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8069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18986.4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IPC: C07D49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以3′,6′-二羟基-3H-螺(异苯并呋喃-1,9’-咕吨)-3-酮和4-硝基邻苯二甲腈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得到。本发明涉及的含荧光素结构的双邻苯二甲腈,所述荧光素结构为3H-螺(异苯并呋喃-1,9-咕吨)-3-酮,分子中含有邻苯二甲腈,适用于制备耐高温酞菁树脂,合成方法,操作简便,产率较高,后处理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20887.X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热塑性聚酰亚胺预浸料的制备方法,该预浸料包括耐高温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及纤维织物,所用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含氟二酐、刚性芳香二酐、含氟二胺及封端剂,将其制为聚酰亚胺粉末后配置成一定粘度的聚酰亚胺树脂预浸液并置于浸胶槽中,然后将纤维织物置于放卷装置,经牵引装置拉平并牵伸至浸胶槽,在浸胶辊的作用下使聚酰亚胺树脂预浸液充分浸渍到纤维织物内部,然后烘干、平整、收卷得到预浸料。该制备方法有效解决了热塑性聚酰亚胺耐温等级低及聚酰亚胺树脂溶液难浸渍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热塑性聚酰亚胺预浸料的批量稳定制备,为其在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国防军工领域的应用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42369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910021481.7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IPC: C08L61/06 , C08L61/14 , C08L63/00 , C08K7/00 , C08K7/10 , C08K7/14 , C08K3/04 , C08K7/06 , H01B1/24 , H01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以纤维网格布作为结构载体,碳系导电填料在复合材料内构成导电网络,石墨烯微观增强,实现结构强度与良好的导电性。本发明涉及的导电复合材料,为碳系导电填料填充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为氧化石墨烯改性碳系导电填料与氧化石墨烯改性网格布交替铺层的层压复合材料,物料的质量组成包括:基体树脂100份,碳系导电填料800~900份,氧化石墨烯1~5份,网格布400~600份。本发明涉及的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层压工艺成型,碳系导电填料粉末与网格布预浸料交替铺层。本发明涉及的导电复合材料,导电性好,机械强度高,可设计性强。适用于活性电极材料,特别适用于新型结构/储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电池板。
-
公开(公告)号:CN11206433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82378.4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IPC: D06M11/74 , D06M11/64 , D06M11/83 , D06M11/49 , D06M101/40 , C23C14/02 , C23C14/18 , C23C14/24 , C23C28/00 , C25D7/06 , C25D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羟基氧化铁‑铜包覆碳纳米管同轴核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核壳材料包括碳材质纤维基底、碳纳米管海绵、纳米铜膜、绒毛状羟基氧化铁膜;碳纳米管海绵生长在碳材质纤维基底表面,彼此相互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纳米铜膜均匀包覆在碳纳米管海绵表面;绒毛状羟基氧化铁膜包覆在纳米铜膜的表面。本发明提供的羟基氧化铁‑铜包覆碳纳米管同轴核壳材料具有同轴异质的“壳‑壳‑核”结构特征,具有可弯曲一体化特征,可直接应用于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实现有效的电化学储能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30157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88546.4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IPC: B29C70/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长耐高温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原料经过模压成型系统制备得到超长耐高温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模压成型系统包括板材牵引装置、热压模具、预压装置,具体步骤如下:先制备得到预浸料,将预浸料铺放至热压模具内,超出热压模具尺寸的预浸料进行预压,预热排气,热压成型,冷却模具、开模;移动该成型段,将下一段预压的预浸料放置在模具模腔内进行热压成型;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模压成型,该成型工艺制备超长耐高温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板材,保证了板材的完整性和力学性能,避免了多块板材拼接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系统精简,操作简便,降低了工艺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06433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882378.4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IPC: