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7968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255494.4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桥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根据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桥梁实际的破坏机理,将受力阶段分为梁体未开裂阶段和开裂后阶段两部分,根据线弹性受力阶段体外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梁的变形协调条件,以及构件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节段接缝处开裂后,塑性铰截面转动位移几何关系,得到两阶段体外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增量,由此计算获得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桥梁抗弯承载力;本发明方法中考虑了预应力二次效应,区分了全体外预应力和体内无粘结预应力等混合配束节段梁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的差异,能够准确反映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桥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受力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206449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719209.9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装配式模块化伸缩缝,涉及桥梁主梁用伸缩装置领域;包括伸缩组件、跨缝组件、位移控制组件、滑块和支撑组件。伸缩缝所有组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全装配化安装,伸缩装置的伸缩组件和支撑组件整体设置于梁体之上工作,支撑组件采用预制轨枕和钢轨组合,伸缩组件和跨缝组件相互独立工作,工作方式简洁、明确,伸缩装置安装简单、快速,结构后期检查、维修、更换也更加便利,与当前桥梁装配化理念相符合,且整体功能可安全跨越实现,功能长期稳定,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206449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19209.9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装配式模块化伸缩缝,涉及桥梁主梁用伸缩装置领域;包括伸缩组件、跨缝组件、位移控制组件、滑块和支撑组件。伸缩缝所有组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全装配化安装,伸缩装置的伸缩组件和支撑组件整体设置于梁体之上工作,支撑组件采用预制轨枕和钢轨组合,伸缩组件和跨缝组件相互独立工作,工作方式简洁、明确,伸缩装置安装简单、快速,结构后期检查、维修、更换也更加便利,与当前桥梁装配化理念相符合,且整体功能可安全跨越实现,功能长期稳定,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07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726033.9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G06F30/13 , G06F30/12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上部结构标准图数字化设计系统,通过计算机编程技术创建一个数字化设计系统,可以实现桥梁上部结构标准图参数化绘图、一键出图的功能,系统主要由四个数据库和四个功能模块组成:图元数据库、参数数据库、工程量数据库、绘图信息数据库、参数绘图模块、智能算量模块、智能出图模块、平台管理模块。实现方法是将桥梁上部结构标准图拆分成标准部分和非标部分,系统通过自动绘图和调用图元组图完成标准图的绘制,整个运行过程脱离CAD环境,运行稳定、快速,极大缩减了桥梁上部结构标准图的绘制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绘图难度,实现了桥梁上部结构标准图的数字化,方便二次开发和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7968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1255494.4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桥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根据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桥梁实际的破坏机理,将受力阶段分为梁体未开裂阶段和开裂后阶段两部分,根据线弹性受力阶段体外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梁的变形协调条件,以及构件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节段接缝处开裂后,塑性铰截面转动位移几何关系,得到两阶段体外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增量,由此计算获得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桥梁抗弯承载力;本发明方法中考虑了预应力二次效应,区分了全体外预应力和体内无粘结预应力等混合配束节段梁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的差异,能够准确反映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桥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受力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0923522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14906.0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工业化建造的UHPC-RC箱形组合梁桥,包括UHPC“U”型节段梁、RC桥面板和剪力连接组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适用于工业化建造的UHPC-RC箱形组合梁桥结构形式,能够通过调整UHPC“U”型节段梁和预制桥面板数量适用于不同长度和宽度的桥梁;有效减小了桥梁结构几何尺寸,降低上部结构重量,实现桥梁结构的轻盈化;UHPC“U”型节段梁和预制桥面板分别在工厂制造,运输至现场快速拼装,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速度,实现桥梁的全工业化建造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07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26033.9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G06F30/13 , G06F30/12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上部结构标准图数字化设计系统,通过计算机编程技术创建一个数字化设计系统,可以实现桥梁上部结构标准图参数化绘图、一键出图的功能,系统主要由四个数据库和四个功能模块组成:图元数据库、参数数据库、工程量数据库、绘图信息数据库、参数绘图模块、智能算量模块、智能出图模块、平台管理模块。实现方法是将桥梁上部结构标准图拆分成标准部分和非标部分,系统通过自动绘图和调用图元组图完成标准图的绘制,整个运行过程脱离CAD环境,运行稳定、快速,极大缩减了桥梁上部结构标准图的绘制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绘图难度,实现了桥梁上部结构标准图的数字化,方便二次开发和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41157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010249011.9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nventor: 郝翠 , 殷亮 , 吴平平 , 吴志刚 , 杨大海 , 郑国华 , 丁楠 , 屈计划 , 汪志甜 , 曹新垒 , 李剑鸾 , 张树清 , 杨凯 , 汪吉豪 , 刘婉玥 , 谢玉萌 , 王莉莉 , 王倩 , 何杰 , 慈伟主 , 蒋劲松 , 周云 , 刘志权 , 周小伍 , 朱俊 , 张龙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斜拉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包括塔梁结合构造和加劲构造,所述的塔梁结合构造包括穿过桥塔塔身的钢主梁,所述钢主梁的腹板上焊接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剪力钉;所述的加劲构造包括紧邻桥塔塔身外侧布置的竖向加劲钢板,所述竖向加劲钢板的内侧焊接有间隔布置的第二剪力钉;本发明提供的该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是对现有斜拉桥刚构体系构造的一种补充,结合计算分析,本发明提供的刚构体系构造能够充分利用钢材优异的受拉性能及混凝土优异的受压性能,改善钢主梁局部受力性能,且钢主梁与混凝土桥塔的结合能够得到保证,受力清晰,施工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592856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19375.X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桥梁碳聚复合材料梳齿伸缩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是由固定梳齿板、跨缝梳齿板、内嵌钢板、导水装置和不锈钢滑板构成;其固定梳齿板通过锚固螺栓锚固在第一侧梁端;跨缝梳齿板跨越梁端间隙,一端利用锚固螺栓锚固在第二侧梁端上,另一端搭设在第一侧梁端上,使跨缝梳齿板和固定梳齿板通过梳齿间的相互啮合构成一对啮合齿板;固定梳齿板整体是以碳聚复合材料为材质,跨缝梳齿板是以碳聚复合材料为上层,以内嵌钢板镶嵌在跨缝梳齿板的底部;导水装置设置在跨缝梳齿板的下方、并处在梁端间隙位置处;不锈钢滑板设置在第一侧梁端的梁体上,共处在固定梳齿板和跨缝梳齿板的下方。本发明耐久性好、维护便捷、降音低,提高行车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1639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501388.X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E01D19/00 , E01D19/12 , G06F30/1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位移的组合梁桥抗裂控制措施及设计方法,有限位移抗裂控制区设置于墩顶负弯矩区,区域内剪力连接键采用有限位移双重控制型剪力钉;普通连接件区设置于正弯矩区,区域内剪力连接键采用普通剪力钉;钢主梁处于有限位移抗裂控制区钢梁顶板设置配套椭圆孔以便于有限位移双重控制型剪力钉的安装;桥面板采用预制分块桥面板或现浇桥面板,有限位移控制区内桥面板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在设计外荷载作用下负弯矩区桥面板可与钢梁产生纵向滑动位移进而释放板内拉应力,桥梁遇到超过设计荷载作用时,结构依靠外包高分子弹性体变形继续释放混凝土板内拉应力,能够适应更大跨径、强震作用下钢混组合桥弯矩抗裂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