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2621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84743.3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勒烯/碳纳米管/热塑性树脂复合薄膜,包括热塑性树脂与碳材料复合体;所述碳材料复合体由氧化改性的富勒烯与氧化改性的碳纳米管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氧化改性的富勒烯与氧化改性的碳纳米管之间的范德华力组装形成三维桥架结构的碳材料复合体,再将其用热塑性树脂缠绕,形成稳定的薄膜,其能在光照刺激下发生变形,具有光刺激响应,有望用于光控感应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26452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604474.7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1B32/194 , C01B32/174 , C01B32/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偶氮苯‑三维碳纳米杂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偶氮苯‑三维碳纳米杂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先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短碳纳米管分散液进行溶液自组装反应,然后对含氧基团部分还原,得到三维碳纳米材料,再与偶氮苯冰浴反应3‑6h后升温至室温反应过夜,抽滤干燥后,得到偶氮苯‑三维碳纳米杂化薄膜;与低维碳纳米材料相比,三维碳纳米材料分散性好,表面积大,可接枝活性位点充分暴露,提高了偶氮苯的接枝率与空间位阻。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偶氮苯‑三维碳纳米杂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至少用于解决偶氮苯能量密度低、半衰期短的技术问题,有利于其在太阳能燃料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126217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11084743.3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勒烯/碳纳米管/热塑性树脂复合薄膜,包括热塑性树脂与碳材料复合体;所述碳材料复合体由氧化改性的富勒烯与氧化改性的碳纳米管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氧化改性的富勒烯与氧化改性的碳纳米管之间的范德华力组装形成三维桥架结构的碳材料复合体,再将其用热塑性树脂缠绕,形成稳定的薄膜,其能在光照刺激下发生变形,具有光刺激响应,有望用于光控感应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36345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626592.8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1M4/38 , H01M4/62 , C01B32/198 , C01B33/18 , C01G23/053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二维微米级硅片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二维微米级硅片及其制备方法;复合二维微米级硅片包括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和二维微米级硅片,二氧化钛包覆在二维微米级硅片表面,氧化石墨烯包覆在二氧化钛表面;至少用于解决二维微米级硅片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存在循环稳定性不高、循环次数上限不高、导电性差、倍率性能不佳以及高功率充电时容易生成锂枝晶导致锂电池热失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6345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26592.8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1M4/38 , H01M4/62 , C01B32/198 , C01B33/18 , C01G23/053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二维微米级硅片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二维微米级硅片及其制备方法;复合二维微米级硅片包括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和二维微米级硅片,二氧化钛包覆在二维微米级硅片表面,氧化石墨烯包覆在二氧化钛表面;至少用于解决二维微米级硅片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存在循环稳定性不高、循环次数上限不高、导电性差、倍率性能不佳以及高功率充电时容易生成锂枝晶导致锂电池热失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0936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922969.X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1B32/168 , C01B32/184 , C01B32/15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超短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S1.将长度为310~600nm的超短碳纳米管与氧化石墨烯通过液相自组装法得到水溶性超短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分散液;S2.在步骤S1中加入还原剂硼氢化钠,在反应温度为60~90℃,时间为30~120min的条件下,制备得到水溶性超短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该方法工艺简单,能够制备相对均一的超短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可用于电子设备热管理、热能储存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74786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82621.0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7C245/08 , C07C245/20 , C07C51/60 , C07C53/42 ,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偶氮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改性偶氮苯化合物由多羟基偶氮苯和经酰氯化处理的脂肪酸经酯化反应制备而成。该改性偶氮苯化合物的接枝密度高,具有更高的储能密度,且脂肪酸酯基位于偶氮苯的对称位置,分子间作用力强,能够提升光转换的量子产率、高能异构体的半衰期以及恢复转换的能量势垒的高度,从而更容易调控储能性能,可用于对太阳能及其他热能的长效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06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602119.6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5 , C01B32/184 , C01B33/021 , C01G23/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硅/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硅/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包括:二氧化钛包覆的多孔硅复合材料和支撑二氧化钛包覆的多孔硅复合材料的还原氧化石墨烯;所述还原氧化石墨掺杂有强电负性元素。该复合材料兼具硅类材料的高的储锂特性和碳材料高循环稳定性,具有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倍率性能和安全性能优异的特点,且制备原料价格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06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02119.6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5 , C01B32/184 , C01B33/021 , C01G23/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硅/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硅/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包括:二氧化钛包覆的多孔硅复合材料和支撑二氧化钛包覆的多孔硅复合材料的还原氧化石墨烯;所述还原氧化石墨掺杂有强电负性元素。该复合材料兼具硅类材料的高的储锂特性和碳材料高循环稳定性,具有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倍率性能和安全性能优异的特点,且制备原料价格低廉。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