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97873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0113547.7
申请日:2022-01-30
Applicant: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 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IPC: H01M50/30 , H01M50/244 , H01M50/204 , H01M10/6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热复合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池模组和电池包,隔热复合组件,包括隔热复合件和模组上盖,隔热复合件设置在模组上盖的内侧面或外侧面;模组上盖上对应电池模组的至少一个电芯组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隔热复合件上对应所述排气孔的位置设有单向排气区域,每个所述单向排气区域处连接有打开或覆盖该单向排气区域的叶片。本发明通过在模组上盖上设置隔热复合件,在隔热复合件上开设单向排气区域,并且在单向排气区域处设置叶片形成单向门结构,当应用到电池模组上时,只允许叶片向特定方向打开形成排气通道,实现高温热气由内至外单向通过电池模组的排气通道,故能够将高温气体扩散到电池包内净空间处再通过防爆阀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449787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13547.7
申请日:2022-01-30
Applicant: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 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IPC: H01M50/30 , H01M50/244 , H01M50/204 , H01M10/6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热复合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池模组和电池包,隔热复合组件,包括隔热复合件和模组上盖,隔热复合件设置在模组上盖的内侧面或外侧面;模组上盖上对应电池模组的至少一个电芯组的位置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隔热复合件上对应所述排气孔的位置设有单向排气区域,每个所述单向排气区域处连接有打开或覆盖该单向排气区域的叶片。本发明通过在模组上盖上设置隔热复合件,在隔热复合件上开设单向排气区域,并且在单向排气区域处设置叶片形成单向门结构,当应用到电池模组上时,只允许叶片向特定方向打开形成排气通道,实现高温热气由内至外单向通过电池模组的排气通道,故能够将高温气体扩散到电池包内净空间处再通过防爆阀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787851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06477.X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 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IPC: H01M50/258 , H01M50/244 , H01M10/42 , H01M50/30 , H01M10/613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动力电池系统,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盖合于下箱体上形成电池箱,上箱体内设有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电集成有快充平台的接插端口,接插端口通过开设于上箱体上的窗口延伸出上箱体外,用于为箱体外的设备提供电路接口,下箱体内设有受控于电子控制单元的电芯模组,电子控制单元与电芯模组之间设有固定于电芯模组和/或电子控制单元上的液冷系统,液冷系统的相对表面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和电芯模组接触且三者之间可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动力电池系统的散热效率,同时本发明还能够将电芯模组、液冷系统和电子控制单元集成在同一箱体上,减小动力电池系统的体积,提高了动力电池系统的系统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1431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04865.X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567 , H01M50/258 , H01M50/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散热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电池冷却系统和电池系统;电池模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包含若干电芯,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之间形成过水通道,外壳的两端连接有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电池冷却系统,用于装载若干电池模块,包括:若干进水输送通道和出水输送通道;总进出水通道与所述进水输送通道以及所述出水输送通道连通,其上设置有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所述进水输送通道与若干所述电池模块的进水组件连通,所述出水输送通道与若干所述电池模块的所述出水组件连通;本申请能实现电池模块内部的循环冷却,同时使得冷却液流经整个电池模块,实现全面降温的效果,保持电池系统内部电芯温度一致性,提高了散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13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88650.1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 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IPC: H01M50/516 , H01M50/502 , H01M5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耳支架及电池包,其中,极耳支架包括多个可拆卸式连接的子支架,其中,所述子支架的顶面设有第一拼接结构,所述子支架的底面设有第二拼接结构,相邻的所述子支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拼接结构和所述第二拼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形成所述极耳支架;经过第一拼接结构和第二拼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极耳支架可以随意地组装或者拆卸,达到变更自身体积的效果,能承接的电芯的数量发生变化,不用改变电芯的容量即可满足所需求的电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08675.4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5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及电池系统,包括换热板本体;换热板本体包括第一换热腔,第一换热腔由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相对设置形成,第一换热腔被多个第一隔板分隔成多个第一换热通道;第一隔板沿换热板本体的厚度方向设有第一排气通道。第一隔板将第一换热腔分隔成多个第一换热通道,使换热介质能够遍布第一换热腔,通过第一换热腔内的换热介质的温差更小,能够更加均衡地传递热量;第一排气通道用于将换热装置一侧的电芯堆叠体释放的可燃性气体或有毒气体排出,第一排气通道设于第一隔板上既能紧密贴合电芯堆叠体,又与第一换热通道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最大程度利用了换热装置的空间,避免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721995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65047.9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 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IPC: H01M50/258 , H01M50/244 , H01M50/284 , H01M50/536 , H01M50/528 , H01M5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模块和电池系统,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前端板和后端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之间的若干电芯;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上表面分别设有支架滑轨,所述支架滑轨上分别按层连接有端部支架,所述端部支架上分别设有支架导电排,所述支架导电排连接所述电芯的极耳。本电池模块通过对所述前端板、后端板和端部支架进行结构改进,能够让电芯的极耳水平搭接在端部支架上,降低焊接难度,方便电芯逐层装配,提升了焊接优良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05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98630.8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30 , H01M50/204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支架及电池包,电池支架用于将第一电池模组沿第一方向固定于第二电池模组的一侧,第二电池模组设置有排气口,电池支架包括本体,本体上设置有排气通道、导流结构以及用于固定第一电池模组的模组安装位,本体包括朝向第一电池模组的第一表面以及朝向第二电池模组的第二表面,排气通道包括设置于第一表面的出气口以及设置于第二表面的进气口,排气通道与第二电池模组的排气口相连通,模组安装位设置于第一表面,排气通道的出气口与模组安装位错位设置,导流结构对应设置于排气通道的出气口,用于将第二电池模组经排气通道排出的高温气体导向至电池包的泄压阀。通过电池支架使第二电池模组热失控时产生的高温气体及时得到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218513599U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222780649.2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 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62 , H01M10/4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组及其电池管理单元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电池管理单元。固定装置包括外壳和固定件,用于容纳电池管理单元的外壳和用于固定外壳的固定件;外壳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外壳的第一连接部,第二固定部具有固定槽,固定槽用于卡接固定与第一连接部位于外壳同侧的第二连接部。固定件将位于外壳同一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固定,固定件位于外壳的侧部,外壳与固定件配合占用空间较小,因而能够合理利用电池组内部的空间,提高电池组的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221552002U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20008150.6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50/3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及电池系统,包括换热板本体;换热板本体包括第一换热腔,第一换热腔由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相对设置形成,第一换热腔被多个第一隔板分隔成多个第一换热通道;第一隔板沿换热板本体的厚度方向设有第一排气通道。第一隔板将第一换热腔分隔成多个第一换热通道,使换热介质能够遍布第一换热腔,通过第一换热腔内的换热介质的温差更小,能够更加均衡地传递热量;第一排气通道用于将换热装置一侧的电芯堆叠体释放的可燃性气体或有毒气体排出,第一排气通道设于第一隔板上既能紧密贴合电芯堆叠体,又与第一换热通道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最大程度利用了换热装置的空间,避免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下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