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988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67379.7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水射流研磨无损回收退役光伏的研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用于放置射流研磨废旧光伏组件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水射流冲击机构,所述水射流冲击机构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用于控制水射流冲击机构位移并实现对废旧光伏组件上残留胶膜研磨,使用时,本方案主要由水循环机构向喷嘴提供水,一部分水通过空化腔在射流中形成空泡并提高空泡溃灭时的能量,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射流角度在45°‑75°之间、喷嘴与组件之间的靶距高度小于五倍喷嘴的出口直径,以达到更好的研磨效果,提高生产效率,清洁、高效的冷加工技术,降低了污染的同时又保留了完整、纯净的层压材料,提高了高价值材料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7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00748.1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G06F30/25 , G06Q10/3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品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碰撞原理分选退役光伏电池颗粒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步骤如下:S1、建立电晕辊式静电分选器内腔简化物理模型,所述简化模型为平面模型;S2、选取物理场模块;S3、设置平面区域内介质材料属性参数;S4、设置边界条件以及各类电极的初始条件;S5、划分网格;S6、提交作业及后处理;S7、建立颗粒理论轨迹模型;S8、选取数值求解方法进行求解,使用时,采用基于碰撞原理分选退役光伏电池颗粒的数值模拟方法,工程应用过程中静电分选装置参数的调节提供参考,将大大减少因参数的调整而导致的严重资源浪费以及提高分选效率,该方法合理利用,节约固废回收投入成本,提高回收效率并起到了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5863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753266.2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品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选退役光伏电池颗粒的装置以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静电分选模块、第一振动给料机、第二静电分选模块、第二振动给料机和空气分选模块,所述空气分选模块用于将退役光伏电池颗粒中金属颗粒和非金属颗粒进行分选,所述第一振动给料机设置在空气分选模块分选出非金属颗粒的输出端,使用时,根据颗粒的物理性质的差异先进行空气分选,通过上述分选能有效的将金属颗粒和非金属颗粒分开,之后进行静电分选,相较于传统的静电分离装置而言,本发明中包含的循环机构能够提高待分选金属混合物的纯度,除此之外在空气分选机的内部装有烘干器以及多排电晕电极,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分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38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15442.1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30/28 , G06F30/25 , G06Q10/3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退役光伏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水研磨分离退役光伏组件的SPH‑FEM耦合模拟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1、设置模拟实验数据:上半部分圆形水射流出口面的直径、下半部分EVA封装材料的长方体固体域的大小、水射流出口面至EVA封装材料上表面的间距、水射流出口的射流速度,以及水射流出口面与EVA封装材料上表面形成的角度;使用时,既拥有了SPH法在涉及大变形、破碎和飞溅等现象的模拟优势,又具有FEM法的计算效率与精度;通过LS‑DYNA模拟计算了水射流研磨去除EVA封装材料,从而达到无损拆解退役光伏组件的目的,该模拟方法计算准确、低成本,与实际情况贴合;利用单元失效的侵蚀效果,真实地模拟出水射流去除EVA封装材料的实际研磨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59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98748.2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G06F30/28 , G01P5/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背压效应节能减排的高效冲击射流换热方法,该方法基于射流测速实验装置,所述射流测速实验装置包括支架、风机、PIV系统和玻璃板,包括以下步骤:S1、物理模型的建立、网格的划分、边界条件的设置和工况参数的设定,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求解器来研究雷诺数(Re)范围为3462‑6125和归一化的间距H/D为0.25时,计算流场内的背压分布,并得出模拟数据曲线;本发明在使用时,可节省冷却工艺的物理空间,大大降低用电等能耗成本和废气排量,进而大幅提升换热效率,因此,背压效应的合理利用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还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避免了现有冷却工艺换热效率低及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