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8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63996.4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台风灾害防治模拟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历史真实台风数据,先通过对台风的多个关键参数,如台风登陆点、移动方向及实时速度等数据建立起多个不同时间断面的静态风场模型再结合台风的陆地衰减系数,构建考虑了台风时空动态特性的台风灾害演变模型能够准确地为配电网故障场景提供参考,以生成更接近现实环境的配电网台风灾害的故障场景,从而提高配电网台风灾害防治模拟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92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40024.6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韧性评估方法和系统,响应于接收到的综合能源系统韧性评估请求,获取综合能源系统韧性评估请求对应的综合能源系统的参数信息,基于参数信息和预设的最优潮流模型,确定综合能源系统各个故障节点对应的削减参数,将削减参数、参数信息的温度变化相关参数输入预设的室内外热交换模型,生成对应的室内温度变化参数,采用室内温度变化参数、参数信息的节点故障发生概率和节点期望值,确定综合能源系统对应的韧性评估值。解决了现有技术仅考虑了在恢复能力或抵抗干扰能力等某一方面的韧性水平大小,无法根据评估结果得出综合能源系统在韧性提升方面的潜力与短板,降低了综合能源系统韧性评估的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7008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8502.7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Q10/0637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能源系统恢复力评估方法和装置,涉及电热能源系统恢复力评估技术领域,响应于接收到的系统恢复力评估请求,按照预设周期获取电热能源系统对应的参数信息,根据参数信息的热力参数、电力参数和预设的电热能源模型,确定对应的热交换特性参数,根据参数信息的建筑热交换参数、热交换特性参数和预设的热平衡函数,确定对应的系统性能曲线,基于参数信息的标准系统性能值和系统性能曲线,确定电热能源系统对应的恢复力评估值。解决了现有系统恢复力评估主要考虑系统快速恢复能力,未在考虑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对电热能源系统的恢复力进行评估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947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63490.0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云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从点云文件中读取对输电线路所处的环境采集的原始点云数据;在原始点云数据中滤除表示环境中地面的点,得到第一候选点云数据;在第一候选点云数据中截取环境中的部分点,得到第二候选点云数据;对第二候选点云数据执行下采样,得到第三候选点云数据;在第三候选点云数据中滤除环境中的噪点,得到第四候选点云数据;在第四候选点云数据中分割出表示电线簇的点,作为第五候选点云数据;电线簇为输电线路的集合;依据第五候选点云数据拟合表示输电线路的目标点云数据;将目标点云数据导出为地理信息文件。降低点云数据的数据量,降低了运算量,提高了后续解析、分类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34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311789289.5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微网的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查询水力发电站接入的微电网,微电网接入主电网、微电网中分布有储能电站与用电设备;在微电网脱离主电网的条件下,对储能电站设置为用电设备供电的存储容量;对微电网与主电网之间通过传输线路相互传电能设置传输条件;在传输条件的约束下,以存储容量为目标、对水力发电站与储能电站进行调控。本实施例通过合理的调控,使储能电站保持在存储容量附近,充分利用储能的作用,当主电网线路因故障或检修等因素断开时,可及时通过储能电站保供电,保障了微电网本地用电设备的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13759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0565813.4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运行信息的时间序列;在配电网运行信息的时间序列中,将预设时刻对应的配电网运行信息作为期望值,计算预设时刻对应的配电网运行信息的概率密度函数;对独立运行信息的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进行计算,得到独立运行信息的位置系数和权重,并将位置系数确定为独立运行信息的估计采样点;对估计采样点进行逆变换,得到估计采样点对应的配电采样点;对独立运行信息的权重和估计采样点对应的配电采样点的输出变量的交替迭代潮流计算结果进行计算,得到各预设时刻对应的输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高了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34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89289.5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微网的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查询水力发电站接入的微电网,微电网接入主电网、微电网中分布有储能电站与用电设备;在微电网脱离主电网的条件下,对储能电站设置为用电设备供电的存储容量;对微电网与主电网之间通过传输线路相互传电能设置传输条件;在传输条件的约束下,以存储容量为目标、对水力发电站与储能电站进行调控。本实施例通过合理的调控,使储能电站保持在存储容量附近,充分利用储能的作用,当主电网线路因故障或检修等因素断开时,可及时通过储能电站保供电,保障了微电网本地用电设备的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5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42551.6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率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应用于构成发电系统的各发电机组,该方法包括:获取发电系统的当前发电频率;在确定当前发电频率超出预设频率范围的情况下,在等待周期结束之后,获取发电系统的等待发电频率,等待周期是根据发电机组的编号确定的;在确定等待发电频率超出预设频率范围的情况下,根据基准频率对发电机组进行调频,基准频率是根据各发电机组的调频能力确定的。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各发电机组的编号决定各发电机组对发电系统的频率进行调节的顺序,实现对发电系统的频率的分阶段调节,并且,发电机组之间无需进行通信,避免了通信设施对发电系统频率调节的影响,提升调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1375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65813.4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运行信息的时间序列;在配电网运行信息的时间序列中,将预设时刻对应的配电网运行信息作为期望值,计算预设时刻对应的配电网运行信息的概率密度函数;对独立运行信息的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进行计算,得到独立运行信息的位置系数和权重,并将位置系数确定为独立运行信息的估计采样点;对估计采样点进行逆变换,得到估计采样点对应的配电采样点;对独立运行信息的权重和估计采样点对应的配电采样点的输出变量的交替迭代潮流计算结果进行计算,得到各预设时刻对应的输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高了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069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26898.9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储能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水力发电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在微网与电网主网的连接断开后,获取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在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达到满放状态时,将水力发电设备的水力发电功率调节为第一目标发电功率,以使水力发电设备向储能系统以及电网负荷设备供电,直至储能系统满充;在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达到满充状态时,将水力发电功率调节为第二目标发电功率,以使水力发电设备以及储能系统向电网负荷设备供电,直至储能系统满放;返回执行满放状态充电的步骤,直至微网与电网主网的连接恢复。即本申请避免了储能系统在充电与放电工作模式之间的频繁转换,增加了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
-
-
-
-
-
-
-
-
-