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热处理高强韧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3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25104.2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一种免热处理高强韧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Si 6.5~9.5%、Fe 0.1~0.3%、Mn 0.4~0.85%、Mg 0.1~0.6%、Cu 0.1~0.9%、Ti 0.02~0.12%、Sb 0.05~0.15%、其余包括Al和其它不可避免杂质元素;且同时满足:Fe+Mn≥0.65%,Mn/Fe=2.0~6.6。本发明解决了此类免热处理压铸合金Sb元素变质带来熔体吸气,导致延伸率不稳定的问题,使该合金压铸件能够获得内部各处无明显孔洞疏松缺陷的组织,从而保证铸态抗拉强度大于230MPa,屈服强度大于150MPa的同时,部件各处延伸率大于10%。

    硅碳体系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8315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0021908.X

    申请日:2023-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体系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其中硅碳体系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包括由含氟阴离子和有机阳离子构成的离子液体;有机阳离子选自咪唑、吡啶、季铵、吡咯烷、季鏻、哌啶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能够改善硅碳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造成的循环寿命短的影响,采用含氟离子液体,使得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时在硅碳负极界面形成稳定的SEI膜,提高电池库伦效率与循环性能。

    一种含钛超低碳钢冷轧钢质缺陷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4263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910818378.5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一种含钛超低碳钢冷轧钢质缺陷的控制方法,该含钛超低碳钢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05%,Si≤0.05%,Mn 0.05‑0.3%,Al 0.05‑0.1%,Ti 0.008‑0.05%,P≤0.05%,S≤0.02%,N≤0.003%,T.O 0.0010‑40%,余Fe和不可避免杂质,Al含量≥Ti含量;RH真空脱碳结束后,先加入Ti,Ti加入量控制在成品值下限值;再添加Al,加入量控制在成品值中间值,钢液循环时间≥3min;按照成品规格添加其他合金元素和/或调整钢液成分,钢液循环时间≥2min;加入稀土金属Ce、La,加入量按照质量比REM/T.O=0.6‑3.0,稀土REM质量单位kg,钢中总氧T.O,单位ppm;钢液循环时间≥2min,钢液中生成氧化物Ce2O3·Al2O3或La2O3·Al2O3。

    一种超低碳钢中氧化物夹杂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0232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146115.6

    申请日:2018-09-29

    Abstract: 一种超低碳钢中氧化物夹杂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冶炼,转炉冶炼,保证停吹时钢液[O]=450~600ppm,[C]=0.01-0.05%;出钢保证钢包渣厚≤50mm,出钢前期加入石灰2.0-5.0kg/t钢,末期Al质改质剂0.5~2kg/t钢,对钢包顶渣进行改质、脱氧,使钢包顶渣中[(wt%CaO)+(wt%MgO)]/(wt%Al2O3)=1.4-1.9,氧化性组分(wt%FeO)+(wt%MnO)≤8;2)真空脱碳处理,RH炉中真空脱碳处理;真空脱碳处理结束,加入Al对钢液进行脱氧、合金化,钢液纯循环时间大于6min;再加入稀土金属Ce,钢液纯循环2-10min,真空处理结束。本发明控制方法降低残留在钢中夹杂物的危害,改善冷轧成品表面质量,提高冷轧成品钢质封锁率。

    一种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340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25109.5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一种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Si6.5~9.5%,Fe 0.1~0.3%,Mn 0.4~0.85%,Mg 0.1~0.6%,Ti 0.02~0.12%,Sb 0.05~0.15%,其余包括Al和其它不可避免杂质元素,所述不可避免杂质元素中单个元素含量≤0.075%,且总量≤0.3%;且同时满足:Fe+Mn≥0.65%,Mn/Fe=2.0~6.6。本发明使合金压铸件能够获得内部各处无明显孔洞疏松缺陷的组织,从而保证铸态抗拉强度大于200MPa,屈服强度大于120MPa的同时,部件各处延伸率大于10%。

    大规格铝合金铸锭晶粒尺寸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9168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838804.9

    申请日:202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格铝合金铸锭晶粒尺寸的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计算晶粒细化剂中的细化相颗粒及团聚体的尺寸分布及数密度;2、判定α‑Al晶粒是否满足自由生长条件;是则能形成已形核晶粒,否则不能形成已形核晶粒;3、计算已形核晶粒的生长速度;4、计算已形核晶粒即树枝晶固/液界面前沿温度场;5、计算溶质抑制形核区域的有效细化相颗粒的变化量;6、计算不同时刻结晶潜热;7、判断α‑Al晶粒形核是否终止,是则执行步骤8,否则返回步骤2;8、根据已经形核且正在生长的晶粒的数密度计算凝固晶粒的尺寸。本发明基于颗粒团聚尺寸分布和变温熔体温度梯度,用于预测添加细化剂或其他形式的孕育处理的铝熔体铸态晶粒尺寸。

    一种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45599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910048141.X

    申请日:2009-03-24

    Abstract: 一种耐候钢,其重量百分比计的化学成分为:C:0.06~0.12%,Si:0.20~0.40%,Mn:≤1.6%,P:0.08~0.22%,S:≤0.008%,Al:0.01~0.06%,Cu:0.20~0.80%,Cr:0.40~0.75%,Ni:0.12~0.40%,Ca:0.001~0.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其他杂质元素。该耐候钢通过薄带连铸工艺制造。制造工艺包括钢水深脱硫,转炉顶底复合吹炼,RH真空循环脱气工艺,同时进行钙处理;双辊连铸,熔池钢水温度不低于1535℃;控制轧制,压下率不小于30%;控制冷却,冷却速度为30~50℃/s;卷取,卷取温度为600~650℃。通过该工艺得到的组织为针状铁素体的耐候钢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结构材料。

    高Mg含量的AlMg变形铝合金及表面质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323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0174265.2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Mg含量的AlMg变形铝合金及表面质量控制方法,选取5.5wt%<w(Mg)≤6.0wt%的AlMg变形铝合金带材,在低温应力罩式炉内对AlMg变形铝合金带材进行步进式低温稳态处理,步进式低温稳态处理过程包括一级降温处理、二级降温处理和低恒温处理,在低恒温处理的同时进行低温预拉伸处理;之后带材再依次进行低温保温、缓慢回温、干燥保存。本发明解决了高Mg含量的变形铝合金静态塑性失稳特性引发吕德斯带状缺陷的问题,提高高Mg含量的变形铝合金可动位错迁移率的迁移率,消除变形铝合金轴向变形的屈服平台,提高变形铝合金的表面质量,明显降低了复杂高强高成形汽车车身用铝材复杂零件的制造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