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504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29355.3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规划多源数据集成的方法,属于电力设备巡检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数据噪声的过滤、数据的聚类分析、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处理这三个步骤予以实现。本发明基于数据中台构建历史量测中心,来保障电网资源资产信息同源,通过数字系统的实时计算推演和分析拟合,来实现实体电网在数字空间的动态呈现。本发明通过建设能源大数据中心,接入内外部分布式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数据,来支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碳管理、绿电交易和数据增值服务等业务的开展,提升电网的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2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14304.2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思极飞天(兰州)云数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2135 , G06N20/10 , G06N20/20 , G06Q30/0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火电行业的生态碳汇测算及预估数据融合平台,属于数据融合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数据采集模块、碳汇测算模块、预估模型构建模块、数据融合模块、决策支持模块这五个步骤予以实现。本发明通过与火电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的对接,实时获取生产数据,包括发电量和煤炭消耗量,大幅提高了数据的时效性。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地面传感器,全面采集火电企业周边的生态环境数据和气象数据,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本发明采用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实时数据反馈不断优化预估模型,使模型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结合时间序列分析和回归分析,形成集成模型,大幅提高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81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169604.2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30/0201 , G06F18/23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行业电碳转换分析预测模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数据预处理、区域碳排放测算模型、产业碳排放测算模型、行业碳排放测算模型、企业碳排放测算模型这五个步骤予以实现。本发明通过插值分析、季节调整分析等统计技术建立“电‑碳”转换模型,拟合电量与碳排放量的关系,利用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调参,具备自适应特点,达到以监测电量来测算碳排放量的目的。本发明通过构建甘肃省火力发电行业电碳转换预测模型,实现无须其余能源数据,直接通过电力数据测算企业碳排放量,提升企业碳排放管理和预测的科学、准确、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351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084557.8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思极飞天(兰州)云数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 B01D46/10 , B01D46/6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电力数据的火电行业的碳排放量数据检测装置,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为底部开口结构,其用于对火电行业排放的烟气进行吸入;检测装置主体,其用于对进入安装筒内部的烟气中的碳排放量进行检测;吸入组件,其用于驱动外部的烟气能够自主进入安装筒的内部;拦截清理组件,其用于对烟气中的灰尘颗粒进行拦截以及清理。本发明通过设置检测装置主体和吸入组件,使该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使外部烟气能够被吸风扇叶吸入安装筒的内部,并通过Y型进气管进入至检测装置主体的内部被质谱仪进行检测后通过排气管排出,从而实现对排放的烟气中的碳排放量进行充分检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1516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29217.X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基于大维矩阵谱分析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数据采集获取电网数据,并对获取的电网数据进行预处理,即在数据集中加入噪声,使其满足随机性;使用随机矩阵中的单环定理进行配电网薄弱性分析,引入大维矩阵谱作为配电网薄弱性的评估指标,也就是选用平均光谱半径作为配电网薄弱性的评估指标;根据理论支持与分析,给出基于大维矩阵谱分析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本发明使用的基于大维矩阵谱分析的配电网薄弱性评估方法能让配电网获得较高的可靠性同时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针对海量数据,本发明方法通过对复杂数据的能谱和本征态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际数据的随机程度,通过建立平均谱半径来对配电网薄弱性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93909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0940074.7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机交互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人才辅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设备,该人才辅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机体前端内壁固定安装有人机交互屏,所述机体顶端外壁固定安装有弧形罩,所述弧形罩内部滑动安装有散热板。该人才辅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设备,为了更好地对设备本体进行散热,通过设置有控制组件,配合固定杆、矩形罩、膨胀气囊、移动板、通槽、中心杆、底板、移动电极片、贴紧弹簧、顶板和固定电极片能识别到设备本体内部温度是否达到预设值,再通过散热组件中的L形板、控制器、伺服马达、转轴和风扇,能对设备本体进行散热,且还能达到节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390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40074.7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机交互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人才辅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设备,该人才辅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机体前端内壁固定安装有人机交互屏,所述机体顶端外壁固定安装有弧形罩,所述弧形罩内部滑动安装有散热板。该人才辅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设备,为了更好地对设备本体进行散热,通过设置有控制组件,配合固定杆、矩形罩、膨胀气囊、移动板、通槽、中心杆、底板、移动电极片、贴紧弹簧、顶板和固定电极片能识别到设备本体内部温度是否达到预设值,再通过散热组件中的L形板、控制器、伺服马达、转轴和风扇,能对设备本体进行散热,且还能达到节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805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030034.5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思极飞天(兰州)云数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火电行业的电力生态大数据收集储存数据库,火电大数据储存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构建行业电碳模型和构建省级电碳模型这两个步骤予以实现。本发明基于“电‑碳分析模型”测算结果,结合火力发电的能源结构、生产过程等特点,实现对该行业年度及月度碳排放监测,通过差异化收集历年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碳排放结构、碳排放变化趋势分析,可对该行业进行碳排放预测,以便于行业设备更新换代,辅助提升分行业碳排放监测精度,进一步提升煤电机组清洁高效灵活性水平,促进电力行业清洁低碳转型。本发明基于火力发电行业“电‑碳分析模型”模型测算结果,进一步实现全省范围内碳排放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69594.2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Q4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电力消纳认证与碳排放监测核算衔接机制,根据电网企业物流业务活动,确定碳排放核算范围;建立考虑条件风险价值的碳‑绿色证书联合交易模型;建立电力设备物流空间碳排放总量核算模型;绿证管理机构利用区块链验证数据库中的采样数据,若采样数据真实则核发绿证。本发明在引入高载能企业负荷作为需求侧响应之后,系统的绿证产量、风电利用率以及净收益都有了一定提高,但引入高载能企业负荷同时也会导致虚拟电厂内常规火电机组和燃气轮机电提高,进而使得碳排放量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92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30803.2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人才成长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人才成长评估指标库;对人才评估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指标;衡量标准指标的信息量,基于标准指标的信息量计算指标权重,将指标权重的数值按顺序排列,得到标准指标的权重序列;基于重要指标和人才成长评估模型计算得到人才评估结果。本发明通过评估用户输入的人才评估指标构建人才成长评估指标库,以人才成长评估指标库为基础对目标人员的人才评估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并利用人才成长评估模型,计算得到人才评估结果,通过评价结果判断目标人员是否符合人才成长评估要求,从而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对目标人员进行多指标评价,且评价得到的结果更加客观科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