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02421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0790582.8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l‑Zn‑Mg‑Fe系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Al‑Zn‑Mg‑Fe系铝合金材料,包括基础合金元素:Zn:6.5~15%,Mg:1.4~4.5%,Fe:0.3~1.5%和共晶元素0.6~14.8%,Al为余量;所述共晶元素为Ce、Y、Nd、Ca、Ni、Co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的Al‑Zn‑Mg‑Fe系铝合金材料,既保留现有Al‑Zn‑Mg系铝合金性能优势,又大幅降低合金制造成本。该合金既可用于铸造铝合金,也可用于变形铝合金,还具有非常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打破了Al‑Zn‑Mg系合金不耐热的传统认知。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34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439592.X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高弹性模量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元素组成:Zn:6.5~15.0%;Zr:0.3~0.5%;Sr:0.1~0.5%;Sc:0.01~0.1%;其余为镁,镁合金为亚共晶合金,合金中的共晶相为断续状分布。将原料经过熔炼、雾化、热压烧结、挤压成形和时效处理获得所述镁合金。弹性模量达到56-67GPa。
-
公开(公告)号:CN11862979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28571.8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梭子型ZnMn2O4纳米颗粒/碳布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锌盐和锰盐的混合水溶液中加入氟化铵和尿素,搅拌溶解后得到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和洗涤干燥后的碳布一同置于反应釜中,水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水热反应后的碳布进行洗涤干燥,然后升温至烧结温度,保温烧结,即得。本发明上述方法简单易行,降低了实际应用中的生产成本,同时复合电极可直接用作超级电容器的工作电极,无需复杂的混料涂膜过程,其具有高比容量和倍率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A/g的条件下,比容量最高可达近500F/g,当电流密度从1A/g升至12A/g时,比容量保持率最高可达7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92608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209962.1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高导热Cp/Al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高强高导热Cp/Al复合材料,包括质量分数为0.1%~5%的碳材料,95%~99.9%的铝基体材料;碳材料为焦炭、沥青焦或石油焦中一种或几种;铝基体材料为纯铝。在球磨混合的过程中,焦类碳材料中的非碳元素与铝基体的扩散反应,改善铝基体与碳材料的润湿性,促进纳米级Al4C3相的生成,界面反应可控,优化碳材料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碳材料的强化效率,纳米级Al4C3相形成了电子与声子运动转化通道,提高材料导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262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93022.X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蚀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耐蚀镁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元素组分:Y2.0~12.0%、Al 0.6~1.5%、Ce 0.1~2.0%,余量为Mg和杂质元素。通过Y、Al、Ce合金化,降低镁合金电极电位起伏,抑制镁合金的电偶腐蚀和晶界腐蚀,获得良好强塑积、屈强比和耐腐蚀性能。因而,本发明提供的耐蚀镁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金属空气电池等领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000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00833.2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间化合物扩散生长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扩散偶原位检测用自锁定式坩埚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坩埚包括:圆形坩埚体、第一内侧板、第二内侧板;圆形坩埚体壁上设置有孔洞;所述的第一内侧板位于圆形坩埚体内部,与坩埚壁活动连接,能绕着坩埚内壁进行移动;所述的第二内侧板设置有孔洞,坩埚孔洞与第二内侧板的孔洞相连通,第二内侧板与圆形坩埚体通过螺钉在孔洞处进行连接,实现自锁功能。采用该自锁定式坩埚进行扩散偶原位观察,可以一步实现扩散偶制备和原位观察,省略了预扩散热处理和真空封管等复杂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效率和测定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04454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11031.8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IPC: G01N23/20091 , G01N23/2206 , G01N23/2251 , G01N21/84 , G01N1/32 , C22C18/00 , C22C1/02 , C22F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金属间化合物扩散生长的原位定量检测方法和应用,计算多元合金等温截面,设计多元金属间化合物扩散偶端际τ相合金成分;按计算合金成分,将多元金属间化合物的金属单质原料进行混合,制备得到τ相合金;将τ相合金和Mg相切割后进行高温退火;τ相合金和Mg相制备得到扩散偶,制备扩散偶前对接触表面进行抛光;将制备得到的扩散偶放入管式炉中进行退火得到金属间化合物层;退火后的扩散偶采用SEM-EDS进行物相鉴定,并进一步进行原位观察。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定量准确的分析多元金属间化合物的原位生长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07687988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981678.6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IPC: G01N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玻璃型砂溃散性的定量检验方法,先设置特定的长扁条形水幕,形成均匀水幕后向长方体形砂型移动水幕,调整水幕的压力和移动速度,使水幕顺序冲击溃散砂型;检验被冲蚀溃散的砂型是否存在块状散砂,通过块状散砂占整个砂型重量的百分比来定量检测砂型溃散性的优劣,砂型被冲蚀溃散,块状散砂的量占整个砂型重量的百分比W,对应的溃散指数为1-W。该种方法操作简单、参考性强,测得的结果贴合实际,准确可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363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29494.3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热稳定性纳米晶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机械合金化与机械混合,实现铝元素在镁基体中的多模态分布,采用常规压制成形、挤压成形获得高热稳定性纳米晶镁合金。本发明制备的纳米晶镁合金中铝元素的三模态分布形式包括:固溶于镁基体、偏聚于镁晶界、以富铝相形式弥散于镁基体,在拖拽效应、钉扎效应的耦合作用下,纳米晶镁晶粒的热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本发明采用铝粉作为改善纳米晶镁基体热稳定性的材料,其密度小,成本低;并且,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对设备要求低,生产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9056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91999.8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锆铝合金的晶粒细化方法。将纯铝与Zr源、B源加热至850~1200℃进行熔炼,然后经过铸造获得Al‑Zr‑B中间合金;将Al‑Zr‑B中间合金进行冷轧变形处理或热变形处理,将变形处理后的Al‑Zr‑B中间合金加入至含锆铝合金的熔体中,保温处理后进行浇铸成型,即可;其中,Zr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大于4.22且小于20。本发明具有优异的细化效果,同时避免Al‑Ti‑B细化过程中的“Zr中毒”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