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2132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23480.0
申请日:2025-04-07
Applicant: 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0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F18/24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电源发电预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分布式电源发电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分布式电源发电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及标幺化处理;通过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对标准分布式电源发电数据进行分解降维;通过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各模态分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模态分量间的相关系数获得新模态分量;将各新模态分量及残差分量输入分布式电源发电预测模型,获得各模态分量预测值和残差分量预测值;将各模态分量预测值及残差分量预测值进行叠加获得分布式电源发电预测值。本发明有效减小外界因素对分布式电源发电预测的干扰,提高预测精度,降低模型的计算复杂度,提升预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9942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31332.8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质量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基于储能型UPQC的全范围电压补偿方法、系统及产品,方法包括获取参数;根据所述参数和预设的电网标称电压值计算电压暂降深度;所述电压暂降深度处于第一阈值范围时,所述串联侧变流器对电网的补偿功率由并联侧变流器提供,所述电压暂降深度处于第二阈值范围时,所述串联侧变流器对电网的补偿功率由储能电池和并联侧变流器共同提供,所述电压暂降深度处于第三阈值范围时,所述串联侧变流器对电网的补偿功率由所述储能电池提供。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全范围电压暂降的补偿,并在发挥储能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了电网侧的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078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01929.2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2 , G01R27/02 ,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绝缘检测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该发明包括:电源对储能变流器输出高电平,储能变流器进行绝缘检测,当储能变流器绝缘检测完毕后,储能变流器对电池管理单元输入高电平;储能变流器对电池管理单元输出高电平,电池管理单元进行绝缘检测,其中,电池管理单元至少有一个;电源对电池管理单元输出高电平,电池管理单元进行绝缘检测。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池管理系统和储能变流器同时开启绝缘检测存在相互干扰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3911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755028.1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飞轮锂离子混合储能系统宽频振荡抑制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混合储能系统的并网点联络线的传输功率;根据传输功率进行振荡辨识,获得振荡功率及功率信息;预设振荡频率分区阈值,进行振荡分类获得分类结果并将振荡功率协调分配;将振荡功率附加至混合储能系统的虚拟同步机的机械功率,获得附加功率,通过混合储能系统的SOC状态值对附加功率进行限幅,获得输入功率;通过混合储能系统的系统阻尼比计算获得虚拟同步机的虚拟惯量及虚拟阻尼系数;将输入功率输入至虚拟同步机,获得输出电动势调节电网电压幅值。本发明解决了阻尼与惯量的矛盾,提高了混合储能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及运行寿
-
公开(公告)号:CN11258368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011253784.0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其从机地址自动标定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一个主机和多个从机。主机、各从机通过CAN总线连接;主机与从机之间、从机与从机之间的电源线级联,每个从机设置一个受本机控制的电子开关;本机的电源线通过本机的电子开关连接至下一个从机。从机上电后,在收到主机的地址标定指令时,获取所有上报从机地址最大值i;设置本机地址为i+x,并且向主机上报自身地址i+x;闭合本机对应的电子开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当从机供电正常时,从机即可自动标定CAN总线地址,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标定,省时省力且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258301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011322270.6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6 , H02J3/46 , H02J3/32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储能运行约束的混合微电网能量分配方法及系统,属于微电网能量分配领域。该方法包括:预测风电场的输出功率,预测光伏发电单元的输出功率,预测负荷需求的功率,在储能电池系统的动态运行约束方程下求解微电网能量分配优化目标函数,结合优化目标函数的求解结果和预测得到的风电场的输出功率、光伏发电单元的输出功率以及负荷需求的功率对微电网进行能量分配。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储能电池系统的动态特性,能够保证储能电池安全、合理、可靠运行,保证微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67101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120579.7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块化的移动储能系统,属于移动储能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储能电池、直流矩阵开关模块和逆变模块,直流矩阵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直流母线、第二直流母线和第三直流母线;第一直流母线的直流输入支路连接储能电池,第二直流母线的直流输出支路连接逆变模块,第三直流母线的直流输入支路连接有整流模块;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交流矩阵开关模块,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整流模块,交流矩阵开关模块还连接有交流接口模块,用于连接交流电网或交流负载。本发明利用直流矩阵开关模块中的各开关切换控制,能够进行并网运行工况、离网运行工况、直流电源工况和移动充电站运行工况等的模式切换,能够满足多个应用场景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38308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0873448.X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储混合系统及其多模态冗余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根据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将系统中的各链节分为主模块和冗余模块:正常模式下,主模块包括所有的光伏单元和部分储能单元,冗余模块包括剩余的储能单元;局部光伏故障模式下,冗余模块包括故障光伏单元和若干个储能单元,主模块包括剩余的光伏单元和剩余的储能单元;全黑模式下,主模块包括所有储能单元,冗余模块包括所有故障光伏单元;2)对主模块采用基频调制控制,对冗余模块采用高频调制控制。本发明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对系统中的光伏单元、故障光伏单元和储能单元进行解耦,配合着混合调制策略,最终实现了光储混合系统的全天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208365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10457.6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CS测试系统,属于电力电子控制领域。PCS测试系统包括第一待测储能PCS、第二待测储能PCS、第一直流源和第二直流源;所述第一待测储能PCS的交流侧与所述第二待测储能PCS的交流侧相连;所述第一待测储能PCS的直流侧连接所述第一直流源;所述第二待测储能PCS的直流侧连接所述第二直流源。本发明中两待测PCS的交流侧相连,直流侧分别与直流源相连,如此就形成了可充放电电路;避免了两待测储能PCS与电网之间的直接连接,解决了两待测储能PCS在试验过程中将故障电流引入电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90061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168567.9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测试平台,属于电力储能测试领域。该测试平台包括第一储能系统、第二储能系统和第三储能系统,其中第一储能系统包括第一电池模块和第一逆变器,用于模拟交流电网;第二储能系统包括第二电池模块和第二逆变器,用于模拟负载;第三储能系统为待测储能系统,所述第一储能系统、第二储能系统和第三储能系统连接在交流母线上;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分别采样控制连接所述第一储能系统、第二储能系统和第三储能系统。本发明的测试平台结构简单,仅通过两个储能系统就能搭建出测试平台,经济造价低,且能够保证储能系统的可靠测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