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7671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78054.3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4B35/596 , C04B35/587 , C04B35/80 , C04B35/622 , C04B38/06 , A61L27/10 , A61L27/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氮化硅梯度结构生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陶瓷领域。所述氮化硅梯度结构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制备外承力层浆料、注浆成型、制备内接触层填充料、填充成型、后处理。本发明的氮化硅梯度结构生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克服生物陶瓷低韧性缺陷,在改善其韧性,保证其在人体内承力性能,改善力学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生物陶瓷不同功能层之间的结合稳定性,消除应力集中缺陷,提高生物陶瓷的整体稳定性,避免不同功能层之间的分层、界面开裂问题;以及进一步提高生物陶瓷与人体骨骼组织的结合性能,以保证与其接触的人体骨组织良好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657076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13613.4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A61L27/40 , A61F2/36 , A61F2/30 , A61L27/50 , A61L27/34 , A61L27/30 , C09D175/04 , C09D163/00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关节球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对球头主体预处理;配制固相含量依次增大的第一料浆、第二料浆和第三料浆;在预处理后的球头主体上依次涂覆第一料浆、第二料浆和第三料浆,形成第一、第二和第三耐磨层,固化后得人工关节球头坯体;在人工关节球头坯体表层加工出凹槽,得到人工关节球头。本发明对球头主体预处理,配合固相含量依次增大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料浆形成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耐磨层,球头主体与第一耐磨层、第一与第二耐磨层、第二与第三耐磨层的结合强度高,不易脱离,且第三耐磨层作为表层,强度高,不易磨损,球头转动灵活,在人体内灵活性好,结构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457157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1400294.9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固化多材料3D打印机,包括多个供料模块,每个供料模块可提供一种打印材料,每个供料模块可单独工作,打印时可自动切换供料模块,可以通过多个料筒换料的方式实现多种陶瓷材料的梯度成型,不同材质、不同组分、不同颜色的陶瓷材料可以通过本专利设计的结构实现多梯度的彩色打印,将不同性能的陶瓷材料一体化成形,解决当前打印材料单一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8056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85734.0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4B35/119 , C04B35/622 , C04B35/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抗蠕变性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50‑90份高纯α‑Al2O3粉、25‑50份板状刚玉粉、1‑3份氧化锆粉和0.5‑1份烧结助剂,以水为溶剂,加入水溶性分散剂,球磨得料浆;S2、将料浆真空除泡后加入催化剂和引发剂,搅拌均匀后注入模具固化,脱模得坯体;S3、烘干坯体,软化,切成坯片后干燥;S4、将干燥后的坯片烧结,得陶瓷材料。本发明不同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分粉体堆积密度高,制得的陶瓷材料为密度高、硬度大的高致密材料;通过各原料组分的相互配合及分布、板状刚玉在材料体系中的桥梁支撑、α‑Al2O3和氧化锆在高温阶段的相变增韧的共同作用,使制备的陶瓷材料高温抗蠕变性、抗折强度、耐侵蚀性提高,不易断裂、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217467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93961.2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4B35/584 , C04B35/622 , C04B3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硅骨小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泡沫体置于含有氮化硅的料浆中浸渍并排出多余料浆,干燥,得到素坯A;将素坯A加热烧除有机物,得到素坯B;将素坯B在1400‑1900℃烧结,得到半成品;将半成品B置于700‑1200℃、0.1‑100Pa下含有氯硅烷、氨气的气体中处理1‑20h。本发明制得的氮化硅骨小梁与人体松质骨力学性能相近,表面制备的氮化硅涂层不仅能够大幅提高泡沫体的强度,涂层中含有的H可以与体液中的水发生氢键结合,降低植入体表面接触角,有利于体液中新骨细胞的附着和生长,减少愈合时间,降低病人痛苦。
-
公开(公告)号:CN11199354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41610.X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髋臼杯的方法和模具,所述模具包括成型容器和底座;所述成型容器包括底板和侧壁,所述底板上设有与髋臼杯凹槽相适应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侧壁之间形成髋臼杯成型空间;所述底座包括第二凸起和支撑件,所述第二凸起可卡入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内部为空腔,所述支撑件卡入第二凸起且不与第二凸起接触;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的导热系数不小于300W/(m·K)。制备髋臼杯时,先向底座中通入冷却液,再将装有料浆的成型容器放在底座上冷冻得到毛坯,毛坯经干燥、烧结即可得到髋臼杯。本发明能制得具有沿半径方向的梯度孔的髋臼杯。
-
公开(公告)号:CN1165855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13618.7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A61L27/10 , A61L27/02 , A61L27/56 , C04B38/06 , C04B35/584 , C04B35/622 , C04B35/64 , C04B35/638 , C04B35/6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生物陶瓷混合粉、全精炼石蜡、蜂蜡和油酸混合,得到生物陶瓷蜡浆;通过热压铸成型将生物陶瓷蜡浆注入人工骨模具中,成型后脱模,得到人工骨蜡坯;将人工骨蜡坯埋入活性吸附剂中,排蜡,得到人工骨素坯;将人工骨素坯进行排胶和气压烧结,得到人工骨材料。本发明以生物陶瓷混合粉、全精炼石蜡、蜂蜡和油酸为原料,通过热压铸成型出高尺寸精度的人工骨蜡坯,经排蜡、排胶、气压烧结的设计,有效防止排蜡、排胶、气压烧结过程中的变形,保证尺寸精度,无需成型后的加工处理,即可得到高尺寸精度的人工骨材料,避免了陶瓷脆性大而导致的加工困难进而难以加工出符合要求的人工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72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61874.3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义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基质玻璃粉;制备第一料浆,所述第一料浆包括所述基质玻璃粉单体、光引发剂;所述单体包括单体A、单体B;制备第二料浆,所述第二料浆包括含有苯基的亲水性长链聚合物;采用光固化3D打印将所述第一料浆、第二料浆同时喷出混合制备义齿初坯;在义齿初坯制备过程中同时喷出的第一料浆与第二料浆的质量比为1:(0.014‑0.35);将所述义齿初坯进行热处理,得到义齿素坯;将所述义齿素坯进行脱脂、烧结,得到所述义齿;实现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义齿强度高,且避免了在制备过程中3D打印过程中喷头堵塞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1566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98075.0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4B35/622 , C04B35/638 , C04B35/64 , C04B35/6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基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陶瓷料浆,对所述陶瓷料浆进行光固化成型处理,得到陶瓷坯体;对所述陶瓷坯体进行烧结处理,得到铅基压电陶瓷;其中,在所述烧结处理之前对陶瓷坯体依次进行一次烘干、萃取、二次烘干,所述烧结处理包括脱脂烧结和二次烧结,所述脱脂烧结采用分压烧结的方式,压力为‑0.3MPa~0.6MPa。
-
公开(公告)号:CN115141015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651365.5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4B35/48 , C04B35/565 , C04B35/584 , C04B35/622 , H01M8/02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弹簧、制备方法,陶瓷弹簧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按重量份,陶瓷粉末53.3‑78份,水15‑30份,所述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混合物4.2‑8.5份。陶瓷粉末、水与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混合物中的至少一个混合,并在脱水的过程使线材长度收缩10‑20%,弹簧坯体塑化后再次干燥、等静压收缩,避免干燥时直接完成收缩,收缩量与弹簧的塑形不匹配导致变形、开裂,有效降低因烧结时弹簧收缩导致陶瓷弹簧变形、开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