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4011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34191.8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H02J3/00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8/2135 , G06F18/27 , G06F17/16 , G06N20/0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低压配电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台区拓扑识别方法、介质及终端,包括:S10、对采集到的节点电压DU(i)、电流数据DI(i)、电能数据W(i)进行筛选补值;S20、分别调和分支至表箱之间的电能值(#imgabs0#Wbox(i))、表箱至用户之间的电能值(#imgabs1#Wuser(i));S30、通过用户节点的电压电流数据和变压器的相位电压,结合拟合优度检验判断用户所属相别;S40、通过最小化系统误差的方法消除分支至表箱之间的系统误差,得到分支至表箱的关联矩阵;S50、通过最小化系统误差的方法消除表箱至用户之间的系统误差,得到表箱至用户的关联矩阵;S60、将步骤S40和步骤S50得到的关联矩阵拼接得到最终邻接矩阵,并画出拓扑图。本发明过程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准确识别出本台区用户对应相别和拓扑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6470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14822.0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各分配箱及表箱的输入端分别接入注入模块;系统上电,集中器向注入模块发送信标信号;注入模块根据所述信标信号往各相位供电线依次注入微直流电信号;集中器控制节点采集并上报拓扑识别周期内的工频周期数据;根据所述工频周期数据进行所述注入模块所在分支线路的拓扑关系识别,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所有注入模块所在分支线路的拓扑关系识别,从而形成整个配电台区的拓扑图。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配电台区拓扑识别系统。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准确且快速的对配电台区拓扑结构进行识别并输出结果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0281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69238.X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N3/0464 , G06V10/25 , G06V10/4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20/40 , G06V2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标准化生产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图像数据,构建图像数据集;构建YOLOv5网络模型;将所述YOLOv5网络模型通过图像数据集进行迭代训练以及量化、转换处理,得到最优模型,并通过所述最优模型实时输出标准化生产的监测结果;构建监测服务平台,对标准化生产的监测结果进行实时监测和处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生产监管方式不够便捷以及监管响应不及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58101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104691.2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装配式电能表,包括底盒和上盒,底盒和上盒可拆卸连接的装配件内腔中固定有计量模块和显示模块。底盒的盒体内腔四角对称设置有安装臂,安装臂的下部有用于安装固定计量模块的定位滑槽,盒体侧壁连接有用于固定计量模块的卡钩,安装臂上部有用于安装固定显示模块的定位卡槽,定位滑槽、卡钩和定位卡槽沿水平方向布置。整个安装过程利用各结构件自身的装配结构准确配合,通过滑动装配到位即可形成整体表计,保证表计的安全使用性。整个装配无需额外的紧固件,大大简化了装配工序,提高装配效率。从外部插拔接线端子公头的的情况时,里面的元器件也不会受到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650045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44741.X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 G06F18/243 , G06N20/20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三元锂电池容量检测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池数据,并基于所述电池数据构建数据集;将所述数据集进行数据降维以及标准化处理;构建电池容量检测模型,通过所述数据集对电池容量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并对训练后的模型进行评估;将新采集的电池数据输入到完成评估后的电池容量检测模型中,即可实现对电池容量的实时在线检测。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准确且快速的对电池容量进行精准无损检测并输出结果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8021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22794.3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高低压同步测量与保护的边缘计算系统、方法和终端。一种具有高低压同步测量与保护的边缘计算系统,包括高压断路器、配电变压器、智能断路器和边缘计算装置;所述边缘计算装置包括控制模块、采样模块、下行通信装置;所述采样模块、所述下行通信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高压断路器、配电变压器、智能断路器均在内部集成电流和电压互感器,对10kV侧以及0.4kV侧电压、电流进行同步采样,高低压传感数据之间相关度高,使故障判定结果更加准确。边缘计算装置根据高压侧电压、电流计算出高压侧的功率,电量数据,同时根据低压侧的电压、电流计算出低压侧的功率,电量数据,根据高低压功率和电量实时计算出区域内线损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87997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80644.5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测仪,包括:上盒组件、底盒组件、PCB组件,其中,上盒组件包括上盒本体,上盒本体内设有上盒定位部;底盒组件包括容纳所述PCB组件的底盒本体,底盒本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底盒定位部,且底盒本体的顶部设有与上盒定位部对应的底盒定位槽;PCB组件包括底PCB件、上PCB件和至少两个竖直PCB件,所述底PCB件、上PCB件通过竖直PCB件依次卡接组成框型结构;PCB组件通过竖直PCB件插设在底盒组件的底盒定位部内,上盒组件与所述底盒组件可拆卸式扣合连接。本发明的PCB组件组装快速便捷可靠,上盒组件和底盒组件的可拆卸式扣合连接组装方便牢固,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37648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561416.3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故障传感器及方法、基于边缘计算低压故障检测系统,低压故障传感器包括采样单元、故障判断单元以及通信单元;所述采集单元、故障判断单元以及通信单元分别两两连接;所述采集单元用于依次采集线路的上电信息、突变信息以及停电信息;所述故障判断单元用于根据采集的线路的上电信息、突变信息以及停电信息,与预设的上电参数、突变参数以及停电参数进行条件比较,判断是否发生故障;所述通信单元用于若发生故障,则通过通信信号告警明示。本低压故障传感器通过对线路中的上电信息、突变信息以及停电信息进行检测,从而全方面、准确判断线路故障点,并且将故障信息告警明示给用户,使得用户第一时间获取线路故障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50281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769238.X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N3/0464 , G06V10/25 , G06V10/4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20/40 , G06V2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标准化生产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图像数据,构建图像数据集;构建YOLOv5网络模型;将所述YOLOv5网络模型通过图像数据集进行迭代训练以及量化、转换处理,得到最优模型,并通过所述最优模型实时输出标准化生产的监测结果;构建监测服务平台,对标准化生产的监测结果进行实时监测和处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生产监管方式不够便捷以及监管响应不及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628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164933.3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13 , G06F18/15 , G06F17/18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机器学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低压台区用户相位识别方法,包括:S10、获取低压台区的电能数据集;S20、分析判断电能数据集中是否存在缺失值和异常值;S30、对缺失值和异常值进行预处理;S40、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单相电表的相位进行判断;S50、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对低压台区用户相位进行识别。本发明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在无需增加其他硬件的情况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与K‑Means聚类算法对用户相位进行识别,识别精度高,减少了对硬件的依赖,维护便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