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38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21873.4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耦合中深层地源热泵系统,包括热泵单元、用户单元、定压补水单元、中深层地源单元、换热单元和储能单元,中深层地源单元包括埋设在中深层地层中的地埋管、与地埋管连接的地源侧供水管路、地源侧回水管路和地源侧循环泵组;储能单元包括太阳能集热单元、太阳能供水管和太阳能回水管,太阳能供水管与地源侧回水管路连接,太阳能回水管与地源侧供水管路连接。本发明将太阳能、中深层地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耦合在一起,多种可再生能源结合实现了供暖和供冷,还可以向地源内跨季蓄热,为供暖季提供足够的热量,进而满足供暖季的取热需求,提高供暖能效;夏季可利用空气源热泵机组供冷,使传统的中深层地源热泵系统具备了供冷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788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37995.7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利用冷凝水的集中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定压补水单元、冷却塔、冷水机组、控制系统和冷凝水回收利用单元,冷凝水回收利用单元包括换热器和冷凝水水箱,冷凝水水箱的进水口通过冷凝水回收管路与空气处理机组的冷凝水出口连接;冷凝水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冷凝水供水管路进入换热器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定压补水单元的软水水箱,另一路进入冷却塔。本发明利用冷凝水回收利用单元回收空气处理机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将冷凝水的冷量交换给冷却水,实现冷凝水冷量的一次利用;经热交换后的冷凝水进入冷却塔或定压补水单元,实现冷凝水冷量的二次利用,不仅回收利用了冷凝水及其蕴含的冷量,还提高了冷水机组的运行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5090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80060.5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能型太阳能、土壤源复合热泵系统及运行方法,系统包括土壤源单元、定压补水单元、太阳能集热单元、储能单元、用户单元和热泵机组,用户单元包括用户端、第一供水管路、第一回水管路和第一循环泵组;土壤单元具有多个地埋管和与多个所述地埋管连通的第二供水管路、第二回水管路、第二循环泵组。本发明与电网协同工作,在冬季主要利用太阳能供暖,降低能耗;当太阳能不能满足供暖需求时结合土壤源热泵共同供暖,在运行过程中可在谷电时段蓄热,在峰电时段优先利用蓄热进行供暖,进一步降低冬季供暖能耗;夏季谷电时段蓄冷,在峰电时段优先利用蓄冷制冷,降低了因建筑供冷、供暖用电而引起的电网波动,降低能耗,节能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851781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0817067.8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及太阳能热水系统,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壳体、转轴和储热模块。其中,壳体上形成有进口和出口,以供传热工质进出壳体。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壳体内,储热模块包括外壳以及容置在外壳内的储热工质。在储热模块随转轴转动的过程中,储热工质与壳体内的传热工质换热。其中,储热工质包括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响应于与传热工质换热过程中发生相变,以将热量存储于储热工质内。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至少一个相变储热装置和用户端。相变储热装置被配置为与来自太阳能集热器的传热工质换热。用户端被配置为将自来水泵送至相变储热装置,与储热工质换热后输送至用户处。
-
公开(公告)号:CN1194362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47275.7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航天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光伏热辅助供暖与供电功能的复合式地源热泵蓄能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地源热泵、PVT装置、相变蓄能装置和地板辐射采暖,所述地源热泵、PVT装置、相变蓄能装置和地板辐射采暖之间为并联连接,且地源热泵、PVT装置、相变蓄能装置和地板辐射采暖共同组成了一个能源供应网络;所述地源热泵上连接有地埋管换热器。该发明不仅在技术层面实现了创新突破,更在经济和环境效益上展现出巨大潜力,为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9095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79401.2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相变蓄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相变蓄冷组件,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改相变蓄冷材料包括相变材料,60‑80重量份;温度调节剂,10‑20重量份;成核剂,2‑5重量份;增稠剂,1‑3重量份;以及改性膨胀石墨,3‑35重量份;其中,通过改性膨胀石墨形成网络传热结构,使相变蓄冷材料内的温度大致相等,提高相变蓄冷材料的导热性能,相变潜热经检测可达130 J/g,提高了材料的冻熔循环稳定性,有效阻断了普通膨胀石墨因漂浮而失效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85178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817067.8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相变储热装置及太阳能热水系统,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壳体、转轴和储热模块。其中,壳体上形成有进口和出口,以供传热工质进出壳体。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壳体内,储热模块包括外壳以及容置在外壳内的储热工质。在储热模块随转轴转动的过程中,储热工质与壳体内的传热工质换热。其中,储热工质包括无机水合盐相变材料,响应于与传热工质换热过程中发生相变,以将热量存储于储热工质内。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至少一个相变储热装置和用户端。相变储热装置被配置为与来自太阳能集热器的传热工质换热。用户端被配置为将自来水泵送至相变储热装置,与储热工质换热后输送至用户处。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79362.6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相变蓄能装置及相变蓄能设备,涉及相变储能技术领域。该相变蓄能装置包括:本体部,内部形成空腔,空腔用于容纳相变蓄冷材料;多个通管,直立地从本体部的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每个通管适用于允许分布在本体部上表面的换热流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并经由通管与相变蓄冷材料进行换热后流出;以及多个固定组件,每个固定组件上下对齐地设置在本体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适用于与叠置的另一个相变蓄能装置的固定件固定组件配合,以限制两个相变蓄能装置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5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07209.6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8 , G06F18/214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融合预测算法的建筑逐时能耗预测方法,选取典型的实际运行案例采集建筑的运行数据组成建筑供暖能耗样本,并对采集到的建筑供暖能耗样本进行预处理;构建具有双层框架的建筑能耗预测算法,包括双层框架构建、基模型构建和基模型算法选取三部分;利用建筑供暖能耗预测模型得到预测的建筑逐时能耗;基于精度、泛化性和鲁棒性构建预测模型评价体系,采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建筑逐时能耗预测算法进行多角度综合评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提升了建筑能耗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完善了建筑能耗预测领域经验算法库,对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087804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11530.1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地源热泵蓄能分布式能源系统及供热方法,包括地源热泵、通过三通阀Ⅰ、三通阀Ⅱ连通于地源热泵一侧的PVT装置、地埋管换热器、连通于地源热泵另一侧的风机盘管以及通过三通阀Ⅲ、三通阀Ⅳ连通于地源热泵和风机盘管之间的相变蓄能装置。本发明实现了地热能、太阳能的储存及综合利用,同时将太阳能及地热能耦合在一起,克服单个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缺点,从而保障了系统的能源供应,实现分布式能源的长期稳定供能,其中相变蓄能装置用于夜间谷价电时蓄存热量,白天峰价电时释放热量承担峰值负荷,由此,地源热泵可长期维持在定负荷率运行的状态,有利于提高系统机组的能效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