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0054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0402779.4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道勘察检测作业领域,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复杂管道内壁高速行进的智能软体机器人,包括软体机器人本体和辅助系统平台;软体机器人本体采用软材料,包括机器人驱动单元和机器人负压单元;辅助系统平台包括可控气泵和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可控气泵为机器人负压单元提供保持吸附于管道内壁的实时负压,机器人驱动单元使软体机器人本体在管道内壁上行进。本发明具有较强的柔顺性,适用于不同结构环境,可应对复杂曲面环境;机器人吸附在管道内壁上行进,具有较强的机动性;拥有图像处理能力,可对管道的结构进行建模,检测管道损伤及识别管道内物体。
-
公开(公告)号:CN11658777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228898.7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60C23/00 , G01N27/904 , G01N27/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传感阵列的轮胎扎钉监测装置,包括电磁阵列、激励电路、检测电路、控制电路以及输出接口,其中电磁探头包括无磁骨架,无磁骨架的外圈设置有激励线圈,还包括电磁传感器,其中激励电路与激励线圈连接;检测电路分别与电磁传感器和激励电路连接;控制电路分别与激励电路和检测电路连接;输出接口与控制电路连接;本发明提出的轮胎扎钉智能监测装置,基于电磁传感器实现扎钉涡流磁场异常检测,能够实现实时、非接触、强抗干扰的轮胎扎钉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8005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02779.4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道勘察检测作业领域,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复杂管道内壁高速行进的智能软体机器人,包括软体机器人本体和辅助系统平台;软体机器人本体采用软材料,包括机器人驱动单元和机器人负压单元;辅助系统平台包括可控气泵和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可控气泵为机器人负压单元提供保持吸附于管道内壁的实时负压,机器人驱动单元使软体机器人本体在管道内壁上行进。本发明具有较强的柔顺性,适用于不同结构环境,可应对复杂曲面环境;机器人吸附在管道内壁上行进,具有较强的机动性;拥有图像处理能力,可对管道的结构进行建模,检测管道损伤及识别管道内物体。
-
公开(公告)号:CN11749096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66305.7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学及航天分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电磁驱动的火箭分离钢索冲击响应测试平台。该测试平台由电磁驱动模块、钢索冲击测试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组成。电磁驱动模块中的脉冲电源使导轨产生稳定磁场并提供回路电源为驱动件提供速度,钢索冲击测试模块受到驱动件冲击实现上端插销与插座分离,通过高速相机、光电传感器、对整个运动过程进行记录,将获得的运动特征对钢索手冲击的整个过程进行响应分析。与现有基于空气炮的绳索分离方式相比,具有便于控制、稳定性能优越、成本低、体积小,可重复利用等特点。基于上述优点,有望形成新一代火箭钢索分离测试技术,促进电磁驱动装置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6782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42739.4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F42B15/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磁阵列的导弹尾罩分离装置,包括发射筒、弹体、尾罩主体,其中弹体包括弹体底端,弹体底端包括发动机尾喷管、底端壁面及相联结的铁环;尾罩主体包括开口端、尾罩壁面、固定槽,其中开口端处包括强磁阵列,强磁阵列包括有四部分,均匀对称地分布在尾罩开口端靠近壁面处,各阵列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磁吸附装置;尾罩主体内强磁阵列与弹体内的铁环之间的磁吸作用实现尾罩主体与弹体的连接,实现发射初期的保护作用。本发明提出的尾罩分离装置,采用非火工品方式,基于强磁阵列装置实现尾罩主体与弹体的分离,具有安全可控、简易高效、可重复利用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81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76230.X
申请日:2022-05-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领域,提出一种基于孪生网络度量学习的航空发动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将孪生网络与度量学习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孪生网络结构,采用度量学习策略的航空发动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改变孪生网络原有的学习策略,采用度量学习中对于样本特征的距离衡量样本间的差异性。在面对样本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构造学习任务的形式,将一个样本量不足的多分类任务转化成多个二分类任务,极大扩充了可用的模型训练任务。为样本缺乏情况下的航空发动机轴承故障诊断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本发明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1047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16375.6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化滞留时间和神经网络的纯数字磁通门电流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复合放大器增强型Howland电流源、磁通门探头、信号调理电路、时序触发计数器和神经网络解析器组成。磁通门探头由激励线圈、感应线圈、无磁骨架和磁芯组成,将无磁骨架设计成环形结构,激励线圈与感应线圈交替缠绕在环形骨架上,磁芯置于环形骨架的凹槽内部。复合放大器增强型Howland电流源可以产生磁通门电流传感器系统所需的激励电流。整个信号处理过程无需任何数模转换电路即可获得数字信号的输出,从而减小了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并提高了输出信号的信噪比,极大提升了输出信号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1030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46918.9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量补偿和主动控制的汽车轮胎防滑系统,包括传感器、检测电路、控制电路、热量传输电路及输出接口,其中检测电路分别与传感器和控制电路相连接;控制电路分别与检测电路和热量传输电路相连接;热量传输电路与控制电路相连接;输出接口与热量传输接口相连接。汽车会主动对汽车胎温、环境温度、汽车防滑转调节系统(ASR)、防抱死系统(ABS)以动态稳定系统(ESP)等情况进行主动检测,据此对热源选择、通风量、通风速度、风温及通风时间等参数进行控制。本发明可解决轮式汽车在积雪结冰道路上行驶时容易打滑的问题,能够在不影响汽车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实现汽车的防滑性能,进而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81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0476230.X
申请日:2022-05-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18/24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领域,提出一种基于孪生网络度量学习的航空发动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将孪生网络与度量学习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孪生网络结构,采用度量学习策略的航空发动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改变孪生网络原有的学习策略,采用度量学习中对于样本特征的距离衡量样本间的差异性。在面对样本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构造学习任务的形式,将一个样本量不足的多分类任务转化成多个二分类任务,极大扩充了可用的模型训练任务。为样本缺乏情况下的航空发动机轴承故障诊断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本发明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92916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136188.8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F42B15/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阵列主动控制的火箭尾罩分离装置,包括尾罩、箭体、发射装置、电磁吸附阵列、控制装置、监测装置,其中箭体包括箭体底部开口端;尾罩包括开口端、尾罩壁面、内置固定环槽;电磁吸附阵列包含四部分阵列,位于尾罩内固定环槽处,其中四部分磁阵列均匀对称地分布在尾罩开口端靠近壁面处,各磁阵列中的均含电磁铁模块,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其与箭体底部开口端的铁环相联结与分离,从而实现尾罩与箭体的联结与分离;监测装置则实时观测尾罩分离状态。与现有的火箭尾罩分离方式相比,本发明提出的火箭尾罩分离装置,采用非火工方式,基于电磁阵列主动控制实现尾罩与箭体的分离,具有安全可控、简易高效、可重复利用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