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8089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27159.9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桐 , 徐长斌 , 黄文思 , 杨超 , 李军 , 孙峰 , 王斯诺 , 赵拴宝 , 范亚娜 , 李媛 , 刘扬 , 陈得丰 , 耿洪碧 , 任帅 , 陈剑 , 杨舒钧 , 刘芮彤
IPC: H04W28/082 , H04L41/14 , H04W72/53 , H04W72/0446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DQN的云边协同的任务卸载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配电网中计算单元、各计算单元的参数信息以及任务卸载策略构建云边协同的任务资源管理模型;基于所述任务资源管理模型中终端的任务、平均开销、计算单元的计算量以及任务卸载策略,将任务卸载策略的优化过程转化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采用DDQN算法对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求解得到最优任务卸载网络模型,利用最优任务卸载网络模型生成任务卸载方法;本申请采用DDQN算法对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求解,即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便于求解最优的任务卸载网络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8692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43753.2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杨超 , 冯笑 , 李桐 , 王永贵 , 黄吕超 , 孙峰 , 刘玉民 , 刘扬 , 方金国 , 陈得丰 , 陈明辉 , 耿洪碧 , 黄江升 , 任帅 , 廖应霞 , 陈剑 , 陈武 , 杨舒钧 , 翁章君 , 刘芮彤
IPC: H04L9/40 , H04L9/32 , G06F21/64 , G06F18/23213 , G06N3/045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证书与SRAM‑PUF SPG的跨区认证方法,包括CRPs构建注册、证书签发和跨域认证三个阶段,进一步提升原有PKI认证机制的安全性。随机选择跨区交互终端作为信任锚点划分直接信任群和间接信任群,融合直接‑间接信任方法,构建信息熵综合信任评估机制,通过属性加权聚类和自适应权重融合,可动态适配认证场景需求,实现电力智能终端跨区交互更细粒度的信任量化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931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18144.6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9/50 , G06N3/092 , G06N3/09 , G06N3/0464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云环境的网络资源调度优化系统,采用基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算法,实现对历史网络流量和资源利用数据的实时学习和适应。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机器学习和实时调度决策模块,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进行模型训练和调优,预测未来需求趋势,实现更精准的资源调度。数据采集模块从云平台获取实时数据,进行格式标准化和特征提取。机器学习模块采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超参数调整和测试,提高模型性能。实时调度决策模块将训练好的模型部署到云环境,根据网络流量和资源状态实时调整资源分配。系统还包括时间序列预测和强化学习算法,增强对未来需求的预测和资源调度的智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736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17614.7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黄文思 , 杨舒钧 , 徐长斌 , 杨超 , 李桐 , 李军 , 王斯诺 , 赵拴宝 , 范亚娜 , 李媛 , 刘扬 , 任帅 , 陈剑 , 陈得丰 , 杨智斌 , 耿洪碧 , 刘芮彤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配电网信息基础设施高弹性云化安全服务方法,结合容器化技术和无服务器计算模型。关键步骤包括使用Docker和Kubernetes实现容器的自动化部署、伸缩和管理,采用微服务架构和无服务器计算模型拆解系统,设计事件触发机制实现自动触发和资源按需分配。该方案的优势在于容器化技术带来的易扩展性和部署性,无服务器计算模型下的高资源利用率,快速部署和响应性能,以及降低运维成本的自动化特性。整合这两者为系统提供了高效、经济、易维护的运行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01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16388.5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虚拟机管理器的可信执行环境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特权软件的地址空间和内核功能进行设计,得到与外界隔离的可信执行环境;基于可信启动链进行机器上电到运行操作系统过程中加载软件完整性的验证;本发明申请基于形式化验证的软件实现一个不依赖于硬件,可以跨平台的虚拟机级的可信执行环境,解决了现有方案信任根完全由CPU厂商掌控、可信执行环境应用的软件开发复杂度高、CPU硬件设计复杂同时会带来额外的性能开销、可信执行环境应用难以跨平台使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664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15504.1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宋进良 , 杨舒钧 , 李桐 , 任帅 , 陈得丰 , 夏天 , 