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细胞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3997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54619.X

    申请日:2024-10-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异常细胞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内窥镜细胞图像进行色度处理,得到色度处理后的内窥镜细胞图像;所述内窥镜细胞图像为荧光细胞图像;通过预先构建的深度学习模型提取所述色度处理后的内窥镜细胞图像对应的边缘特征,并根据所述边缘特征对所述色度处理后的内窥镜细胞图像中的细胞进行定位;将所述色度处理后的内窥镜细胞图像中各细胞的边缘特征与标准细胞特征进行相似度比对,将相似度小于预设阈值的细胞确定为异常细胞。采用本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染色不均匀区域的异常细胞。

    一种用于快速检测胶质瘤突变位点及分型的引物和试剂盒

    公开(公告)号:CN11438151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1067258.5

    申请日:2020-10-05

    Abstract: 本发明属基因突变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临床快速检测人胶质瘤突变位点及分型的方法、引物组合和试剂盒。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针对待检测的突变位点设计引物组,所述引物组由若干条正向引物和一条反向引物组成,形成PCR反应的引物对;获取组织样品或者细胞中的DNA;以上述DNA为模板进行荧光PCR反应,通过实时荧光PCR仪对PCR反应进行实时信号检测;根据反应产物的累积以及溶解曲线对突变信息和基因分型进行判读。本发明可通过荧光PCR反应一次确定三个突变位点的序列信息,覆盖所有突变情况,也可确定对应的基因分型信息。本发明对样品组织需求量低,操作简单,成本低,用时短。

    一种正中神经电刺激下基于皮层脑电的脑功能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4260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10892463.6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中神经电刺激下基于皮层脑电的脑功能定位方法,涉及神经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步骤: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并同步采集皮层脑电数据;对采集得到的皮层脑电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正中神经电刺激的体感诱发电位,从而定位中央沟;分析正中神经电刺激的长延时高频伽马神经响应,从而定位功能区;综合分析中央沟及功能区定位结果,从而区分及定位感觉功能区和运动功能区。本发明的正中神经电刺激下基于皮层脑电的脑功能定位方法,通过自动判断正中神经电刺激体感诱发电位相位,从而快速判断出中央沟、初级感觉皮层及初级运动皮层位置;然后通过正中神经电刺激长延时伽马响应,从而稳定可靠地定位感觉功能区和运动功能区。

    一种基于MRI数据的脑血流自动化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8714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1094283.2

    申请日:2020-10-14

    Inventor: 朱凤平 毛颖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学影像后续处理分析技术领域,涉及脑血流自动化分析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RI数据的脑血流自动化分析系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临床医生的三维血流动力学自动化计算流程,该计算程序包括模型预处理模块、示踪颗粒模块、径迹统计模块、骨架提取模块、网格化分模块以及流体求解模块。本分析系统主程序基于python语言,复杂功能模块基于C++封装为动态库供主程序调用。所述流程只需要临床医生提供血管stl模型,并指定模型中血流的进出口面和相应的边界条件,程序可自动执行输出血流场量结果,通过与临床医生尽可能少的交互完成血流仿真计算,极大地方便临床医生使用物理仿真技术辅助手术方案。

    一种正中神经电刺激下基于皮层脑电的脑功能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4260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892463.6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中神经电刺激下基于皮层脑电的脑功能定位方法,涉及神经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步骤:给予正中神经电刺激,并同步采集皮层脑电数据;对采集得到的皮层脑电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正中神经电刺激的体感诱发电位,从而定位中央沟;分析正中神经电刺激的长延时高频伽马神经响应,从而定位功能区;综合分析中央沟及功能区定位结果,从而区分及定位感觉功能区和运动功能区。本发明的正中神经电刺激下基于皮层脑电的脑功能定位方法,通过自动判断正中神经电刺激体感诱发电位相位,从而快速判断出中央沟、初级感觉皮层及初级运动皮层位置;然后通过正中神经电刺激长延时伽马响应,从而稳定可靠地定位感觉功能区和运动功能区。

    基于静息态的辅助运动区功能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65933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0998725.3

    申请日:2016-1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学图像处理及应用领域,涉及一种对大脑辅助运动区进行功能定位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自动定位辅助运动区的方法。本发明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自动定位辅助运动区,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辅助运动区的高精度定位,并且在多个数据上进行算法有效性和可靠性验证,充分考虑脑瘤患者的临床状态,只需要被定位人员的最低参与度,既可用于健康人和脑肿瘤患者的脑辅助运动功能区定位,本方法能克服基于任务范式的磁共振定位技术对脑功能区往往只能有限激活,尤其是脑瘤患者的任务执行度普遍较差时无法很好满足临床需要的缺点。

    胡桃醌在制备治疗脑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4288134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297874.3

    申请日:2013-0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式(Ⅰ)结构的胡桃醌在制药中的新用途,具体涉及胡桃醌在制备治疗脑肿瘤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进行了体外U87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杀伤试验:和恶性胶质瘤模型的动物试验:结果显示,杀伤试验中胡桃醌IC50为6ug/ml;动物试验中,胡桃醌组比较对照组生存期延长,经系统地抗肿瘤药物评价,结果证实,胡桃醌在体内、外对恶性胶质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治疗脑肿瘤尤其是恶性胶质瘤的化疗药物。(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