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92179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75262.8
申请日:2017-02-13
Applicant: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 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723 , A61K9/0019 , A61K9/06 , A61K47/02 , C08B37/0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节腔注射用含低分子量黄原胶的药物制剂,含有低分子量黄原胶,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199万,其含量为0.01%~5%(w/v),其渗透压为200~400 mOsmol/L,pH值为5.5~9。所述低分子量黄原胶药物制剂采用以下制备方法获得:将浓度为1%~10%的相对分子量为300万的原料黄原胶水溶液,调节pH至5~10,加入高压反应釜,在一定压力及温度下搅拌进行反应,产物使用无水乙醇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10~199万的黄原胶,上述黄原胶与其他成分混合均匀成为制剂。本关节腔注射用含低分子量黄原胶的药物制剂可作为改善和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滑膜炎和/或软骨损伤应用,具有体内滞留时间长、可降解代谢途径排出体内,安全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9217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710075262.8
申请日:2017-02-13
Applicant: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 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节腔注射用含低分子量黄原胶的药物制剂,含有低分子量黄原胶,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199万,其含量为0.01%~5%(w/v),其渗透压为200~400 mOsmol/L,pH值为5.5~9。所述低分子量黄原胶药物制剂采用以下制备方法获得:将浓度为1%~10%的相对分子量为300万的原料黄原胶水溶液,调节pH至5~10,加入高压反应釜,在一定压力及温度下搅拌进行反应,产物使用无水乙醇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10~199万的黄原胶,上述黄原胶与其他成分混合均匀成为制剂。本关节腔注射用含低分子量黄原胶的药物制剂可作为改善和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滑膜炎和/或软骨损伤应用,具有体内滞留时间长、可降解代谢途径排出体内,安全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5104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77346.X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公司
Inventor: 凌沛学 , 韩冠英 , 邵华荣 , 朱希强 , 刘飞 , 陈磊 , 张治云 , 张建强 , 王传栋 , 刘荣磊 , 李红梅 , 程艳玲 , 武复荣 , 罗西友 , 夏毅然 , 王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黄原胶的可注射型软骨组织保护及修复材料,包括黄原胶1~10份,磷酸氢二钠0.5~10份,磷酸二氢钠0.5~10份和注射用水250~500份;所述黄原胶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10~990万,本发明由于采用的黄原胶的分子量段较低,可以对受损关节起到较好的物理填充和润滑作用,本发明含黄原胶的可注射型软骨组织保护及修复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黏弹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填充和润滑作用,在关节软骨表面可形成一层润滑垫,隔离刺激因素对关节软骨的损伤,促进关节软骨组织修复,且可在关节软骨表层保留时间持久,能保护关节软骨,稳定软骨细胞表型,减轻关节软骨的损伤,促进关节软骨修复,缓解软骨退行性改变的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46471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11316695.9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由亲水面和三维梯度微孔的疏水面组成,既提高了此类防黏连薄膜的常规探查的可行性,又在保持屏障作用的同时减少了异物植入量,减轻了炎症反应;采用亲水性良好的多糖大分子为亲水面,能够促进创伤部位的修复,采用疏水性高分子材料作为疏水面,并将其设计成三维梯度微孔结构,一方面能够提高医疗器械常规探查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能减少降解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本发明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在体内可完全降解,并且通过调整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的材料和比例、三维梯度微孔膜的孔隙率和孔径等,可以实现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降解时间的可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47112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359736.2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采用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所述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由基础材料和纳米短纤维组成,纳米短纤维保持结晶形态均匀分散于基础材料中,本发明的管腔支架由纳米纤维增强型材料制备得到,该材料以聚己内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对二氧环己酮为柔性基础材料,以聚丙交酯或聚乙交酯纳米短纤维为支撑材料,增强支撑强度,改善支架弹性,易于压缩输送,临床植入更加便捷,制成支架后既具有足够的支撑性能,又保留了柔韧性,使用后与组织贴合度好,强度高,有利于人体自身管腔组织修复和再生,并且降解速度适中,有利于支架的临床操作,并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999433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610309862.1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聚乙醇酸颗粒的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薄膜,以重量份计,由聚乙醇酸颗粒1~3份和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5~15份组成厚度为20~200μm的薄膜;所述的聚乙醇酸颗粒的平均粒径10~200μm,分子量为9~11万;所述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的分子量为10~20万;本发明的掺杂聚乙醇酸颗粒的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薄膜在植入前期为无孔致密膜,能对手术后的组织进行隔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由于聚乙醇酸较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的降解速度快,因此可以在植入人体后随着聚乙醇酸的降解得到微孔,一方面,微孔的出现加速了材料的破碎降解,另一方面出现微孔后的薄膜仍可保持原有的形状,保证了薄膜的有效隔离作用,缩短了薄膜在人体的留存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946471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316695.9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由亲水面和三维梯度微孔的疏水面组成,既提高了此类防黏连薄膜的常规探查的可行性,又在保持屏障作用的同时减少了异物植入量,减轻了炎症反应;采用亲水性良好的多糖大分子为亲水面,能够促进创伤部位的修复,采用疏水性高分子材料作为疏水面,并将其设计成三维梯度微孔结构,一方面能够提高医疗器械常规探查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能减少降解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本发明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在体内可完全降解,并且通过调整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的材料和比例、三维梯度微孔膜的孔隙率和孔径等,可以实现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降解时间的可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98747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710937572.6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IPC: C08G63/664 , C08G63/64 , C08G63/06 , C08G63/85 , C08J3/12 , C08J9/26 , C08J9/28 , A61K47/34 , C08L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长效缓释制剂的微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微嵌段聚合物包括重量比为1~5:4~8的乙交酯嵌段和A组分嵌段;所述A组分为丙交酯、己内酯、三亚甲基碳酸酯或对二氧环己酮;所述微嵌段聚合物的分子量为5000~500000;乙交酯嵌段中乙交酯的平均序列长度为3~5;本发明的用于长效缓释制剂的微嵌段聚合物通过调节乙交酯的链段序列长度和分布等微结构来调节整个聚合物的降解速率和溶解性,进而调节长效缓释制剂的药物缓释情况;本申请的选用LGG在3~5之间,聚合物的结构规则,降解速度适中,不会出现药物突释的情况,并且聚合物的嵌段性适中,在绝大多数有机溶剂中溶解性较好,适合大多数药物制剂制备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7812231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711155807.2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IPC: A61L1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结扎夹及其制备方法,该结扎夹采用的材料由基础材料和纳米短纤维组成,纳米短纤维保持结晶形态均匀分散于基础材料中,纳米短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50%;本发明的增强型可吸收结扎夹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使用以后不会造成组织粘连、梗塞、败血症等现象,在降解过程中,由于纳米短纤维的聚酯材料如聚乙交酯或聚丙交酯的水解比较快,一般在30天后会在结扎夹的内部形成区域酸性环境,加速基础材料的降解,将基础材料的吸收时间由原来的180天大幅缩短为90天,并且无异物不良反应的产生,能够满足医用材料的临床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81507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156128.7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基础材料和纳米短纤维组成,纳米短纤维保持结晶形态均匀分散于基础材料中,纳米短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50%。该复合材料的优点是单组份高分子材料断裂伸长率较高,柔韧性好,对血管等组织的损伤小,可以在人体组织内保持较好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又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本发明的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能够满足医用材料的临床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