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66649A8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0906083.X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酒杯塔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绝缘横担结构的酒杯塔及其改造方法,包括塔身、地线支架、复合绝缘横担以及地线、导线,所述塔身的原角钢横担处架设有多节点支座,并与塔身连接,所述复合绝缘横担安装在两侧的多节点支座支架之间,并互相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地线支架安装在多节点支座的上端,且两侧的地线支架之间通过桁架梁固定连接。本发明中,通过多节点支座和新型结构的复合绝缘横担替换原角钢横担,取消悬垂绝缘子,同时架设地线支架,此方法改造后的复合绝缘横担塔与原酒杯塔相比,防雷、防风偏、防覆冰、防污秽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导线对地安全距离相应增大,整体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7398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00400.6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覆冰工况下复合横担覆冰模拟监测平台及模拟监测方法,它包括复合材料杆件、水雾喷洒装置、红外测距仪组、拉力计;复合材料杆件用于在实验环境下模拟复合横担表面覆冰情况,水雾喷洒装置用于在实验环境下向复合材料杆件上方喷洒水雾,配合气候室内部温度调控,以达到复合材料杆件表面覆冰的目的;红外测距仪组用于监测复合材料杆件表面覆冰厚度;拉力计用于监测复合材料杆件表面覆冰重量。本发明能为研究复合横担抗冰性能及老旧线路改造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6258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46227.8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场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横担风载形变的模拟监测方法,通过从3个方向对塔架横担外侧端部模拟施加载荷,并收集由此造成的位移和形变数据,掌握复合横担的力学性能。该方法可以针对不同方向和大小的风载作用灵活调节,直观展现复合横担系统的位移变化情况,适用于横担改造的力学强度设计环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物理装置去实施上述方法;并提供一种存储有该方法程序的非暂态可读记录媒体及包含该媒体的系统,通过处理电路可以调用程序,执行上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70264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438248.0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复合材料用改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在在含不饱和键多元醇分子链中引入异氰酸酯基团,经接枝过程中的酯化反应生成稳定的高键能氨酯结构,氨酯结构又使得分子链之间、以及分子链与玻璃纤维表面富羟基层之间形成强结合力氢键和静电作用力,因而,树脂及树脂与玻璃纤维间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赋予相应复合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且通过不饱和多元醇链上的不饱和双键进行固化,赋予单组分改性聚氨酯优异的加工工艺性能,避开了传统双组份聚氨酯树脂固化反应剧烈、难以控制的工艺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0264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38248.0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复合材料用改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在在含不饱和键多元醇分子链中引入异氰酸酯基团,经接枝过程中的酯化反应生成稳定的高键能氨酯结构,氨酯结构又使得分子链之间、以及分子链与玻璃纤维表面富羟基层之间形成强结合力氢键和静电作用力,因而,树脂及树脂与玻璃纤维间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赋予相应复合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且通过不饱和多元醇链上的不饱和双键进行固化,赋予单组分改性聚氨酯优异的加工工艺性能,避开了传统双组份聚氨酯树脂固化反应剧烈、难以控制的工艺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666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906083.X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酒杯塔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绝缘横担结构的酒杯塔及其改造方法,包括塔身、地线支架、复合绝缘横担以及地线、导线,所述塔身的原角钢横担处架设有多节点支座,并与塔身连接,所述复合绝缘横担安装在两侧的多节点支座支架之间,并互相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地线支架安装在多节点支座的上端,且两侧的地线支架之间通过桁架梁固定连接。本发明中,通过多节点支座和新型结构的复合绝缘横担替换原角钢横担,取消悬垂绝缘子,同时架设地线支架,此方法改造后的复合绝缘横担塔与原酒杯塔相比,防雷、防风偏、防覆冰、防污秽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导线对地安全距离相应增大,整体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6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00596.2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复合绝缘横担电气薄弱点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复合绝缘横担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强对流天气环境的天气特征,根据所述天气特征确定所述强对流天气环境下气象参数的范围,并根据所述气象参数范围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强对流天气环境;在模拟强对流天气环境下,基于预先搭建的复合绝缘横担间隙放电试验回路,对所述复合绝缘横担进行间隙放电试验,以获取所述复合绝缘横担的试验特征;基于所述试验特征,确定所述复合绝缘横担的电气薄弱点。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简单易行,且得到的试验特征可反映真实实际运行状态,可作为复合横担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下的绝缘设计提供的设计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2001258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00786.2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波 , 张宏杰 , 李丹煜 , 孙启刚 , 李丹丹 , 蔡俊鹏 , 李常勇 , 宋香涛 , 穆晓辰 , 曹亚华 , 程凤璐 , 贺文君 , 李海龙 , 刘彬 , 汉京善 , 张国强 , 李孟轩 , 范文琪 , 李晨
IPC: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塔线体系承载能力变化情况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方法包括,基于深层残差神经网络实现,该方法利用深层残差神经网络对风速、风向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能够准确预测塔线体系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铁塔振动响应、导线振动响应和绝缘子风偏。并且,通过从多个高度、多个结构部位采集风速、风向数据,全面反映了塔线体系的受力状态,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通过该方法得到的评估结果,可以为塔线体系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运维人员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确保塔线体系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1343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82522.6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的联合补偿方法、控制方法和装置,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角频率前馈补偿获得构网型储能虚拟同步机的输出角频率ω;通过角频率前馈补偿和相角前馈补偿相结合,获得构网型储能虚拟同步机的输出相角θ;基于构网型储能虚拟同步机的输出相角θ生成构网型储能变换器逆变桥开关管的驱动信号。本发明通过角频率前馈补偿和相角前馈补偿来提升构网型储能虚拟同步机的并网有功及其频率响应性能,既能消除构网型储能虚拟同步机的并网有功动态振荡与功率超调,又能提升其并网输出有功的动态响应速度以及减小其输出频率的响应过冲幅值。本发明的并网控制方法可适用于锂电、铅酸、超级电容等储能系统的并网运行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87855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29425.2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力要素测量数据编码的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以行为单位记录每个物体的实测点,每个实测点作为编码的最小格式;采用实测点分别对一点测地物、两点测地物和三点测地物进行编码;其中一点测地物编码的过程为:通过一个实测点和一组地物属性相结合描述一点侧地物;两点测地物编码的过程为:通过两个实测点确定地物的宽度或交叉角,用于描述两点测地物;所述三点测地物编码的过程为:采用多个实测点描述地物的类型、交叉角和宽度,用于描述三点测地物。基于该方法,还提出了一种电力要素测量数据编码的系统、设备和介质。本发明充分考虑电力测量的特点,编码结构简单,用户在进行外业测绘时能够实现快速输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