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878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33287.X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轨道交通制动实现直接空气CO2捕集的方法,包括:在轨道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开始制动后,使进风装置从所述轨道交通工具的两侧和/或顶部伸出以及使摩擦转动装置与轨道接触摩擦,所述进风装置引导空气流进入CO2吸附装置,在所述CO2吸附装置中利用CO2吸附材料对空气中CO2进行捕集,吸碳后的CO2吸附材料在CO2脱附装置中再生后回到CO2吸附装置中重复使用,由所述摩擦转动装置驱动的第一压缩机用于压缩所述CO2脱附装置脱附出的CO2。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轨道交通制动实现直接空气CO2捕集的系统。本发明利用轨道交通工具制动时的风阻及摩擦,降低直接空气CO2捕集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645035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122496.5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47 , H01M4/8875 , H01M4/9041 , H01M4/90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积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是在具有微米尺度微观结构的镍铜合金-掺杂氧化铈多孔金属陶瓷阳极基础上,引入具有电催化活性和高抗积碳性能的铜镍合金纳米点。铜镍合金纳米点的引入采用金属离子-尿素混合溶液浸渍及还原气氛下二阶热处理的方法,在多孔金属陶瓷骨架的微米尺度孔道中选择性地在镍铜合金颗粒表面形成活性铜镍合金纳米点。本发明的微米/纳米复合结构化的阳极具有合适的燃料气体扩散通道,更丰富的三相界面,以及抑制积碳形成的纳米结构修饰化内孔表面,因此具有对碳氢气体的电催化活性高,抗积碳能力强等优点,适于直接碳氢燃料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6805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75784.5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IPC: B01J27/051 , C25B11/091 , C25B11/065 , B82Y40/00 , B82Y30/00 , B01J27/057 , B01J35/33 , B01J37/08 , B01J37/20 ,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 H01M4/9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存储与转化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石墨烯负载双金属硫族化合物异质结构材料、制备及应用。本发明的石墨烯负载双金属硫族化合物异质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金属盐溶于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2)后经过硫化/硒化煅烧(温度为400~600℃)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方法所制得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异质界面以及提升了析氧反应催化活性和储钠性能,其步骤简单,功能效果优异,便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8814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77705.5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的碳捕集与利用的方法,包括:在发电冗余时段,对固定流量的空气进行压缩得到压缩空气,当压缩空气压力不低于CO2临界压力时,将压缩空气进行气液分离得到脱碳高压空气和液态CO2并分别存储,当压缩空气压力低于CO2临界压力时,将压缩空气经CO2吸附剂捕集脱碳得到脱碳低压空气进行存储,对吸附CO2后的CO2吸附剂进行脱附得到气态CO2进行存储;在用电高峰时段,由脱碳高压空气、液态CO2以及脱碳低压空气分别进行膨胀做功发电,对液态CO2膨胀做功后得到的气态CO2进行存储。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的碳捕集与利用的系统。本发明可提高引风机运行效率、系统运行寿命以及在用电高峰时段对外的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7238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09152.9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 沁阳市华贝尔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4B35/48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复合氧化锆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微晶诱导沉淀:将配置好的氯氧化锆溶液加入到反应器中,同时加入氧化锆微晶和分散剂,反应器的温度控制在50~80℃,恒温搅拌均匀后向反应器中缓慢加入8~12wt%的氨水,待体系的pH值达到3~4以后,再按照复合氧化锆中元素的摩尔百分比向反应器中加入配置好的氯化钇溶液,继续恒温搅拌并添加氨水直至体系的pH值达到10~11,结束投料,继续保温搅拌待其完全反应后,再沉化制得沉淀产物;离心洗涤沉降;纳米磨分散;干燥;煅烧稳定;砂磨成品。