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5545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010283037.5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开采运输顺槽的带式运输机的移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改装带式输送机;(2)、随采煤工作面推进,改装后的带式输送机的机尾部需要向前移动时,带式输送机为空载停机状态;(3)、从带式输送机的中间部靠近机头部的中间架开始,撤掉与机尾部移动距离相同的一组或者多组中间架,并撤出该组中间架对应的轮对、连接钢板,剩余部分原地不动;(4)、牵引设备的钢绳穿过剩余部分的第一条轮对的连接部的连接槽,拉动剩余部分至机头部;在回拉的同时,储带装置工作,收回多余的皮带。本发明能够实现带式运输机机尾随工作面的推进的远程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01365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1230889.1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B01J31/06 , B01J35/10 , B01J35/08 , B01J20/26 , C02F1/28 , C02F1/30 , B01J20/30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分子印迹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有机污染物降解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氧化石墨烯/分子印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致孔剂混合,进行预聚合反应,得到预聚体;将所述预聚体、第一交联剂、引发剂和BiOBr混合,在保护性气氛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第一聚合物;将所述第一聚合物进行洗脱,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将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氧化石墨烯、溶剂和第二交联剂混合,进行交联反应,得到氧化石墨烯/分子印迹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分子印迹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选择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性能,且循环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159332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561138.4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23C16/27 , C23C16/32 , C23C16/517 , C23C16/56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二氧化硅‑金刚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为多层膜形成的体材料,每层膜是由SiO2和金刚石组成的混合相结构,制备时,先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基体表面进行金刚石和SiC的共沉积,形成SiC‑金刚石混合相膜,然后再对SiC‑金刚石混合相膜进行氧化处理,使SiC转变为SiO2,制备形成SiO2‑金刚石混合相膜。重复SiC‑金刚石混合相膜的制备及SiC转变为SiO2的过程,使SiO2‑金刚石混合相膜不断增厚,最后在达到所需厚度后,去除基体,即获得SiO2‑金刚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SiO2‑金刚石复合材料兼具氧化硅的透过性和金刚石良好的散热性,可用于需要良好透过性和散热性能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14204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206990.7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载钯核镍氧化物掺杂氧化钯壳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了一种多元醇还原法和催化剂的后续热处理,其包括在碱性条件下,用乙二醇做溶剂,并在干燥箱中加热制备炭载纳米钯镍复合材料,以及后续在‑0.07MPa的真空度下对炭载纳米钯镍复合材料的热处理。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表征了该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化学态和组成。在25℃下,用循环伏安法,在碱性体系中测试了催化剂电氧化甲醇和乙醇的活性。结果显示,在400℃热处理所得的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其催化甲醇和乙醇电化学氧化的峰值电流密度分别达到930.1和2113.6mAmg‑1Pd。
-
公开(公告)号:CN11162272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452729.8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超临界CO2和Nano‑Silica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方法,主要包括:Ⅰ、煤样的采集与制备:选取目标煤层的煤样进行粉碎;Ⅱ、添加溶蚀剂Nano‑Silica:将实验煤样与粒径为15±5nm级的SiO2混合均匀,并放入反应釜内;Ⅲ、控制反应釜内的气体环境,进行超临界CO2处理;Ⅳ、对煤样的孔隙结构特征以及有机物分子结构进行分析。本发明利用超临界CO2对煤样进行浸泡,改变了煤体的结构,并通过在煤样中添加溶蚀剂Nano‑Silica,进一步提高了煤体孔裂隙的发育程度,不仅有利于煤体渗透率的提高,而且有利于煤层气的增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677444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518326.9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E21B7/04 , E21B7/02 , E21B15/04 , E21B3/02 , E21B19/086 , E21B19/18 , E21B43/10 , E21B17/22 , E21B10/62 , E21F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瓦斯抽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垂直定向的大直径对旋水平钻机及预抽煤层瓦斯的方法。解决了松软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抽采难度大问题,包括履带、机架、滑动固定器、电机、减速机、对旋钻杆、卡钻油缸、固定油缸、导向钻头、对旋钻头、排屑叶片、轴、型面卡头、连接横梁、三角钢架、尖盖和护孔筛管。本发明创造性的将钻孔变成长条孔,对旋钻头及钻杆通过连接横梁和三角钢架支撑作用,互相牵制,保证了钻孔轨迹不会左右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1121857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021935.3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半固态搅拌铸造颗粒分布不均匀、气孔率高,铸件性能难以满足生产需要的问题。本发明采用超声波辅助半固态搅拌铸造配合恒温快速成型,制备低成本、颗粒分布均匀、气孔率低的微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所以锻造变形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本发明应用于制备低成本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33095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711391.0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含金刚石条的复合散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散热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复合散热材料包括均布有孔柱阵列的金属块体,孔柱内均穿插有长条型金刚石,长条型金刚石的长度与金属块体的厚度相同。本发明复合散热材料中长条型金刚石阵列贯通热源接触面/点和冷却系统,一方面作为高效散热通道可以迅速将热量由热源处传递到冷却系统,另一方面金刚石长条会将热量传递给与金刚石相接的金属块体,由于金属块体的散热性能也较好,使得复合散热材料整体具有较高的散热性能。本发明复合散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现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同时材料加工灵活性好,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将材料沿金刚石长条垂直方向切割成任意厚度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4415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45392.5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改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合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的过程中引入离子液体,制备出一种具有优异CO2和O2选择性分离性能的材料。该方法集成了离子液体功能性以及三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稳定性高、制备方法简单、可循环使用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工业应用潜力的气体分离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63604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72346.7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医用金属表面制备抗菌合金纳米柱的方法,属于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阴极工件表面引入泡沫金属,通过氩离子和源极溅射出的金属粒子对泡沫金属产生轰击溅射作用,并结合泡沫金属微观结构上所具有的掩模特性,在医用金属表面制备抗菌合金纳米柱,其金属元素由源极与泡沫金属共同提供。本发明将表面冶金技术与具有掩模特性的泡沫金属进行结合,可以一次性制备合金纳米柱,过程简单且成本较低。所制备的纳米柱与基体属于冶金结合,并且可以实现抗菌元素的有效负载与释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