雷振江 , 张浩明 , 杨超 , 刘卓林 , 李广翱 , 扬爽 , 李欢 , 肖楠 , 孙茜 , 朱紫煜 , 刘东阳 , 黄博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恶意指令跨空间传播风险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有源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耦合网络结构后,利用先验概率,后验概率理论和最小负载损失率理论,研究了恶意指令在耦合网络中的过程并建立了跨空间传播风险定量评估模型,考虑了从信息节点侵入后和物理节点之间的联系,以及风险传播的蔓延过程,最后利用贝叶斯理论将恶意指令侵入后风险传播的三个似然函数近似出来,并计算出一个定量值,为有源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一个指标,并且本发明考虑了物理层与信息层之间链接的方向性和相互依赖性,利用基于传染病的传染模式表征信息层和物理层之间的风险传播机制,提高了恶意指令跨空间传播风险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84986.1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直流系统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瞬态大电流输出的并联型通信电源系统实现方法,本发明系统包括:CPU模块A,功率电感B、开关模块C、滤波模块D、通信模块E、保护模块F、中控模块G、单体采集均衡模块J和温度采集模块T;所述CPU模块A用于控制第1开关模块和第2开关模块的通断;所述功率电感B用于实现储能及抑制充电电流作用;所述第1滤波模块、第2滤波模块用于抑制第1开关模块、第2开关模块的谐波;所述保护模块F用于采集充放电电流并接受CPU模块控制实现通断。本发明采用蓄电池小组通过并联技术实现并联型通信电源直流系统的功能,使并联型通信电源直流系统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产品体积更小,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7096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06379.9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Q50/06 , H02J3/00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细胞‑组织系统的边缘自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本地能源市场的孤立能源细胞边缘自治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步骤1.设置孤立能源细胞‑组织系统架构,建立能源细胞内各种设备以及市场交易模型;步骤2.建立孤立能源细胞‑组织系统的目标函数以及系统约束条件;步骤3.利用改进的基于学习的JAYA优化算法MJLBO调度终端负荷,实现能源细胞自治优化能量管理。本发明通过调整算法的参数来平衡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之间的平衡,能够更好地处理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的多个目标和约束条件,实现孤立能源细胞‑组织系统自治能量管理,从而使整体优化方案更加具体、灵活和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709364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854339.7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桐 , 杨超 , 于晓昆 , 王栋 , 刘劲松 , 雷振江 , 孙峰 , 刘扬 , 田小蕾 , 敖锦 , 陈得丰 , 杨智斌 , 赵海 , 黄博南 , 陈海涛 , 耿洪碧 , 任帅 , 陈剑 , 邬桐 , 贾涵中 , 范维 , 杨舒钧 , 刘芮彤 , 高凤喜 , 石晶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储能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储能电站电池优化方法及装置。包括:步骤1.搭建区块链网络和联邦学习分布式计算框架;步骤2.利用搭建的区块链网络和联邦学习分布式计算框架,开展联邦学习数据训练;步骤3.利用训练的联邦学习数据,进行迭代优化训练;步骤4.将迭代优化训练后的数据保存到区块链上,完成电池质量数据优化。本发明优化方法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和链上可信共享,为数据共享提供安全、高效的信息环境,形成一个受监督、监控的区块链分布式储能电站电池数据网络;在保证数据隐私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了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及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27815.X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舒钧 , 宋进良 , 李桐 , 任帅 , 陈得丰 , 张浩明 , 雷振江 , 夏天 , 杨超 , 刘卓林 , 李广翱 , 扬爽 , 李欢 , 肖楠 , 孙茜 , 朱紫煜 , 刘东阳 , 黄博南
IPC: H04L9/40 , G06F9/455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F18/213 , G06F18/2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NN‑LSTM混合模型的恶意控制指令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配电网通信网络,首先利用开源的布谷鸟沙盒对配电网操作软件中恶意控制指令在软件中的执行行为产生的API调用序列进行提取,构建训练的数据集。建立CNN‑LSTM混合模型,提取API调用序列的一部分作为输入数据后构建损失函数,选择二分类损失函数Sigmoid处理后,得到分类结果,检测控制指令是否是恶意的。然后通过混淆矩阵证明所提出的方法在恶意业务控制指令下的高效性,并通过精度、召回率、准确度、F1分数等指标与传统的CNN和LSTM模型检测性能进行比较,证明所提方法CNN‑LSTM混合模型的性能优势。最后调整超参数确定最优CNN‑LSTM混合模型。本发明能够更高效更精确地检测到恶意控制指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