本发明制得的粉末纯度高、粒度可控且分布均匀、结晶度高、性能优良,因此其陶瓷制品的烧结温度相比现有技术下降明显,同时陶瓷制品的透度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88143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77705.5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的碳捕集与利用的方法,包括:在发电冗余时段,对固定流量的空气进行压缩得到压缩空气,当压缩空气压力不低于CO2临界压力时,将压缩空气进行气液分离得到脱碳高压空气和液态CO2并分别存储,当压缩空气压力低于CO2临界压力时,将压缩空气经CO2吸附剂捕集脱碳得到脱碳低压空气进行存储,对吸附CO2后的CO2吸附剂进行脱附得到气态CO2进行存储;在用电高峰时段,由脱碳高压空气、液态CO2以及脱碳低压空气分别进行膨胀做功发电,对液态CO2膨胀做功后得到的气态CO2进行存储。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的碳捕集与利用的系统。本发明可提高引风机运行效率、系统运行寿命以及在用电高峰时段对外的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017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020408.6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油厂烟气脱碳协同转化炼厂气的方法,包括步骤:S1、CO2捕集阶段,炼油厂含碳烟气尾气进入CO2吸收装置,由固体CO2吸收剂与CO2发生碳酸化反应,出口获得脱碳后的炼油厂尾气,固体CO2吸收剂的碳酸化反应产物进入步骤S2;S2、炼厂气重整阶段,将步骤S1中的碳酸化反应产物送入重整装置并通入炼厂气,通过对碳酸化反应产物的煅烧与炼厂气在第一催化剂条件下发生重整反应,生成H2和CO的混合气产物,并将碳酸化反应产物进行煅烧后的煅烧产物送回步骤S1中的CO2吸收装置参与碳酸化反应。本发明还公开了炼油厂烟气脱碳协同转化炼厂气的系统,包括CO2吸收装置和重整装置及相应的反应产物储罐。本发明可实现炼油厂的零碳排放,并可实现炼厂气的高附加值转化和CO2的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6355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386411.X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高价态金属元素修饰改性的P2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NaTMO3包覆和TM掺杂共同改性。所述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NaTMO3/Na0.67Ni0.33‑xTMxMn0.67O2,TM=Nb、Ta和Mo,0<x≤0.1。利用NaTMO3包覆保护活性材料的同时,高价态TM离子的掺杂引入可以扩大层状间距、调控局域电子结构和进一步增强循环过程中材料稳定性,提升改材料体系的电化学性能。制备方法采用简单高温固相法,按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材料、研磨、压片,空气煅烧。其步骤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应用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更好的倍率性能及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50174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020408.6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油厂烟气脱碳协同转化炼厂气的方法,包括步骤:S1、CO2捕集阶段,炼油厂含碳烟气尾气进入CO2吸收装置,由固体CO2吸收剂与CO2发生碳酸化反应,出口获得脱碳后的炼油厂尾气,固体CO2吸收剂的碳酸化反应产物进入步骤S2;S2、炼厂气重整阶段,将步骤S1中的碳酸化反应产物送入重整装置并通入炼厂气,通过对碳酸化反应产物的煅烧与炼厂气在第一催化剂条件下发生重整反应,生成H2和CO的混合气产物,并将碳酸化反应产物进行煅烧后的煅烧产物送回步骤S1中的CO2吸收装置参与碳酸化反应。本发明还公开了炼油厂烟气脱碳协同转化炼厂气的系统,包括CO2吸收装置和重整装置及相应的反应产物储罐。本发明可实现炼油厂的零碳排放,并可实现炼厂气的高附加值转化和CO2的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55777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641582.X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 苏州裕鑫纳米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1B13/32 , C01F7/42 , C01G1/02 , C01G9/03 , C01G15/00 , C01G19/02 , C01G29/00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粉体的方法,以氮气或惰性气体作为保护气和载气,将高温熔化的高纯金属液雾化后,经电弧加热后快速气化,形成高度分散的等离子体金属雾化气流,然后将该气流通入到含有高纯空气的低温反应器中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由于在进入反应器后整个气流的温度急剧下降使氧化反应迅速停止,阻止了生成的固相氧化物的结晶、长大,从而形成了粒度范围窄的纳米颗粒。纳米颗粒经过重力沉降收集后,经过特定温度的热处理,可以得到纯度大于99.9%的纳米氧化物粉末。本发明方法不仅可以制备单一的金属氧化物,还可以用于掺杂氧化物的制备。此外本发明方法设备与工艺简单、成本低、零污染,完全可应用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