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329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120660.3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荧光传感器、近红外荧光传感器阵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其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单链DNA和水凝胶;单链DNA连接修饰在单壁碳纳米管表面,修饰有单链DNA的单壁碳纳米管固定在水凝胶中。细菌代谢产物进入水凝胶内部且影响单链DNA的结构,进而影响单壁碳纳米管的荧光强度。多个近红外荧光传感器组成阵列快速捕捉待测物中由于细菌生长引起的成分变化,并作出荧光信号变化的响应,对成分是否变化进行“可视化”。通过多个传感器的响应信息来判别是否有细菌生长,从而实现细菌的快速识别,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所需样本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7562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76721.X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A61K8/88 , A61K8/73 , A61K8/67 , A61K8/19 , A61K8/11 , A61Q19/00 , A61Q19/02 , A61Q19/08 , A61Q17/00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载烟酰胺的纳米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该纳米微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谷氨酸与银离子溶液的混合水溶液逐滴加入到壳聚糖和烟酰胺的混合水溶液中,混合搅拌进行交联反应,即得。由此制备得到的包载烟酰胺的纳米微囊中,烟酰胺的装载量为5~12%,烟酰胺的包封率为55~75%。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微囊具有良好的保湿补水、抑菌抗炎、抗氧化活性的效果,而且产品的保质期长,同时制备方法简单,使用的原料安全易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纳米微囊对烟酰胺具有高包封率和合适的装载量,既能有效发挥美白作用,又能确保对皮肤的刺激性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398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636136.7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A61K38/44 , A61K9/51 , A61K47/34 , A61K47/18 , A61K47/64 , A61P17/00 , A61P17/16 , A61P17/18 , A61K8/66 , A61K8/88 , A61K8/64 , A61K8/02 , A61Q19/00 , A61Q19/02 , A61Q19/08 , A61Q1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谷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聚谷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复合物,包括聚谷氨酸与谷胱甘肽交联反应形成的聚谷氨酸纳米粒和包覆在聚谷氨酸纳米粒中的聚谷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复合物,所述聚谷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复合物的结构式如下:PGA‑(SOD)n;其中,n为1‑200中的自然数。SOD经聚谷氨酸包裹后能够保护SOD酶的活性,聚谷氨酸纳米粒子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层,防止酶在外部环境中的失活或降解,保持其活性。本发明通过控制不同的反应条件,得到包载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具有良好的保湿性、锁水性、美白活性、抗氧化活性、抗皱活性、抗衰老活性、调理肤质和舒缓皮肤的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6423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82681.0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阿特珠单抗‑MMAD结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阿特珠单抗作为抗体,以含马来酰亚胺的二肽类化合物作为连接子,以MMAD作为细胞毒素,所述抗体通过连接子将细胞毒素连接,所述连接子的化学结构式为:所述MMAD的化学结构式为:本发明将阿特珠单抗与MMAD偶联,通过提高MMAD靶向性和免疫系统杀伤性,来高效准确的抑制肿瘤细胞。结果表明,该抗体偶联药物可以有效杀伤高表达PD‑L1的肿瘤细胞,抑制活性随着PD‑L1表达量的降低而下降,较MMAD具有更好的的选择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30634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24630.5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润辉生物技术(威海)有限公司
IPC: A61K31/4745 , A61K47/64 , A61K47/61 , A61K47/55 , A61P37/04 , A61P39/06 , A61P29/00 , A61P31/04 , A61P31/1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胆酸‑季铵化壳寡糖‑ES2肽/喜树碱结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控制ES2肽、CA和CPT的供给量,反应体系的pH,反应时间等条件,可以制备得到的CQE/CPT结合物。制备得到的胆酸‑季铵化壳寡糖‑ES2肽/喜树碱结合物与ES2肽相比,提高了ES2肽的稳定性、抗新生血管生成与抗肿瘤活性。此外,该结合物还增加了喜树碱的亲水性,并可以实现喜树碱的缓慢释放,从而减少喜树碱的细胞毒性,提高肿瘤靶向性,因此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40263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0830157.7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08B37/08 , A61K8/73 , A61K8/66 , A61Q19/00 , A61Q19/08 , A61Q17/04 , A61K38/44 , A61K47/61 , A61P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结合物及其在皮肤护理产品中的应用。超氧化物歧化酶是应用于化妆品中的一种重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由于其不稳定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明质酸修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结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取适量HA、SOD和NaBH3CN加入六氟异丙醇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将所得的反应物用超滤膜浓缩,去除未反应的HA,冻干,检测HA‑(SOD)n结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该结合物具有较甘油更好的保湿性,较SOD更好的抗氧化活性、抗炎活性以及防辐射活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9827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719332.5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抗血管新生肽ES2‑AF的硫酸软骨素化修饰物及其载顺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控制Cys、ES2‑AF肽和CDDP的供给量,反应体系的pH,反应时间等条件,制备得到具有不同结合度的硫酸软骨素‑胱胺‑ES2‑AF肽结合物和/或顺铂‑硫酸软骨素‑胱胺‑ES2‑AF肽结合物。本发明的抗血管新生肽ES2‑AF的硫酸软骨素化修饰并包载顺铂的结合物与ES2‑AF肽相比,保留了ES2‑AF肽的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活性,并整合了顺铂的抗肿瘤作用,使得合成的结合物具有更高的稳定性、靶向性和生物活性,从而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218683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510757881.6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at PTD‑Endostatin‑RGD重组蛋白,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反式激活转导蛋白Tat的蛋白转导域、人内皮抑素以及来自纤维细胞附着域的RGD三肽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该Tat PTD‑Endostatin‑RGD重组蛋白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由新生血管生成引起的疾病的治疗药物中的应用和在在制备抑制内皮细胞迁移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Tat PTD‑Endostatin‑RGD重组蛋白保留了内皮抑素抑制新生血管增生的活性,能够穿过血脑屏障或眼球屏障与新生血管处过表达的整合素特异性结合,融合蛋白的靶向性和停留时间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112374A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710015042.2
申请日:2007-06-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A61K31/4745 , A61K47/48 , A61K47/04 , A61P35/00
Abstract: 一种喜树碱与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纳米复合物,属于新材料和药物制剂技术领域。由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煅烧产物在喜树碱的溶液中通过结构重建方法制得。喜树碱的溶剂选自水、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氯仿、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中的一种或组合;喜树碱溶液的浓度介于50~10000μg/ml之间;选用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中金属元素Mg与Al的比例在2~5之间;煅烧温度400~700℃之间。本发明中喜树碱与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纳米复合物合成方法简单易行,纳米复合物载药量大,可用于喜树碱药物的输送和控释,对于喜树碱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353555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008463.3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07K14/435 , A61K8/64 , A61K38/17 , A61K47/54 , A61Q19/00 , A61Q19/08 , A61Q17/00 , A61P29/00 , A61P17/02 , A61P1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及化妆品技术领域,涉及季铵化壳寡糖‑μ‑芋螺毒素结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季铵化壳寡糖‑μ‑芋螺毒素结合物中,季铵化壳寡糖分子通过酰胺键与至少一个μ‑芋螺毒素连接。其制备方法为,季铵化壳寡糖与μ‑芋螺毒素CnIIIC经过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活化,进行酰胺化反应,即得。本发明提供的季铵化壳寡糖‑μ‑芋螺毒素结合物能够提高μ‑芋螺毒素CnIIIC的稳定性。另外,通过实验研究,本发明意外地发现,本发明提供的季铵化壳寡糖‑μ‑芋螺毒素结合物具有更为显著的抗皱效果以及更好的吸湿性和保湿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