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6231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80476.3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 太原工业学院
IPC: C07D307/93 , C08G7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为解决通过PMR型聚酰亚胺树脂、酰胺酸为预浸料制备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孔隙率高的问题,及乙炔基、苯乙炔基封端的异酰亚胺低聚物制备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原材料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溶性降冰片烯基封端的异酰亚胺低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以低成本芳香族二胺、芳香族二酐为单体,降冰片烯二酸酐为封端剂,通过缩聚以及脱水环化反应得到降冰片烯基封端的异酰亚胺低聚物。获得的降冰片烯基封端的异酰亚胺低聚物在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极性溶剂中具有溶解性好、溶液粘度低、在高温下可转变成热固性聚酰亚胺,转变过程无挥发性小分子释放的特点,适合无孔隙复合材料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206433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82378.4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IPC: D06M11/74 , D06M11/64 , D06M11/83 , D06M11/49 , D06M101/40 , C23C14/02 , C23C14/18 , C23C14/24 , C23C28/00 , C25D7/06 , C25D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羟基氧化铁‑铜包覆碳纳米管同轴核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核壳材料包括碳材质纤维基底、碳纳米管海绵、纳米铜膜、绒毛状羟基氧化铁膜;碳纳米管海绵生长在碳材质纤维基底表面,彼此相互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纳米铜膜均匀包覆在碳纳米管海绵表面;绒毛状羟基氧化铁膜包覆在纳米铜膜的表面。本发明提供的羟基氧化铁‑铜包覆碳纳米管同轴核壳材料具有同轴异质的“壳‑壳‑核”结构特征,具有可弯曲一体化特征,可直接应用于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实现有效的电化学储能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18069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18986.4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IPC: C07D49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以3′,6′-二羟基-3H-螺(异苯并呋喃-1,9’-咕吨)-3-酮和4-硝基邻苯二甲腈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得到。本发明涉及的含荧光素结构的双邻苯二甲腈,所述荧光素结构为3H-螺(异苯并呋喃-1,9-咕吨)-3-酮,分子中含有邻苯二甲腈,适用于制备耐高温酞菁树脂,合成方法,操作简便,产率较高,后处理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97954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43415.2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 山东量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塑性聚酰亚胺预浸料制备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制备包括放卷、储布和脱浆,一次浸胶,二次浸胶,预烘,三次浸胶和烘干等步骤,本发明采用三次浸胶工艺及专用的一次浸胶装置和烘干装置,实现了高性能热塑性预浸料的溶剂法制备,解决了预浸料存在的树脂含量偏低,浸渍不充分,预浸料平整度不够,且易存在气孔、麻点等缺陷问题;本发明方法制备效率高,磨损少,制备的预浸料纤维浸渍均匀,表面平整光滑,厚度均匀,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冲击性,可长期储存并可以回收利用;本发明方法适用于熔融粘度较高、且能溶于适当单一或混合溶剂的树脂预浸料的制造,制备的预浸料可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兵器等领域轻量化高性能零部件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439583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1593755.3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连续混纤丝的工艺和装置,主要针对热塑性树脂纤维和增强纤维的混丝加工,由组合装置实现上述加工过程,该装置由纱架、放纱辊、喷气扩散装置、牵引辊、导向器和收卷辊组成,其中喷气扩散装置由自上而下由观察板、展纱板、喷气装置、储气装置和进气装置组成;采用上述装置和对应工艺可以制备连续混纤丝,分别将热塑性树脂纤维和增强纤维展纱后极大的改善纤维束分散成单丝的效果,使两种连续纤维的微米级别混合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提高了热塑性树脂纤维和增强纤维的混纤效率,进一步优化了混纤丝中树脂纤维和增强纤维的界面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413178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04317.8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IPC: B29B15/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纤维增强耐高温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预浸料设计与加工技术。提供一种纤维增强耐高温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预浸带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树脂溶液,然后在纤维经树脂溶液充分浸润后,进行沉析处理,利用沉析剂将树脂从溶液中沉析出来附着在纤维上,实现溶剂回收和预浸带初步定型,经过烘干、高温定型、冷却收卷,得到纤维增强耐高温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预浸带。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单向预浸带,含胶量均匀、稳定,生产效率高;该方法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可以溶解的热塑性树脂,特别适用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0℃的耐高温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并适合预浸料大批量连续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20887.X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热塑性聚酰亚胺预浸料的制备方法,该预浸料包括耐高温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及纤维织物,所用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含氟二酐、刚性芳香二酐、含氟二胺及封端剂,将其制为聚酰亚胺粉末后配置成一定粘度的聚酰亚胺树脂预浸液并置于浸胶槽中,然后将纤维织物置于放卷装置,经牵引装置拉平并牵伸至浸胶槽,在浸胶辊的作用下使聚酰亚胺树脂预浸液充分浸渍到纤维织物内部,然后烘干、平整、收卷得到预浸料。该制备方法有效解决了热塑性聚酰亚胺耐温等级低及聚酰亚胺树脂溶液难浸渍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热塑性聚酰亚胺预浸料的批量稳定制备,为其在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国防军工领域的应用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26442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709465.4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介电含氟硅烷改性聚酰亚胺及其应用。低介电含氟硅烷改性聚酰亚胺的结构式为:#imgabs0#;R1为含氟硅烷基团;R2为芳香族酐基团;AR为芳香族基团;Ar’和Ar’’为苯氧基苯类基团或含氟联苯类基团中的一种。在惰性气氛中,将羟基芴二胺类化合物、含醚多胺、含氟多胺溶于极性有机溶剂中,再加入二酐、封端剂进行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将聚酰胺酸、带水剂和含氟硅烷混合,进行亚胺化反应得到低介电含氟硅烷改性聚酰亚胺。本发明制备的含氟硅烷聚酰亚胺具有大体积芴基结构、柔性醚键、硅烷结构和电负性较强的氟原子,使得制备含氟硅烷聚酰亚胺具备较低的介电性能,还提高了聚酰亚胺的加工性能以及在多种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0157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88546.4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IPC: B29C70/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长耐高温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原料经过模压成型系统制备得到超长耐高温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模压成型系统包括板材牵引装置、热压模具、预压装置,具体步骤如下:先制备得到预浸料,将预浸料铺放至热压模具内,超出热压模具尺寸的预浸料进行预压,预热排气,热压成型,冷却模具、开模;移动该成型段,将下一段预压的预浸料放置在模具模腔内进行热压成型;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模压成型,该成型工艺制备超长耐高温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板材,保证了板材的完整性和力学性能,避免了多块板材拼接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该系统精简,操作简便,降低了工艺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06433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882378.4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IPC: D06M11/74 , D06M11/64 , D06M11/83 , D06M11/49 , D06M101/40 , C23C14/02 , C23C14/18 , C23C14/24 , C23C28/00 , C25D7/06 , C25D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羟基氧化铁‑铜包覆碳纳米管同轴核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核壳材料包括碳材质纤维基底、碳纳米管海绵、纳米铜膜、绒毛状羟基氧化铁膜;碳纳米管海绵生长在碳材质纤维基底表面,彼此相互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纳米铜膜均匀包覆在碳纳米管海绵表面;绒毛状羟基氧化铁膜包覆在纳米铜膜的表面。本发明提供的羟基氧化铁‑铜包覆碳纳米管同轴核壳材料具有同轴异质的“壳‑壳‑核”结构特征,具有可弯曲一体化特征,可直接应用于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实现有效的电化学储能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