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9953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0369983.5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IPC: C05F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厨余垃圾堆肥的方法,在初始阶段通过湿度、温度控制物料均匀,再根据堆体中心升温速率进入升温阶段,升温阶段先根据堆体中心温度以及堆体中心升温速率判断是否进入高温阶段或降温阶段,随后优先控制氧含量再控制湿度,在高温阶段,根据堆体中心温度和堆体底部湿度判断是否返回至升温阶段,随后对湿度的控制优先于氧气含量的控制,直至堆体中心温度和堆体中心升温速率满足进入降温阶段的条件,在降温阶段依次控制堆体中心温度和堆体中心氧含量直至结束流程完成堆肥。本发明通过对过程中不同参数的控制优先顺序不同,延长高温阶段时间,促进菌群对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提高厨余垃圾的堆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0847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54659.8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脱除挥发性有机物和二氧化碳的方法,包括:第一部分挥发性有机物在催化燃烧‑CO2捕集装置中进行催化燃烧,由CO2吸附剂同时吸收燃烧生成的CO2以及通入的尾气进行碳酸化反应,尾气包括第二部分挥发性有机物燃烧生成的CO2,燃烧热能为CO2吸附剂的碳酸化反应供能;第二部分挥发性有机物在催化燃烧‑再生装置中进行催化燃烧,碳酸化后的CO2吸附剂煅烧释放吸收的CO2,燃烧热能为煅烧供能,碳酸化后的CO2吸附剂送入催化燃烧‑再生装置煅烧,煅烧后得到的CO2吸附剂送回催化燃烧‑CO2捕集装置循环使用。本发明还公开了实现该方法的装置。本发明将挥发性有机物的催化燃烧和CO2捕集工艺相耦合,协同脱除挥发性有机物和二氧化碳,实现零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651768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62999.8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前端轮系结构,包括曲轴带轮、第一水泵带轮、第二水泵带轮、第一发电机带轮、第二发电机带轮、动力涡轮带轮和空调压缩机带轮,曲轴带轮通过第一电磁离合器与曲轴连接,第一水泵带轮通过第二电磁离合器与水泵转轴连接,第二水泵带轮直接与水泵转轴连接,第一发电机带轮通过第三电磁离合器与发电机转轴连接,第二发电机带轮直接与发电机转轴连接,动力涡轮带轮通过第四电磁离合器与动力涡轮转轴连接,空调压缩机带轮通过第五电磁离合器与空调压缩机转轴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轮系结构的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在不同工况下控制不同电磁离合器的通断电,实现柴油发动机的减阻起动,运行过程节能降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31006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12439.X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脉冲爆轰发动机的射流点火装置,包括射流管、点火器、安装连接管和射流端盖,所述射流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所述射流端盖封盖于所述射流管的下游端,所述射流管的中央通孔依次包括第一孔段、第二孔段和第三孔段,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大于第一孔段的直径的1.5倍,所述第三孔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的直径,所述安装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射流管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发动机管段连接,所述点火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连接管内,所述点火器的点火端伸入所述第二孔段,所述射流端盖设有若干贯穿所述射流端盖的喷射孔。本发明可适用于大于一定管径尺寸的所有脉冲爆轰发动机,降低实验成本,并可快速完成点火起爆,缩短DDT的时间和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888143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77705.5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的碳捕集与利用的方法,包括:在发电冗余时段,对固定流量的空气进行压缩得到压缩空气,当压缩空气压力不低于CO2临界压力时,将压缩空气进行气液分离得到脱碳高压空气和液态CO2并分别存储,当压缩空气压力低于CO2临界压力时,将压缩空气经CO2吸附剂捕集脱碳得到脱碳低压空气进行存储,对吸附CO2后的CO2吸附剂进行脱附得到气态CO2进行存储;在用电高峰时段,由脱碳高压空气、液态CO2以及脱碳低压空气分别进行膨胀做功发电,对液态CO2膨胀做功后得到的气态CO2进行存储。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的碳捕集与利用的系统。本发明可提高引风机运行效率、系统运行寿命以及在用电高峰时段对外的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4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516681.0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IPC: G06F18/2433 , G06F18/2411 , G06N20/20 , G06N2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转速异常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流程监控的发卡电机转速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发卡电机转速的训练样本进行迭代集成学习,获得每次迭代过程中训练样本的权重和迭代类别,将训练样本映射到数轴,分析数轴上目标样本的预设邻域内其他训练样本与目标样本的差异和权重的差异,获得目标迭代过程中目标样本的错误程度,分析参考迭代过程中目标样本的权重和错误程度的变化,通过获取的每个训练样本的真实错误率,对弱分类器误差率的计算进行调整,并基于生成的强分类器对发卡电机的转速进行异常检测。本发明提高了弱分类器误差率的计算精度,生成了质量更好的强分类器,提高了对发卡电机转速异常检测的准确性。
-
-
公开(公告)号:CN11206554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21485.3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IPC: F01N9/00 , F01N3/01 , F01N3/02 , F01N3/022 , F01N3/08 , F01N3/18 , F01N13/00 , F02D41/00 , F02D4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柴油机微米级颗粒物多环芳香烃物质含量的方法,步骤一、通过缸内实时压力P随曲轴转角 的变化曲线及缸内实时温度T随曲轴转角 的变化曲线判断柴油机缸内燃烧状态,在不同时期喷入醇类含氧燃料、喷入含氧燃料二甲醚或碳酸二甲酯或通入氧离子;步骤二、判断排气过程中粒径小于2.5μm的微米级颗粒浓度进行静电吸附处理、高温氧化及颗粒捕集器捕集过滤,对微米级颗粒物中多环芳香烃进行控制;步骤三、对排气采用等离子体处理、OH自由基加热处理及活性碳吸附。通过本发明方法对发动机排气的微米级颗粒物中的多环芳香烃含量,有明显的降低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3818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05008.9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役状态下浮动花键‑轴系自激失稳行为建模与调控方法,涉及振动数据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引入形状记忆合金作为可调节的阻尼元件,并结合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与历史数据分析,实现了对花键副与轴系自激失稳行为的动态建模和精准控制,此建模方法能够实时调整阻尼元件的阻尼力,提供分级预加热策略,从而有效破坏自激失稳行为形成条件,提升机械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其在复杂工作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2043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010114638.3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常熟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颗粒粒径及组分可控的颗粒采样装置,包括进气系统、进油系统、燃烧系统、颗粒采样系统和控制系统,燃烧系统的燃烧室包括依次连接的点火段、燃烧段和排气段,进气系统分别为点火段的点火器和燃烧段供气,氛围气气源通过电加热器进入排气管道与燃烧排气反应,由单通道切片采样装置捕捉燃烧颗粒采样,控制器控制进气系统、进油系统的进气进油以及控制电加热器的加热温度。本发明通过控制点火器和燃烧段供气使燃烧达到目标当量比,形成可控扩散火焰,控制目标粒径范围的颗粒,并通过对排气进行电加热和通入氛围气的方式形成不同组分的颗粒,最终实现了粒径及组分可控的颗粒采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