D06M11/74 , D06M11/64 , D06M11/83 , D06M11/49 , D06M101/40 , C23C14/02 , C23C14/18 , C23C14/24 , C23C28/00 , C25D7/06 , C25D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羟基氧化铁‑铜包覆碳纳米管同轴核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核壳材料包括碳材质纤维基底、碳纳米管海绵、纳米铜膜、绒毛状羟基氧化铁膜;碳纳米管海绵生长在碳材质纤维基底表面,彼此相互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纳米铜膜均匀包覆在碳纳米管海绵表面;绒毛状羟基氧化铁膜包覆在纳米铜膜的表面。本发明提供的羟基氧化铁‑铜包覆碳纳米管同轴核壳材料具有同轴异质的“壳‑壳‑核”结构特征,具有可弯曲一体化特征,可直接应用于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实现有效的电化学储能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39583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593755.3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连续混纤丝的工艺和装置,主要针对热塑性树脂纤维和增强纤维的混丝加工,由组合装置实现上述加工过程,该装置由纱架、放纱辊、喷气扩散装置、牵引辊、导向器和收卷辊组成,其中喷气扩散装置由自上而下由观察板、展纱板、喷气装置、储气装置和进气装置组成;采用上述装置和对应工艺可以制备连续混纤丝,分别将热塑性树脂纤维和增强纤维展纱后极大的改善纤维束分散成单丝的效果,使两种连续纤维的微米级别混合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提高了热塑性树脂纤维和增强纤维的混纤效率,进一步优化了混纤丝中树脂纤维和增强纤维的界面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142369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10021481.7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IPC: C08L61/06 , C08L61/14 , C08L63/00 , C08K7/00 , C08K7/10 , C08K7/14 , C08K3/04 , C08K7/06 , H01B1/24 , H01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以纤维网格布作为结构载体,碳系导电填料在复合材料内构成导电网络,石墨烯微观增强,实现结构强度与良好的导电性。本发明涉及的导电复合材料,为碳系导电填料填充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为氧化石墨烯改性碳系导电填料与氧化石墨烯改性网格布交替铺层的层压复合材料,物料的质量组成包括:基体树脂100份,碳系导电填料800~900份,氧化石墨烯1~5份,网格布400~600份。本发明涉及的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层压工艺成型,碳系导电填料粉末与网格布预浸料交替铺层。本发明涉及的导电复合材料,导电性好,机械强度高,可设计性强。适用于活性电极材料,特别适用于新型结构/储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电池板。
-
公开(公告)号:CN118221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20308.8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IPC: C08J5/24 , C08J5/06 , C08L63/00 , C08L79/08 , C08L61/06 , C08L67/00 , C08L77/00 , C08K9/02 , C08K9/00 , C08K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复合材料树脂基体与碳纤维界面性能的方法,属于碳纤维表面改性领域。本发明首先对碳纤维进行脱浆处理和活化改性,然后在碳纤维表面电沉积氧化亚铜/铜微晶,增加了碳纤维表面粗糙度,有利于树脂与碳纤维之间产生机械啮合作用,从而提高了树脂基体与碳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氧化亚铜表面具有羟基,不仅可以与活化后的碳纤维表面的极性基团形成共价键,而且可以与树脂基体上的极性基团形成键合作用,从而构筑稳定的碳纤维与基体树脂之间的界面。通过上述物理和化学作用,可以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另外,本发明还具有操作简单、容易复现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9583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1593755.3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连续混纤丝的工艺和装置,主要针对热塑性树脂纤维和增强纤维的混丝加工,由组合装置实现上述加工过程,该装置由纱架、放纱辊、喷气扩散装置、牵引辊、导向器和收卷辊组成,其中喷气扩散装置由自上而下由观察板、展纱板、喷气装置、储气装置和进气装置组成;采用上述装置和对应工艺可以制备连续混纤丝,分别将热塑性树脂纤维和增强纤维展纱后极大的改善纤维束分散成单丝的效果,使两种连续纤维的微米级别混合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提高了热塑性树脂纤维和增强纤维的混纤效率,进一步优化了混纤丝中树脂纤维和增强纤维的界面分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