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62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52460.9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过表达细菌素合成调控基因及其重组植物乳植杆菌的构建方法和应用,特点该基因来自于植物乳植杆菌ZY‑1编码L(+)‑酒石酸脱水酶的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1)以植物乳植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ttdB基因,将表达载体pMG36e双酶切切胶回收后,将PCR扩增产物插入到表达载体pMG36e构建重组表达载体;2)将过表达质粒提取后电转化导入至植物乳植杆菌,复苏后涂布红霉素抗性平板,再筛选转化子经PCR进行验证,从而获得过表达L(+)‑酒石酸脱水酶基因的重组植物乳植杆菌ZY‑1‑ttdB,优点是能显著提高植物乳植杆菌细菌素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8425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19475.5
申请日:2025-03-18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细菌素产量的细菌共培养代谢产物及其应用,特点是包括L‑古洛内酯、N‑乙酰天冬氨酸、柠檬酸丁酰三己酯、N‑乙酰‑L‑谷氨酸和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还提供上述细菌共培养代谢产物在制备提高细菌素产量的发酵培养基中的应用,发酵培养基为添加有质量浓度为0.3%的L‑古洛内酯,0.1%N‑乙酰天冬氨酸,0.1%柠檬酸丁酰三己酯,0.2%N‑乙酰‑L‑谷氨酸和0.2%抗坏血酸的MRS液体培养基或者为添加有质量浓度0.1%N‑乙酰天冬氨酸,0.1%L‑古洛内酯,0.3%抗坏血酸和0.3%柠檬酸丁酰三己酯的MRS液体培养基,优点是提高共培养、单菌细菌素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47315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0364889.0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鹅肉肌原纤维蛋白改性方法及制备脂肪模拟物的应用,特点是改性方法包括将浓度为10mg/mL鹅肉肌原纤维蛋白质分散溶液边搅拌边加入三聚磷酸钠使其终浓度为1%,搅拌30min后,20kHz下于200‑600W超声12min,水浴恒温45℃,时间为48min后,将溶液放入冰浴中30min;将溶液加入透析液中磁力搅拌透析12h后,离心去上清液;最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改性鹅肉肌原纤维蛋白的步骤;将改性后的鹅肉肌原纤维蛋白粉末溶于水中调节浓度至10mg/mL后,加入等质量的葵花油,高速匀浆机10000rpm匀浆2min得到脂肪模拟物,优点是改善蛋白乳化性、起泡性、持水持油性和凝胶性,提高乳化肠贮藏过程中pH值的稳定性,抑制脂肪氧化和蛋白质降解作用,延长乳化肠的贮藏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9256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08974.6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相微萃取探针及兽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涂层材料、固相微萃取探针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表面涂层材料是由2D‑Ni‑MOF材料、聚丙烯腈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搅拌后,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在基底表面制备得到;固相微萃取探针包括基底和涂层,所述涂层是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形成于所述基底的表面。本发明制备的固相微萃取探针能够对磺胺二甲嘧啶、噻苯咪唑和克伦特罗进行定量分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一次检测不同种类兽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256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98156.7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涂层材料、固相微萃取探针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兽药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探针包括金属棒和涂覆于金属棒外表面的涂层;所述表面涂层材料由SBA‑15材料、聚丙烯腈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搅拌后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作而成;所述SBA‑15材料、聚丙烯腈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比例为100mg~300mg:100mg~300mg:2mL~4mL。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设备不方便携带、检测时间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2655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32450.9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PC: C12Q1/6844 , C12Q1/680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于核酸技术检测肉类成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检测食品中马肉成分的引物对、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所述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检测食品中马肉成分的试剂盒和检测马肉成分的方法,检测方法包括一对标记有6‑FAM荧光基团和生物素的引物对,可实现高灵敏目标物检测,可检测出掺假肉类样品中低至0.1%的马肉。与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相比,无需设计和筛选RPA荧光探针。此外,本发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能够成功用于驴肉制品、牛肉制品、羊肉制品、鹿肉制品中的马肉成分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024378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634074.5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蛋白人造肉,由大豆蛋白、胶红酵母、植物乳杆菌和紫色红曲,混合发酵后制得。通过胶红酵母、紫色红曲和植物乳杆菌三种菌株对大豆蛋白进行发酵,发酵后的大豆蛋白可以模拟红肉的色泽、具有与肉类类似的风味物质、色泽对应的色素热稳定性较高,另外植物乳杆菌可以使紫色红曲减少产生桔霉素,提高植物蛋白人造肉的食用安全性。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植物蛋白人造肉的制备方法,同样具有可以模拟红肉的色泽、具有与肉类类似的风味物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42399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911127323.6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酸菌及其筛选和应用,其应用涉及筛选出的乳酸菌对环丙沙星的降解能力测试方法,该方法便于对乳酸菌的降解能力进行判断。本发明利用乳酸菌的生物降解作用,筛选出能通过生理代谢使环丙沙星的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实现环丙沙星对环境污染无害化处理的罗伊氏乳杆菌WQ‑Y1,通过本发明的乳酸菌对环丙沙星的降解能力测试方法可获知,罗伊氏乳杆菌WQ‑Y1能在耗时短的情况下对环丙沙星达到很高的降解率,体现了罗伊氏乳杆菌WQ‑Y1对环丙沙星降解的高效性;同时,本发明为开发降解环丙沙星抗生素污染的益生菌、缓解环丙沙星残留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02437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34074.5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宁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蛋白人造肉,由大豆蛋白、胶红酵母、植物乳杆菌和紫色红曲,混合发酵后制得。通过胶红酵母、紫色红曲和植物乳杆菌三种菌株对大豆蛋白进行发酵,发酵后的大豆蛋白可以模拟红肉的色泽、具有与肉类类似的风味物质、色泽对应的色素热稳定性较高,另外植物乳杆菌可以使紫色红曲减少产生桔霉素,提高植物蛋白人造肉的食用安全性。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植物蛋白人造肉的制备方法,同样具有可以模拟红肉的色泽、具有与肉类类似的风味物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553662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811299290.9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宁波大学
IPC: C07K14/335 , C12N15/70 , C07K1/22 , A61K38/16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嗜酸乳杆菌黏液结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应用,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将嗜酸乳杆菌ATCC 4356的mub基因进行PCR扩增,扩增的片段插入pEASY‑Blunt Zero载体后转化到Trans1‑T1感受态细胞,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EASY‑mub并连接经双酶切的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到BL21(DE3)感受态细胞在LB肉汤中培养,当OD 600值达到0.5时加入0.8mM的IPTG诱导蛋白质表达后超声波裂解,利用Ni‑IDA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收集的目的蛋白用PBS透析后冷冻干燥得到的粉末即为产品,优点是对LPS引起的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抑炎调节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