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3217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14271.2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集群协调优化控制方法,涉及光伏集群协调优化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光伏风控集中器运行时的多项数据信息,包括光伏电力信息和外部影响信息,收集后,对光伏电力信息和外部影响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将光伏风控集中器运行时经过分析处理后的光伏电力信息和外部影响信息建立综合分析模型,生成风控平台隐患评估值;通过风控平台隐患评估值与预设的风控平台隐患评估临界阈值比较,判断分布式光伏集群的安全状态,用于解决在多个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协同运行时,安全控制由于涉及设备过多,本身也会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系统的安全隐患,无法对潜在风险发出警告。
-
公开(公告)号:CN1184291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10638.3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IPC: G06Q50/06 , G06Q10/04 , H02J3/00 , G06F16/28 , G06N3/0455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为一种广域分布式光伏发电全周期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模型驱动数据库,包含光伏机理模型、历史数据深度学习模型以及天气聚类模型;数据驱动数据库,包括经纬聚类数据、同时空实时气象数据、卫星影像数据以及光伏电站温度场反馈数据;数据分类模块,对数据驱动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类;模型匹配模块,对分类后的数据根据特征值从模型驱动数据库匹配到相应的模型;预测模块,根据分类后的数据以及匹配到的模型从时间尺度以及空间尺度对光伏发电进行全周期预测。解决现有系统无法满足海量广域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智能化管理和高效运维的市场需求,可以在时间尺度以及空间尺度进行分布式光伏发电多维度全周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39537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12083.6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IPC: G06F18/25 , G06N3/084 , G06N20/20 , G06N3/0442 , G06N3/0985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智能运维领域,具体地而言为一种分布式光伏运维指数表征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预处理模块,对分布式光伏场站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预处理;特征工程模块,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特征工程处理;融合模块,将特征工程处理后的数据通过融合计算得到运维指数预测结果。本发明基于发电能力数据、环境数据、气象数据、状态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判断分布式光伏场站当前运行状态,进而可以判断分布式光伏场站运维需求,提升分布式光伏运维决策和调度的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43218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12177.3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集群的远程协调管理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光伏电站协调技术领域,通过基于阴影检测的双模式MPPT算法对光伏最大输出功率进行跟踪,并将相邻时刻的最大输出功率进行差值比较,在输出波动较大时,切换至储能设备缓解光伏输出的瞬时波动,并实时监测储能设备的放电过程对储能设备的放电状态进行评估并结合剩余储电量,确定是否需要协调其他光伏电站缓解光伏输出波动,当需要协调其他光伏电站时,获取光伏电站的运行特性信息和传输信息,筛选出所需协调的光伏电站序列,提高光伏电站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减少对电网的冲击,保证光伏电站能够持续的以较大输出功率进行供电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211364976U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21535255.2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云台搭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人机云台照明装置;包括八旋翼无人机、照明装置和三轴云台,所述照明装置通过三轴云台与八旋翼无人机连接,八旋翼无人机上设有通用连接口,所述通用连接接口一端与无人机螺钉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曲柄结构与三轴云台夹持固定,三轴云台内固定设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通过固定板固定在三轴云台上。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云台照明装置采用云台将照明装置固定连接于无人机主体上,使得角度全方位可调;同时与传统云台与无人机直接螺钉固定连接相比,本申请的安装和拆卸过程更加简单快捷,方便云台的调试、维修和更换,提高不同种类传感器云台之间的互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1833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680210.4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公司 , 山东联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T17/00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变电站工程近电作业安全距离判断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拆解特高压站基站作业流程形成施工工序顺序信息表、选取停电区域带电设备电压等级建立特高压站停电作业安全距离表、基于变电站实时数据判断电网设备带电状态形成电力设备带电设备状态表;建立变电站三维模型,并将所述施工工序顺序信息表导入至变电站三维模型中;选择带电设备电压等级和带电状态,根据施工工序进行时施工过程中的三维模型,判断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距离。基于该方法,还提出了一种变电站工程近电作业安全距离判断系统。本发明通过工序实施和电力设备带电状态判断,实现近电作业的安全风险识别,保障了带电作业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59698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11613436.X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弱隔离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包括:获取装置、预判趋势装置和可视化展示装置,预判趋势装置与获取装置、可视化展示装置分别连接,并通过获取装置,获取用户访问不同业务系统的过程中产生的安全数据,预判趋势装置对安全数据进行数据预测和关联分析,确定不同业务系统的安全性评估结果,可视化展示装置对各业务系统的安全性评估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实现了基于异构数据对业务弱隔离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态势感知,有助于及早发现业务系统中的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业务系统的数据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12420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455589.5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公司 , 山东联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磁吸支架的变电站环境监测装置及检测系统,在检测装置内设有吸附磁铁以及用于安装吸附磁铁的第一轨道,变电站内壁上设有与第一轨道配合的第二轨道。通过设计便于安装固定的第一轨道,可将吸附磁铁安装在第一轨道的各个位置,便于现场安装,不受现场环境影响,便于现场人员随时查看环境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907124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0303805.3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Q10/0639 , G06Q50/30 , G06N3/044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链路异常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异常评测需求,确定异常评测指标,并获取与异常评测指标对应的异常评测数据;对异常评测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异常评测数据的客观评分和主观评分;将客观评分和主观评分输入至预设深度学习模型,得到综合评分,并根据综合评分确定异常评测结果。该方法可以根据客观评分与主观评分确定异常评测结果,得到兼顾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结果,避免结果的片面性与主观性,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8164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66169.X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F18/20 , G06F18/2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类别非结构化数据解析器的构建和使用方法及系统,包括:接收新类别的非结构化数据,并生成其对应的一组或多组合成数据;查找与新类别的相似度超过设定程度的一个已有类别,并获取对应的神经网络,且根据相似度设置该神经网络;基于非结构化数据和其对应的合成数据,将其作为设置好的神经网络的输入对神经网络进行无监督训练,将训练完成的神经网络与新类别相对应并输出,本发明通过查找与新类别相似的已有类别,设置该已有类别对应的神经网络并进行训练,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与新类别对应输出,从而实现了精准解析新类别的非结构化数据,提高了非结构化数据的解析的精准率,以至于不会对后续的结构化数据的解析造成偏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