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37899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911153847.2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35/532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滑板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Al2O3‑ZrO2碳滑板制备方法。通过在原料沥青焦中加入Al2O3、ZrO2、Al2O3‑SiO2、SiC、碳黑、特种石墨粉等,与原料中的其他材料相融合,可以补充成品碳滑板的机械强度,使其在运行中不易折断和破裂;其制备工艺是,首先对原料进行研磨,再通过模压成型、浸渍工艺、烧结炭化、通电纯化处理,可以增加碳滑条材料的密度和强度。其体积密度≤4g/cm3、抗折强度≥80、抗压强度≥160、冲击韧性≥0.2J/cm2、20℃电阻率≤10µΩ·m、洛氏硬度(HBS)≤100。
-
公开(公告)号:CN11101469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53625.0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滑条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TiB2/Cu复合材料制备受电弓碳滑条材料的方法,以提高受电弓碳滑条材料的机械强度、电导性和耐冲击性能。通过在原料沥青焦中加入TiB2、SiC、Cu、纳米碳粉、石墨粉等,与原料中的其他材料相融合,可以补充成品碳滑条的机械强度,使其在运行中不易折断和破裂;其制备工艺是,首先对原料进行研磨,再通过模压成型、浸Cu工艺、烧结炭化、通电纯化处理,可以增加碳滑条材料的密度和强度,有利于得到体积密度较高的焙烧品,有利于浸渍剂浸入孔隙,有利于提高产品合格率。其体积密度≤4.0g/cm3、抗折强度≥140、抗压强度≥280、冲击韧性≥0.5J/cm2、20℃电阻率≤5µΩ·m、洛氏硬度(HBS)≤120。
-
公开(公告)号:CN110937899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153847.2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35/532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滑板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Al2O3-ZrO2碳滑板制备方法。通过在原料沥青焦中加入Al2O3、ZrO2、Al2O3-SiO2、SiC、炭黑、特种石墨粉等,与原料中的其他材料相融合,可以补充成品碳滑板的机械强度,使其在运行中不易折断和破裂;其制备工艺是,首先对原料进行研磨,再通过模压成型、浸渍工艺、烧结炭化、通电纯化处理,可以增加碳滑条材料的密度和强度。其体积密度≤4g/cm3、抗折强度≥80、抗压强度≥160、冲击韧性≥0.2J/cm2、20℃电阻率≤10µΩ·m、洛氏硬度(HBS)≤100。
-
公开(公告)号:CN11113820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35367.2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35/83 , C04B35/52 , C04B35/532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墨热场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直拉单晶硅炉用石墨热场材料制备方法,骨料为针状石油焦;粉料为石墨烯、沥青焦、炭黑、碳纤维;粘结剂为改质中温煤沥青;浸渍剂为浸渍沥青,中原料选择合理,制备工艺科学;所制备的直拉单晶硅炉用石墨热场材料结构均匀细腻,体积密度高;石墨理化理指标优良;石墨热场材料的体积密度≥2.0g/cm3,电阻率≤6.0μΩm,抗折强度≥32Mpa,抗压强度≥65Mpa,气孔率≤10%,灰分≤0.2%,热膨胀系数≤2*10-6/℃。
-
公开(公告)号:CN11121563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035662.8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F9/04 , B22F1/00 , B22F1/02 , B22F3/20 , B22F3/24 , B22F3/26 , C01B32/205 , H01M4/3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锡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锂离子负极材料的方法,所制备的材料刚性减弱,压实密度较高,其结构材料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进一步提高了负极材料的克容量,使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增加。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方法提高了石墨化工序工艺,进行深度石墨化提纯,不同于简的表面催化石墨化,用此材料制成的电池综合性能高。本发明利用锡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结构稳定,负极材料的粒度D50为0.5-2μm,灰分≤0.10%,振实密度≥1.55g/cm3,首次放电容量≥400mAh/g,首次放电效率≥95%。
-
公开(公告)号:CN11116805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35357.9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滑条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铜基氮氧化硅受电弓碳滑条材料制备方法,通过在原料沥青焦中加入氮氧化硅、碳化硅、铜、纳米碳粉、特种石墨粉等,与原料中的其他材料相融合,可以补充成品碳滑板的机械强度,使其在运行中不易折断和破裂;其制备工艺是,首先对原料进行研磨,再通过模压成型、浸铜工艺、最后烧结炭化处理,可以增加碳滑条材料的密度和强度。其体积密度≤3.8g/cm3、抗折强度≥120、抗压强度≥240、冲击韧性≥0.3J/cm2、20℃电阻率≤6µΩ·m、洛氏硬度(HBS)≤100。
-
公开(公告)号:CN11108199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153616.1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硅碳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先经过原料混成,再进行包覆,最后进行深度石墨化提纯,不同于简的表面催化石墨化,用此材料制成的电池综合性能高,具有优质的可靠性强、克容量大、高能量密度、长寿命、正极利用率高、首次放电效率高等特点的负极材料。制备的锂离子负极材料的粒度D50为10-20μm,压实密度≥1.85g/cm3,首次放电容量370-400mAh/g,首次放电效率≥95%。
-
公开(公告)号:CN11101855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53810.X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35/83 , C04B35/532 , C04B35/52 , H05B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石墨烯制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方法,以针状石油焦为骨料;以石墨烯粉、超高功率石墨粉、炭黑、碳纤维等粉末材料组成,同时经过溶剂分散、高温热压成型,再经过最高3200度高温提纯处理,使转化为微晶型人造石墨。以增强高功率石墨电极的理化性能。本发明原料选择合理,制备工艺科学等,用所述的方法和材料生产出各理化性能优质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有利于提高产品合格率,充分利用石墨烯、炭黑、碳纤维等材料的特性,且中温煤沥青在石墨化工序容易石墨化,其最终产品的理化指才能充分得到满足。
-
公开(公告)号:CN11098148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53622.7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35/532 , C04B35/64 , H05B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各向同性焦制备石墨电极接头材料的方法,骨料采用等方焦,粘接剂采用中温沥青,浸渍剂采用浸渍沥青;利用各向同性焦在各个方各向同性指物体的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性质不会因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特性,及具有“三高一低”,即高各向同性、高密度、高强度、低孔隙率、小孔隙特点。制备石墨电极接头材料具有体积密度大、电阻率低、机械强度高、灰份低、热膨胀系数低等特点。其体积密度≥1.75g/cm3,电阻率≤5.5μΩm,弹性模量≤16GPa,抗折强度≥14MPa,热膨胀系数≤2.2*10-6/℃,灰分≤0.25%。
-
公开(公告)号:CN11093174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53621.2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纳米碳锑复合材料制备锂离子负极材料的方法,采用纳米碳锑复合材料通过包覆、焙烧、石墨化制备负极材料,提高了石墨化工序工艺,进行深度石墨化提纯,制成的电池综合性能高,刚性减弱,压实密度较高,结构为单一纳米碳锑复合材料颗粒不同粒径混合而成,此结构材料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进一步提高了负极材料的克容量,使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增加。本发明利用纳米碳锑复合材料颗粒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结构稳定,负极材料粒度为1-30μm,真密度≥2.5g/cm3,灰分≤0.15%,振实密度≥1.20g/cm3,比表面积≤0.6m/g2,首次放电容量370-400mAh/g,首次放电效率≥9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