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51682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109519.7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山丘区水文预报模型与数据精度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某一类型数据精度对模拟的影响;2)基于单独一种数据精度对水文模拟结果的影响分析,选择对结果影响较大的数据精度,采用方差分解方法ANOVA量化水文模拟中诸多数据类型对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贡献,识别影响模拟结果不确定性的来源,找到水文预报模型与数据精度匹配的方案。该方法综合考虑影响水文模型不确定性的因子,并将方差分解方法ANOVA成功应用于水文模型不确定性研究。为全面认识水文模型不确定性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提供服务,为山洪灾害预报预警工作提供了更有效的建议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6951682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09519.7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山丘区水文预报模型与数据精度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某一类型数据精度对模拟的影响;2)基于单独一种数据精度对水文模拟结果的影响分析,选择对结果影响较大的数据精度,采用方差分解方法ANOVA量化水文模拟中诸多数据类型对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贡献,识别影响模拟结果不确定性的来源,找到水文预报模型与数据精度匹配的方案。该方法综合考虑影响水文模型不确定性的因子,并将方差分解方法ANOVA成功应用于水文模型不确定性研究。为全面认识水文模型不确定性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提供服务,为山洪灾害预报预警工作提供了更有效的建议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6951682B8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710109519.7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山丘区水文预报模型与数据精度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某一类型数据精度对模拟的影响;2)基于单独一种数据精度对水文模拟结果的影响分析,选择对结果影响较大的数据精度,采用方差分解方法ANOVA量化水文模拟中诸多数据类型对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贡献,识别影响模拟结果不确定性的来源,找到水文预报模型与数据精度匹配的方案。该方法综合考虑影响水文模型不确定性的因子,并将方差分解方法ANOVA成功应用于水文模型不确定性研究。为全面认识水文模型不确定性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提供服务,为山洪灾害预报预警工作提供了更有效的建议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14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36417.7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寒旱地区流冰对引水隧道撞击的注浆支护锚索设备,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内可活动地设有贯穿其两端的内管,所述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内管的一端固定有最大直径大于外管的钻头,所述内管的另一端固定有能够连接到支护体中的连接板,所述外管靠近钻头一端固定有侧壁贯通到内管内部的出浆套,所述出浆套与内管可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锚索注浆形成的混凝土柱只受拉力和弹簧缓冲后的压力,不受冲撞力,防止混凝土柱在反复碰撞中产生裂纹而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14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436417.7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寒旱地区流冰对引水隧道撞击的注浆支护锚索设备,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内可活动地设有贯穿其两端的内管,所述内管外壁与外管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内管的一端固定有最大直径大于外管的钻头,所述内管的另一端固定有能够连接到支护体中的连接板,所述外管靠近钻头一端固定有侧壁贯通到内管内部的出浆套,所述出浆套与内管可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锚索注浆形成的混凝土柱只受拉力和弹簧缓冲后的压力,不受冲撞力,防止混凝土柱在反复碰撞中产生裂纹而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46909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89818.6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学习、图像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SD网络的水面漂浮物多相机实时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视频录制、相机拍摄和网络收集来采集水面漂浮物数据;步骤2:采用数据降噪和数据增强算法进行水面漂浮物数据扩增;步骤三:采用Labelimg工具对水面漂浮物数据集标注;步骤四:采用迁移学习对SSD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获取最优权重模型;步骤五:基于SSD网络最优权重模型的多相机水面漂浮物目标实时检测。本发明基于SSD网络对水面漂浮物进行多相机实时检测,能够有效降低光照、天气和动态背景对实时检测造成的干扰,同时弥补单一相机检测的缺陷,满足实时性和精度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2281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111282062.2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轻量化SSD的DeepSort水面漂浮物多目标跟踪方法,属于机器学习、目标跟踪领域。首先,获得若干水面漂浮物的连续视频帧。其次,输入水面漂浮物视频数据,通过轻量化的SSD检测算法获取当前帧的水面漂浮物目标检测框,基于视频当前帧的目标检测框进行状态预测,获得当前视频帧下的水面漂浮物目标跟踪框。再次,计算所有水面漂浮物目标检测框和跟踪框之间的运动匹配度和表观匹配度,将运动匹配度和表观匹配度进行综合匹配得到关联代价。最后,通过匈牙利算法将水面漂浮物的关联代价矩阵Ci,j进行关联匹配,确定跟踪结果。本发明能够实现水面漂浮物多目标跟踪,降低反向传播的参数数量和内存成本,提高数据关联的准确性,改善光照和遮挡物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46909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110789818.6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20/52 , G06V10/30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学习、图像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SD网络的水面漂浮物多相机实时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视频录制、相机拍摄和网络收集来采集水面漂浮物数据;步骤2:采用数据降噪和数据增强算法进行水面漂浮物数据扩增;步骤三:采用Labelimg工具对水面漂浮物数据集标注;步骤四:采用迁移学习对SSD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获取最优权重模型;步骤五:基于SSD网络最优权重模型的多相机水面漂浮物目标实时检测。本发明基于SSD网络对水面漂浮物进行多相机实时检测,能够有效降低光照、天气和动态背景对实时检测造成的干扰,同时弥补单一相机检测的缺陷,满足实时性和精度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2281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82062.2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轻量化SSD的DeepSort水面漂浮物多目标跟踪方法,属于机器学习、目标跟踪领域。首先,获得若干水面漂浮物的连续视频帧。其次,输入水面漂浮物视频数据,通过轻量化的SSD检测算法获取当前帧的水面漂浮物目标检测框,基于视频当前帧的目标检测框进行状态预测,获得当前视频帧下的水面漂浮物目标跟踪框。再次,计算所有水面漂浮物目标检测框和跟踪框之间的运动匹配度和表观匹配度,将运动匹配度和表观匹配度进行综合匹配得到关联代价。最后,通过匈牙利算法将水面漂浮物的关联代价矩阵Ci,j进行关联匹配,确定跟踪结果。本发明能够实现水面漂浮物多目标跟踪,降低反向传播的参数数量和内存成本,提高数据关联的准确性,改善光照和遮挡物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421218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1004273.4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W1/10 , G01W1/14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站点的格状遥测雨量和点状实测雨量的融合框架,属于少资料地区降雨估计技术领域。首先,用雨量站把待估计地区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其次,针对每一个子区域,由多源格状遥测雨量产品与点状实测雨量空间对比推荐虚拟站点的位置。再次,基于非空间类融合方法估计虚拟站点处的降雨量。最后,利用实际站点和虚拟站点进行空间插值。本发明利用多源格状遥测雨量产品推测虚拟站点的数量、位置和雨量,从而补充了雨量站点缺测的降雨空间分布信息,并削弱了格状遥测产品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干扰,为获得更高精度的降水空间分布提供了新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