电网中已有通信相关基础设施,采用遗传算法得到5G异构网络部署方案。通过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重要终端的信噪比,并降低部署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42301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59945.5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配电网的5G异构网络基站部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依据收集到的配电网业务通信需求原始数据与配电网业务分布状况,构建配电网业务集、配电网终端集和配电网业务承载矩阵;S2、数值化和归一化配电网业务对不同通信指标的原始需求,得到配电网业务对各通信指标的归一化需求值,根据所述归一化需求值计算各配电网业务重要度;S3、计算配电网终端重要度;S4、基于网络部署成本、网络覆盖重叠度和终端加权信噪比,构建优化目标函数;S5、根据所述优化目标函数,利用配电网中已有通信相关基础设施,采用遗传算法得到5G异构网络部署方案。通过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重要终端的信噪比,并降低部署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93894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73196.8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5G通信技术适配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5G场景偏好度,利用比例标度法计算配电网业务通信性能指标第一权重;(2)根据配电网业务对不同通信性能指标的需求差异性,利用熵权法计算配电网业务通信性能指标第二权重;(3)对配电网业务通信性能指标进行映射与量化;(4)对配电网业务通信性能指标进行正向化、归一化,并确定正负理想解;(5)利用所述的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计算5G通信技术与配电网业务的适配性。本发明评估方法克服了小跨度高权值带来的区分度过低问题,解决了配电网业务与5G通信技术适配性的科学、有效量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0242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443007.7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4W24/02 , H04L41/0893 , H04L41/14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配电网业务的5G切片部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面向配电网多业务的5G通信网络模型;S2、计算切片部署成本和业务无线接入时延;S3、构建成本惩罚模型、时延惩罚模型和成本时延联合优化模型,并获得最佳的5G切片部署策略。本发明通过构建成本惩罚模型和时延惩罚模型能够定量的分析系统5G切片部署的成本和配电网业务传输时延对5G切片部署策略的影响,具有客观性和明确性;通过构建成本时延联合优化模型能够根据配电网业务终端的接入情况制定最佳的5G切片部署方案,在满足配电网业务传输时延要求的情况下,显著减少系统总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24908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461496.7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电动汽车负荷分层分级调度优化方法,包括(1)确定基于智能合约技术的大规模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调度架构,(2)按照“充电‑行驶‑充电”的方式确定电动汽车充电能量上界、能量下界,整合为全过程能量轨迹模型。(3)以最小化电网运行成本的目标建立上层调度优化模型,优化计算得到电动汽车最优充放电功率曲线并将充电计划下发给电动汽车集成商。(4)从电动汽车集成商角度出发,按照调度中心下发的充电计划曲线,(5)通过进一步分层,设置站级层面进行求解。本发明通过构建电动汽车负荷聚合运营模式,在长时间尺度下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可以很好地响应异常电源或负荷波动,缓解电网基础设施扩建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721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461445.4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与交通网耦合下电动汽车负荷聚合调控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交通网络节点、交通网络路径长度、发电机组容量、用户行驶平均时间成本等数据,设置发电成本系数。计算电动汽车用户行驶和充电的时间成本、电力系统提供充电服务的供电成本。以降低电力系统提供充电服务的供电成本和用户的行驶充电过程中的时间成本为目标。基于能源与交通网耦合下的电动汽车负荷聚合调控优化模型,采用最短路径算法的求解各节点分布式电源出力和交通流分布。通过对电动汽车交通流的调控,可以有效改善交通网络中潮流的分布进而影响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分布,改善电网潮流分布,促进新能源发电的消纳,提高整个系统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0242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443007.7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4W24/02 , H04L41/0893 , H04L41/14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配电网业务的5G切片部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面向配电网多业务的5G通信网络模型;S2、计算切片部署成本和业务无线接入时延;S3、构建成本惩罚模型、时延惩罚模型和成本时延联合优化模型,并获得最佳的5G切片部署策略。本发明通过构建成本惩罚模型和时延惩罚模型能够定量的分析系统5G切片部署的成本和配电网业务传输时延对5G切片部署策略的影响,具有客观性和明确性;通过构建成本时延联合优化模型能够根据配电网业务终端的接入情况制定最佳的5G切片部署方案,在满足配电网业务传输时延要求的情况下,显著减少系统总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93894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273196.8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5G通信技术适配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5G场景偏好度,利用比例标度法计算配电网业务通信性能指标第一权重;(2)根据配电网业务对不同通信性能指标的需求差异性,利用熵权法计算配电网业务通信性能指标第二权重;(3)对配电网业务通信性能指标进行映射与量化;(4)对配电网业务通信性能指标进行正向化、归一化,并确定正负理想解;(5)利用所述的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计算5G通信技术与配电网业务的适配性。本发明评估方法克服了小跨度高权值带来的区分度过低问题,解决了配电网业务与5G通信技术适配性的科学、有效量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3304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67028.4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4L41/147 , H04L41/16 , H04L41/14 , H04L4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网络流量预测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涉及网络流量预测领域,通过获取目标场景配电网的历史网络流量数据集;对历史网络流量数据集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历史网络流量数据集;根据处理后的历史网络流量数据集,利用网络流量预测模型,确定目标场景配电网预设时段后的网络流量;其中,网络流量预测模型是利用训练数据集对LSTM模型进行训练,基于“‑v距离”对LSTM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的。本发明的网络流量预测方法能够面向配电网不同场景下的网络流量进行预测,利用基于“‑v距离”的优化方法对超参数寻优过程进行优化,准确地预测网络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9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87844.4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郑州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nventor: 张琳娟 , 罗潘 , 周志恒 , 许长清 , 李文峰 , 张鸿雁 , 王晓冬 , 陈婧华 , 李彬 , 唐天悦 , 陈宋宋 , 宫飞翔 , 陈珂 , 韩军伟 , 邱超 , 郭璞 , 郑征 , 卢丹 , 向新宇 , 李景丽 , 夏旻 , 曾博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4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时空尺度可调节资源用户互动能力指数评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可调节资源属性划分:对不同时空尺度的需求侧可调节资源进行属性划分;步骤2:可调节资源时空特征提取;步骤3:互动能力评级: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循环神经网络处理输入特征,输出用户互动能力级别,实现需求侧资源的综合评估;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便于操作使用、减少病痛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